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

萌到你眼炸
763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7: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除奸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逻辑狗儿童思维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①
)
消磨:逐渐消失 、消除。②
)
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
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 边上。

【翻译】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 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 前一模一样。


【鉴赏】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 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的诗句。诗人以
“不改” 反衬
“半消磨”

以“惟有”
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 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
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中句,仿佛闲闲道来,
不 着边际,
实则这是妙用反衬,
正好从反
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
在湖波不改 的衬映下,
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
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

“近来”

“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
低回沉 思、
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
与第一首相比较,
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 br>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
那么,
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
独立于波 光粼粼的镜
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
8 04
)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
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 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
一切和元旦相似。②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 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
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③驿:驿站,古代供传
递政府文书的人、出差的官员中途歇息的地方。④远行人:指诗人自己。

【翻译】
我投宿在邯郸客店
(客栈)
的时候,
正好是农历冬至。晚上,
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
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
家中的亲人今 天会相聚到深夜,
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
“远行人”


【鉴赏】这首诗的题目极通俗易懂地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表现出门在外的游子,
节日之夜
的思家之情。该诗共四句,首句交待时间:冬至日,地点:邯郸的客店里。由于冬至日是唐
朝重要的节日 ,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第二句交待了在客店 过节的情形,
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有形与影相随,孤独难耐。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 作者默默
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 抱膝
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
,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
心情。

此时,作者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 如何
思家,
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还围坐在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 远行之人,以此来
表现“思家”
,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总之,作者没用华丽的词 句,没有玩弄
过多的艺术技巧,
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
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足见作者驾驭语言
的高超技能。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②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
上。 ③思:意,情绪。④柳花:柳絮。

【翻译】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 ;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
上。
春去夏来,
日长人倦,
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
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
柳花戏舞 ,
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
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
柳花似也有了 无限童心,
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不时有笑声漾起,
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
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鉴赏】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 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 藏。不时有笑声漾起,
诗人该是
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br>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①余:我。②栖:居住。③碧山: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
< br>④闲:安然,泰然。⑤窅(
y
ǎ
o
)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⑥别:另 外。⑦非人间:不是人
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翻译】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 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
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
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 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鉴赏】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
诗的第一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前句起得突兀 ,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
,那么“问”的主语即所
谓“俗人”

“余”
,诗人自指;
“何意”
,一作“何事”

“碧山 ”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
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 人笔锋却故意一
晃,
“笑而不答”

“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 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
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
,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 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
味。
“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 山”的问题,对于诗人
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第二句
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写“碧山 ”之景,其实也就是“何
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 虽写花随溪
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 br>美来渲染、
来赞叹。
因为上面写的
“笑而不答”
的神态,
以及 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
“山花如绣颊”
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 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
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
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
“天然”
二字。
这种美学观点
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
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
之中这种没有名利,
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
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 地”
,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
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 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
、爱“碧山”便不
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
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
“闲”
字,
就是要暗示出
“碧山”

“美”< br>,
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
。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然 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
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 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
代李东阳曾说:
“诗贵意,意贵 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诗
押平声韵,
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 ,
显得质朴自然,
悠然舒缓,
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入若耶溪

南朝


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注释】①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 发源于离城区
44
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
,沿途纳三十
六溪溪水,北入鉴湖 。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
地。

②艅(< br>y
ú)艎(
hu
á
ng

:舟名。大船。

③泛泛:船行无阻。

④空:指天空。

⑤水:
指若耶溪

⑥阴霞:山北面的云霞。

⑦远岫(xi
ù)
: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
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 高山。

⑧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
“景”是“影”的本
字。

⑨回流:
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⑩噪:
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⑾逾:

“愈”

更加。

⑿幽:
宁静、
幽静⒀归念:
归隐的念头。
⒁长年悲倦游:
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
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翻译】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 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
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
阳光照耀着蜿蜒 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
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
鸣声声,
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br>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
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
隐而悲伤起来。
【鉴赏】《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
“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
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br>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上面提到的“籍”
,即王籍。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 一条
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
。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
此行在于游赏自然。
“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
天空高朗 ,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
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 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
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 景了。
“阴霞”

“远岫”

“阳景”
“回流”

诗人观察很细,
落笔非常客观。
船是向上游行进的,
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

-除奸


-除奸


-除奸


-除奸


-除奸


-除奸


-除奸


-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