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诗词赏析总汇

余年寄山水
699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9: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保姆狗的阴谋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红歌mp3)
初中语文中考诗词赏析总汇


对古诗词阅读欣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
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和审美情趣。”对于中考中出现的诗词赏析类题目,我认为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感情倾向、诗句的原意。

2.
从作家风格和语言风格去领悟诗句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3.
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
从关键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
从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
从事次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诗词的思想内容。

7



联系全诗主旨,采用“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的格式作答。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 情诗
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 br>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 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
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
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谓 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 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
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
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诗人摄取了 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
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 特色上,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
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
(某某)思想、 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下面是对初中一些诗词名句的赏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
绿 树的茂盛。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富有诗情画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运用比喻、设问、夸张的修辞方法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 的“一江
春水”永流不尽,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深。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 流
不断,无穷无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句诗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 观。致
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此句中“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
间感和流动感;“尽” 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此句写出了诗人坐在
船上举目所见的景色变化,写 出了诗人与故乡依依惜别的感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

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 水萦绕
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
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当人
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
理思 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
那么,前 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这两句诗形容诗 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采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浮云和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 ,给人生动的形象感,富有感染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凉州词》)


从诗歌的意象上看,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意 象鲜明,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
生活特征;从感情角度来看,诗人以明快的语言,豪放的笔调 表现了一群将士征战前的悲壮心情,
激起征戍将士的无限感慨;从用词上说这里的“催”字用的精妙,转 折突然,将士正欲开怀畅饮,
琵琶弦音急促,又催出征,令人陡升感慨。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 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


思》)


这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
.
这首小令仅五句
28
字,语言极为凝 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
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它字字写秋光秋
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 ,含蓄深挚
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作者在这里以“沉舟”“病树”自 比,说明
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前进的,旧的事物一定会被新生的事物所代替,我们的眼光不 应
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伤感,我们应把希望信心寄托在新的、正在发展的事物上,并热情歌颂它们。借以表现作者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句诗写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 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
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

十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这两句 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
新知。因此人 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
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 ,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
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 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
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 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十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悠然” 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
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 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
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 ,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
“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十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作者从炼意 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
化,赋予它们以人 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
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 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
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 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
艺术鼓舞力量。

十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
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一“直”一“圆”
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br>
十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br>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十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这两句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欣喜之情,有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十七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写出离愁之深。

十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里的“浮云”指困难 、挫折、障碍等。“不畏浮云遮望眼”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
挫折。“自缘身在最高层”有 高瞻远瞩的气概。

十九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从写作手法赏析: 是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从抒发感情赏析: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愿,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

ng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



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


曲折


层次分明


一气呵成:


琅琅上口



人教版初中十首重点古诗词赏析题

一、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应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
、这是一首

名诗。全诗以

作比,形象地表达




2
、从修辞手法上来讲,诗歌第一、二句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天光”、“云
影”指




3
、诗歌第三、四句引申出一个成语,它是

。它的意思





4
、本诗的第三和第四句
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你的理解是什么?你能从中 获得什么启
示?

二、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
、阅读本诗,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

。解词:“怜”



2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

景物;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写出了
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

3
、这首诗歌炼字上十分讲究,请自选一处进行赏析。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


-保姆狗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