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抽测情况总结

玛丽莲梦兔
553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9: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农村调查报告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旅游同行)

小学学科抽测情况总结


教育局为加强对学校教学的过程性研究 ,
及时了解我市小学课堂
教学现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我们每学期 均组织小学期中
抽测工作。
11

15
日我们又对全市
18
所小学进行了随机质量抽测,
所抽学校既有省实验小学,也有一般中心小学,还有村完小。仍由 市
教研室组织命题、
阅卷,
并由教研室会同相关科室同志带着试卷直接
进入抽 测学校的抽测班级进行监考。
每所学校统一抽测四年级任一班
级的语文,六年级任一班级的科学 。答题时间均为
40
分钟。

下面将两科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语文学科


此次调研考试抽测题目有两大项
:
读书识字,
阅读与表达。
这一设
计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尤其突 出了本册的基
础性目标:能正确端正地书写、默写生字,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联
系语境理解常 用词语,
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
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能把见闻感 受写明白。


通过阅卷,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基本要求,不少学生基
础扎实,识字巩固率达
100%
,且书写美观,理解准确到位,片段描
写生动感人。 成绩汇总结果显示,四年级的语文情况总体是良好的,
总体均分:
78.73
分,优秀率:
33.98%

85
分为优秀)

合格率:< br>96.25%

可见大多数学校、
老师能准确地把握本阶段教学目标,
扎实有效的实


施教学,比较突出的学校有:仙女镇中心小学、吴桥镇中心小学、砖
桥镇中心小学、仙女镇前进小学、仙女镇正谊小学。


但我们也看到了校与 校、
班与班之间的不平衡。
最高均分
87.2
分,
最低均分
68.1
分,最高优秀率
71.43%
,最低优秀率只有
2.08%
,最
高合格率
100%
,而最低合格率只有
85.41%
。这种不平 衡现象,应该
引起我们重视。
透过校与校成绩的不平衡,
我们感受到的是学校之间教研氛围、
教研质效的不平衡,
除随机抽班可能有的班级本身存在的
基础差距外, 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亟待提高。


通过试卷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审题不清。

阅读理解
《小鸟和护林老人》
第 一题是
“老人爱着小鸟,
小鸟也信赖、
依恋老人,你是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分别 用‘





’和






’画出来。(至少各画两处)”完成这题时,有不少学
生用错 符号,或所画数量少于规定,还有所画答非所问。

第三题、第四题要求二选一,其中,第三题 很明确的要求写老人护林
爱鸟的故事,
第四题暗含的要求是借鸟国语言表达对老人的感激、
美、怀念、依依不舍等情感。有部分学生根本没读懂文章,没读懂题
目,甚至写成了毫不 相干的内容,如自己和同伴的故事等。

这固然有学生沉不下心来读题、
读文的原因,
也反映出教师缺少对本
册教材训练要点(读书做记号)的敏感性,平时教学缺失相关的指导与训练,包括认真审题习惯的训练与培养。




2
、浮躁不实。


语文学习需要潜心,很多学生浮躁不实。如读拼 音写词语,有的
拼不准,有的写错别字,有的书写十分马虎。读句子也不细心辨析,
如阅读《春 笋》选词填空:“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
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穿过)石缝钻出 来……”很多学生未
能联系语境思考选择,单从地皮没石头硬角度选“(穿过)地皮”,
“(冲 破)石缝”。


同样,写片段内容空洞,短短二三十字,甚至抄题一遍了事。根本没读进去,文章的情境没进脑子,当然就生不出真情,产生不了真
感动,想象不出未写的故事、画 面了。


“正确、端正地书写、默写生字词”,“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
际 理解常用词语”,
“一边读一边想”都是基础性要求,教到实处才
能学到实处,
教学中 的走马观花是打不成扎实基础的。
试卷显示成绩
不理想的班常常有群体出错特征,
如< br>“悬崖”

“悬”
多写一横,
“合
拢”的“拢”少写一撇等。 反映出部分教师也有浮躁之气,教学中对
基础性目标把握不到位,训练不严格,指导不力,课堂教学效率 低。


3
、概括能力弱。


本次测试中有两道 题分别考查学生概括段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的能力。
分析错题发现:
有的是因为认识 模糊,
混淆主要内容与中心;
有的是因为投机取巧,缺乏思考,简单摘抄文章开头或结尾句;有 的
是因为缺乏整体概括,抓不全要点,抓不准重点,只取其中个别自然


段或个别句子的意思;有的是因为啰嗦,遣词造句能力弱。


结合对平时教 学的观察,不难发现近些年来不少教师忽略了概括
能力的训练,认为没考的就不需要教。对照课程标准的 要求,抓不住
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就是不达标;
对照智力结构的理论,
没有概括能力的智力是残缺的;
对照现实阅读交流的实际,
听话不会听音的人是
低能的人。所 以,这次的测查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

4
、表达能力不均衡。


本次安排的表达题试图引导学生将读写结合,将感受文本与发挥
想象结合,
将课本口语 交际中学过的赞美、
感谢等话题用到合适的情
境中。如“在美丽的花瓣雨、绿叶雨中,鸟儿们为 老人送行。这是一
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它们会用鸟国的语言说些什么?”
可联系文章
语言文字,联系生活积累,想象画面,表达对老人的感激、赞美、怀
念等感情。


从答卷情况看,学生个体差异显著,一些学生的表达有的毫无章
法,
有的片 言只语,
有的胡言乱语。
没有从文中汲取有益信息的意识,
没有构句成段的意识,没有 情感冲动……这说明教学的影响力太小,
读写结合的基本理念落实不够好,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表达元素 太
少。要想提高习作能力,单靠每周两节习作课是肯定不够的。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继续注意:


1
、学习与研讨相结合。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标,学习低、中、高各 阶段的目标要求,
把握好年段的各项标准,努力做到胸有成竹。认真参加校本教研,互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