评语大全之我长大了作文评语
余年寄山水
680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7: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樊哙传
我长大了作文评语
【篇一:我长大了想做什么】
我长大了想做什么?
南城小学二年级二班虎叶皓
(辅导教师:李桂)
我长大了想做什么?我长大了要当医生,因为医生能为病人治病。
如果, 我真的当上了医生,那么救死扶伤就是我神圣的使命。特别
当重病病人进入我在的医院,又进入我主刀的 科室时,那我一定尽
力抢救,不辞辛劳地呵护,直到病人康复出院,我才可以松一口气。
当然, 如果一个个病人都经我用心照顾和家人重聚时,那才是我最
大的收获和满足。
哦!如果我真的这样就好了。这件事就是我长大
后,最美好最乐意做的事呀!
评语:这篇小作文简洁明了,学生以问答形式开头,一针见血点名
题意。接着用上
“
如果
”
引出想当医生的充分理由,再用上
“
哦
”
引出
感叹想当医生的迫切愿望,衔接比较紧密。
【篇二:
2007-2011
泉州中考优秀作文及评析】
2007
-
2011
泉州中考优秀作文及评析
一、
2007
年
劳动真快乐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
名、地名。< br>
(一)劳动真快乐
不要鄙弃表面的丑陋,不要苛求过程的完美,只要领取一份快乐,
就会感到满足。
家里人全都是舞文弄墨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对体力活有一
种本能的排斥。妈 妈也总拿这个来唬我:
“
再不认真读书,送你去乡
下种田!
”
劳动在 我看来,不过是傻大个们干的力气活罢了,哪有什
么乐趣啊?
“
过来帮爷爷的忙!
”
爷爷雄浑的男中音传入我的耳朵。我不耐烦地
跑了出去,
“
爷爷买了些蝴蝶兰的种子,帮我拿个花盆,咱们来种
花!
”
爷爷一脸的兴奋 。
“
什么呀?无聊死了!我才不要呢!
”
我转身
进屋。
“< br>臭小子,不帮忙我抽你!
”
爷爷严厉极了。没办法,就
“
尊老
”
一次呗,他怎么就不
“
爱幼
”
啊?奉爷爷之命,我去搬了一个大花 盆。
不一会儿下来,我就累得直喘气了。
“
你呀,就是没劳动!
”
爷 爷寒
碜我。劳什么动啊,一点意思都没有。
尽管我对劳动又讨厌又恨,可 有什么办法呢?有爷爷大人管着,小
的我怎敢不从?三天两头地浇水,不仅不能懈怠,水温还得是
20
度
的。你要是来我家,肯定看到一个人拿着温度计量水温呢。没曾想,
那种子倒 发育得挺快。还没有两天就长出了嫩嫩的绿苗。我的心底
突然蹿出了一股高兴劲,奇了怪了!
也就个把月吧,那苗子就蹿得老高了。在爷爷的英明领导下,我俨
然成了一个花农。 一天要浇三次水,定时喂肥料,一出一内地晒晒
太阳
……
什么脏活累活我一个人全包了 。没过几个月,我瘦了五六
斤,可蝴蝶兰却生猛长着。直到有一天,花开了
……
我看到了粉嫩粉嫩的蝴蝶兰!天啊,她太美了!三片薄如蝉翼的花
瓣,中间吞着弯弯 的雌蕊,像是点着头向我表示感谢。我太兴奋了!
这就是劳动的快乐吗?看着那颗疙瘩般的种子的蜕变, 我太满足了,
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高兴地蹦了起来,爷爷坐在我一旁,微笑着。
干点脏活算什么?流点汗算什么?只要能领取一份快乐,便满足地
笑了!快乐,才是劳动的真谛 。
点评与赏析
写法灵活是这篇作文获得优等的主要因素,其中一些写作方法值得
学习。
1
.运用
“
欲扬先抑
“
的写法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从自己不喜欢体 力
活写起,接着叙写养花过程中花在自己的照料下不断生长着,最后
写欣喜地看到蝴蝶兰盛开, 从中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实现了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转变。情节起伏,富有变化,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br>
2
.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自己对
“
劳动
”
的感受和 体验。此文阅后,我们
被小作者充沛的情感所感染。叙述的是养花的过程,而表现的是自
己对< br>“
劳动
”
认识的心路历程。心理变化的勾勒较为细腻,毫无矫情
做作。 以
“
乐
”
为意,文首议论,突出
“
乐
”
字 ;文末痛快淋漓地抒发
劳而有获的心情,
“
快乐,才是劳动的真谛
”
之感受,情真意切,具
有一定的感召力。
(二)劳动真快乐
老舍先生曾说过:
“
劳动最有滋味
”
。而我却想高呼:< br>“
劳动真快乐!
”
去年放假,我们姐弟三人和父母打完招 呼,便来到一家小型工厂当
杂工,尝尝劳动的滋味。也许是孩子们的干劲足,每天早上老板还
没 开门,我们已在门口恭候多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会迈着轻
快的步伐高歌
“
我们是 共产主义接班人
……”
回到家中。这时,母亲
就会
笑着说:
“
走火入魔。
”
劳动,何为劳动?即辛劳地遥动着。
当时,虽干劲十足,但也尝遍了劳动 的辛酸与欢乐。每天早上八点
左右便坐在那儿汗流浃背地打钉。大热天一大捆牛仔裤抱在怀中,
动弹不得,连汗水也没时间擦一把。房顶上大吊扇呼呼作响,我们
的手却在尖尖的钉子扎后麻木,以至速 度飞快,当怀中那一捆裤子
渐渐
“
消失
”
后才如释重负。那种感觉是 许多孩子无法体会的,因为
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无法体会炎热天气,那
么 多人挤在一起工作的感觉,大热天一大捆衣裤拥在怀中的滋味,
汗水顾不上擦,流入眼中的痛苦
……
劳动也给了我一个血的教训。工作时,三心二意,不注意打钉,以
至 于尖尖的钉子钉入手指中,那时真的有点死的感觉,好像有点夸
张了!从此我做事学会了专心。
然而无论是多人挤在一起,或是大捆衣裤拥在怀中,还是汗水滴入
眼睛,这一切的一 切对于我来说却是幸福的、快乐的。在那次劳动
中,我长大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有些事情不是所有人 都能够明
白的,有些知识、道理也不是书本上所能找寻得到的。如此说来我
不幸福,不快乐,不 幸运吗?当我用自己双手所挣的钱交学费的那
一刻,心情谁能体会?快乐已经形容不了。那是劳动的果实 !
“
一分
耕耘,一分收获
”
!
大家一起来劳动,一直拥抱快乐!劳动与我们相随,快乐与我们相
伴!
点评与赏析
文章描述自己放假时到工厂
“
打钉
”
的劳动经历,以及在劳动中的感
受和收获,从而揭示了
“
快乐
”< br>的题旨,有一定的深度。从亲身经历
的事中获得的感受具有真情实感,能唤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能很
好地鼓励读者积极参加劳动并体会劳动带给人的快乐。
叙议有机结合 ,是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文章前面主要是描写初到
工厂劳动的场景,后面主要采用议论和抒情,谈自己 从艰辛的劳动
中得到的体会。先说从劳动中学会了做事要专心,再说从劳动中明
白了许多道理、 懂得了许多知识,最后说用自己双手所挣的钱交学
费的那一刻是最快乐的,从而表现
“
劳动最快乐
”
这一主题。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也是本文较为突 出的特点。文章开篇点题,
由老舍的
“
劳动最有滋味
”
引出
“
劳动真快乐
”
这一主题,语言简洁,
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对后文的叙事起了 点明
“
文眼
”
的作用。结尾处
“
大家一起来劳动,一直拥抱 快乐!劳动与我们相随,快乐与我们相
伴!
”
既深化主题,又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 。
(三)劳动真快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莘莘学 子漫漫路。望古今,意涩苦,伤心成
败皆入了土,多少成绩都作了土。做学习的劳动者,是喜是忧缠绕< br>在我的心头。
都说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事与愿违,付出的与收获的往往不
成比例。我曾为一次失败,辗转反侧;曾为一次得失,蹙眉千 度。
中考前的几次考试,警钟常响,我不断地开垦着精神的食粮,在书
海里写作。
青灯伏案,疲倦的身影在请求我早点入睡,墙上的时针已无情地越
过了
“1 2”
。灯光漂白了四壁,我在晕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漫步题
海,倦了还不想入睡,手中的笔似 乎连明日的荣耀也一并吞没。
“
你是在为功名而汲汲忙碌,缭绕的烟雾消 失了你的路
”
,我的心一
震,意识到自己的不快乐是因为在追求名次而忘记了学习的乐 趣。
回眸间,我突然想起了那件破旧的长衫
——
孔乙已醉心于功 名利禄,
不肯脱下的那件破旧的长衫。孔乙己抱着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的残志,直至潦倒而死也体会不到读书之
乐。悲哉!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远离功
名,种 豆南山之下,把酒黄昏之后。是他用文字滋养了南山万物,
种下了不朽的文学之实。像他一样,做一个快 乐的读书劳动者,何
不美哉?
一缕月光透过窗纱,落在书桌上,如丝如纱。我顿悟,做学习的劳
动者是快乐的。
“
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百衰。看花开花落,云卷云
舒,初 夏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
我知道了浪花淘尽英雄泪,是非
成败转头即空。做个快乐 的读书人,快乐的劳动者,在自己最富饶
的良田上播种自己的快乐。
我坚信:劳动是快乐的。
点评与赏析
本文 构思奇特、立意高远、语言流畅,亮点频现,是难得一见的中
考考场佳作。主要特点有:其一,角度新。 与众多考生不同的是,
本文小作者能跳出一般作文
“
参与某体力劳动,从中获取快乐< br>”
的定
式思维,另辟蹊径,找准
“
做学习的劳动者是快乐的
”
这个角度,有
新意。其二,结构严谨,以
“
青灯伏案
”
引发 对学习乐趣的思索,继
而从自己的感受联想到孔乙己和陶渊明两个古人(一反一正),再
水到渠 成地点出主旨
——“
做学习的劳动者是快乐的
”
,结尾处再次
点题< br>“
我坚信:劳动是快乐的
”
,一气呵成,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因 事生情,如剥笋一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心理感悟过程,真实
自然而不矫情。其三,功底扎实。在有限的考 试时间内,能够熟练
巧妙用诗句和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行文流畅而不随意,别具匠心而
无雕琢的 痕迹,反映了作者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处理素材的能
力。
(四)劳动真快乐
老舍先生爱养花,他就爱把那些花儿搬进搬出
——
有时让它们晒晒
太阳,有时免得让它们淋了雨。看着到春天便怒放的花朵,老舍先
生擦了把汗,笑津津地说:
“
劳动真快乐!
”
在老舍先 生眼中,养花是种休闲,他从这休闲中获得乐趣。可在我
看来,那些盛开的花朵也是他快乐的资本。正是 劳动才带来了成功,
而那成功的喜悦,就挂在老先生乐弯的眉梢、得意的眼神、上扬的
嘴角。劳 动所创造的成功让劳动真正的快乐。
在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那里的生活令人羡慕 。但在它繁华的背后,
你会看到那些顶着烈日送外卖的
“
机车骑士
”
;会看到办公室内为拼
业绩而冥思苦想的经理;甚至会看到特首在皱着眉头考虑香港下一
步的开 发。可以说,是这样那样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支持着香港
这个大都会,是如此辛勤的劳动才让我们见到 回归十年后香港市民
脸上幸福快乐的笑。
一个城市的繁荣富足需要劳动; 一个人想要成功,从而获得快乐,
同样需要劳动。
“
杂交水稻
”
之父 袁隆平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田间劳
作,终于种出了颗粒饱满的
“
东方魔稻
”< br>。另一位世纪伟人
——
爱迪
生,他的一生几乎都在科学的田地里耕耘,最终,他 收了上千种果
实
……
劳动可以使务实肯干的人成功,而当自己的成果被大众认同,甚至名利双收,谁会不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