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巡山小妖精
607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8: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学生叙事作文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爱是天意)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利用暑假时间对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教学、
教 参、
课标进行了认真解读,
现将
本册教材分析如下:

一、西师版二 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
105
页,共七个章节,内容如
下表:



知识领域

各单元名称

小节





乘法的初步认识:

1

2
的乘法口诀;

一、表内乘法
(

)

3
的乘法口诀;

(

16
课时
)

4
的乘法口诀;

5
的乘法口诀;

整理与复习。

数与代数

6

7
的乘法口诀;

三、表内乘法
(

)

8

9
的乘法口诀;

(

7
课时
)

整理与复习。

分一分;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倍的认识;

问题解决;

整理与复习。

观察物体

用厘米用单位量长度;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赶场;

小小测量员;

走进田园。

总复习

3
课时

3
课时

4
课时

2
课时

25

2
课时

2
课时

3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6
课时

3
课时

4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3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6
课时

14

页数

六、表内除法

(

19
课时
)

32

二、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图形与几何

四、观察物体

五、测量长度

(

5
课时
)

(

6
课时
)

七、总复习

6

5

12

综合与实践


6

8

从上表可以看出,
数与代数所占比重最大,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是本册中的
教学重点,
也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
最重要的内容之 一。
也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
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材编写特点

(

)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密 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选材,
呈现方式生动有趣。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所关注
的事物和活动为探究对象,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改变表内乘除法编排顺序,把操作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中。

本册教科书数与代数部分学习内容以表内乘、
除法为主,
分为三个单元安排:
即表内乘法
(

)
、表内乘法
(

)
、表 内除法。与传统的乘法口诀编排顺序不同,
本册教科书编乘法口诀句数由多到少,

1
的乘法口诀到
9
的乘法口诀,
依次为
9

8
句……1
句,并且将编口诀的过程与应用口诀相联系,随编随用。在表内
除法单元,
同样将“用乘法口诀求商”集中安排,
把主要精力放在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方法上,打破传统的“ 用几的口诀求商”的编排方式。这样编排的好处有
:
第一,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
第二,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表内除法认知结构,
方便学生整体识记
;
第三,有利 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可谓
“温故知新”。

(

)
课堂活动以游戏、
操作、
对话交流形式呈现,
鼓励学生经历活动过程,< br>积累活动经验。

“课堂活动”是全套教科书的一大特色,
每一知识点均按“例 题一课堂活动
练习”的模式编排,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例题讲完做练习”的模式。
通过 课堂活
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积累活动经验。
同时,
课堂上 组织学生
活动,
促使教师转变“一人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
本册教科 书还特别注
意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在乘、除法的教学中,重视数形结合,提供丰富的游戏活
动操作活动与对话交 流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特别对低年级学生喜爱
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在“玩 耍”的过程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

)
以“问题解决”为课 题,让学生有机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
出问题”,促进学生“四能”的发展。

《标准》在课程总目标里,对“问题解决”提出
: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
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高实践 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
样性发展创新 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

)
搭建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平台,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本册教科书中“图形与几何” 部分安排了
3
个单元,
即“角的初步认识“观
察物体”和“测量长度”,它们 分别属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标准》对
3
个单元的内容各有不同的要求,如对 “角的初步认识”,要求“结合生活情境
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对“观察物体”,要求“能 根据具体事物、
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对“测量长度”,要求“结
合生活实际,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
要性” ,以及“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分米,能进
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 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同时,
还要求“能估测一些物体
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

)
综合与实践特色鲜明,是传递“正能量”极好的载体。
综合与实践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策略、生活经验等,直接用于生活
实际的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
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内容。
让学生
参与实践活动结合所学 的数学知识,
可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感受运用
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
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
逐步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
解,获得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同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

三、各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
(

)
[单元教学重点]

在理解乘法运算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并记忆
1

5
的乘法口诀。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运算的含义,知道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 算式的学习过程,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 br>2
.经历编
1

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熟识
1

5
的乘
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
1

5
的乘法。

3
.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 计算乘加、乘
减式题。

4
.在编乘法口决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 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5
.结 合情境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
育,在情感、态度方面健康发展。< br>
[单元教学建议]

1
.重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注意沟通 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为乘
法口诀的教学奠定基础。

2
.加强操作、观察活动,在活动中感受规律、发现规律。

3
.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充分发挥教科书插图的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形成角的表象,
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辨认角。

[单元教学难点]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会辨认角。

3
.认识直角,会用三有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4
.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摆出锐角、钝角。

5
.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单元教学建议]

1
.加强观察操作和探索活动。

教学时,
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突出 角和直角的感性材料,
为抽象出角的几同
图形作好准备。
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和 操作的方法,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
察、
操作的活动过程,
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 建立起角、
直角、
锐角及钝角的表象。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让他们有观察 操作的愿望
;
其次,每个学生都
要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活动过程
;
最后要注意将观察、操作与思考
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探索。

2
.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需要全面观察事物,
找 出其本质特征。
但学生年龄小,
观察能力有
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起到互相启发、互 相补充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
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习惯。



表内乘法
(

)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


-小学生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