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玛丽莲梦兔
553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8: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职工之家建设方案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
1
课《草原》知识点
知
识
点
教材分析:
1
、《草原》这篇 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
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 人情景,都令
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并通过 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
之间的团结。
2
、< br>本课的作者是老舍,
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
的顺序,
描绘了三 幅动人的画面:
草原风光图
.
喜迎远客图
.
主客联
欢图。读 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
俗美。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br>
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 人,生于北
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文学语言
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br>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我会写:
毯
t
ǎ
n
(地毯、绿毯、毛毯)
陈
ch
é
n
(陈旧、陈列、陈述)
裳
shang
(云裳、衣裳、红裳)
虹
h
ó
ng
(霓虹、彩虹、长虹)
蹄
t
í(牛蹄、马蹄、蹄子)
腐
f
ǔ(豆腐、腐败、腐烂)
稍
sh
ā
o
(稍等、稍微、稍纵即逝)
微
w
ē
i
(微妙、微笑、轻微)
易错字音
蒙(
m
ě
ng
)古包
好(
h
à
o
)客
同行
(x
í
ng)
多音字:
行:(
h
á
ng
)(一行)
(
x
í
ng
)(行动)
勒:(
l
è)(勾勒)
(l
ē
i)
(勒马
)
蒙:
(m
ē
ng)(
蒙骗)
(
m
é
ng
)(蒙受)
(
m
ě
ng
)(蒙古族
)
近义词
:
渲染—烘托
热闹—喧闹
明朗—晴朗
奇丽—瑰丽
疾驰—飞驰
回味—体味
境界—境地
拘束—拘谨
似
(s
ì
)
乎
反义词
:
迂回—径直
拘束—自然
洒脱—拘谨
舒服—难受
羞涩—大方
理解词语:
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
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词语扩展:
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绿草如茵、绿意盎然、绿意葱茏
青山绿水、
披红挂绿、绿盖叠翠
课内词语: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
蹄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
句子解析:
1
、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 辽阔无边。“一”
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
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 句话也是
这一段的中心句。
2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 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 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
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勾勒”是指用线条
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
富 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
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 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
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
作者自然会惊叹,
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3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
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 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
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
的写法 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4
、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 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
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 ,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
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
彩虹 ,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5
、“蒙汉情深何忍别
,
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
马上就分别
!
大家站在 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
相互倾诉着惜
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 地方。这句
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
回味的余地。从迎客 、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
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