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教案12

萌到你眼炸
844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9: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共度好时光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肖邦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花的学校人教(部编版)

2
花的学校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儿童散文诗,选自泰戈 尔的《新月集》。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
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强活泼且富有细腻想象力的孩 子,在看到六月里雷
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让花儿驰骋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 他
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
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
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鲜艳地冲出学校去度假,而花儿们这么
急切地生长是因 为要回家找他们的妈妈。诗人巧妙地以孩子的视角表现花儿们的活泼、
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 趣。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应注重朗读,能够引导学生
抓住重点词句,边读文边想象,读出花孩子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勇敢坚强、活泼向上
的童真童趣,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引
导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教学目标:

1.
认识“荒、笛”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假”,会写“落、荒”等
13
个生字,
会写“阵雨、荒野”等
13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 .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
“雨一来,
他们便放假了”
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味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
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1 .
认识“荒、笛”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
13< br>个生字,
会写“阵雨、荒野”等
13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情景。


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认读识字、写字。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情况提出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校生活,引入课文话题。

导语:
同学们 ,咱们在上第一课的时候参观了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也向远方的小
朋友介绍了自己的学校。那你们喜不 喜欢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教
师给予肯定或鼓励)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校园都特别 有感情,有的虽然嘴上抱怨,但
出发点也是希望学习生活更快乐呀!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有一所特 殊的学校,它
既看得见又看不见,既摸得着又摸不着。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预习过新课的同学已经知道了,原来呀,这是一所——花的学校。

2.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
交流自己对“花的学校”的认识或想象,引入下一阶段的预习。

过渡:
有谁能说说,“花的学校”在哪儿?花儿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假?
你觉得他们在学校里 都学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嗯,说得真好!看来你们认真读
了课文,想象力真丰富啊!《花的学校 》这篇课文的作者发挥了神奇的想象力,为我们
描述了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他可真厉害!现在,有谁帮 老师介绍一下作者?

二、初读课文,布置任务

1.
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泰戈尔

1861

1941


印度 诗人、小说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吉
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戈拉》 《沉船》等。
1913
年,他因《吉檀
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本文选自诗集《新
月集》。在诗集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 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
他们活泼的想象。诗人与孩子融为一体,热烈地歌颂童真与母爱。

2.
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自读要求:


1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认读,能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评选“写字小明星”)


2
)第 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画出精彩的语句。(评 选“优秀小主播”)


3
)第三关:最强大脑。尝试读懂课文内容,用“? ”在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标
记。
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 的看法。
(评选
“最强大脑”


三、再读课文,解决任务

1.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zh
è
n
c
ā
i









口笛

跳舞










lu
ò
hu
ā
n
ɡ
b
ì
d
í
w
ǔ
ku
á
n
ɡf
á
sh
ɑ
n
ɡ






双臂













y
á
n
ɡ
ɡò
u
ji
à
h
ù< br>su
ǒ

2
)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艹:
落(落下)——荒(荒凉)——花(花朵)——草(草原)

犭:
狂(狂风)——猜(猜想)——独(独自)——狠(凶狠)


3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书写生字。

◆书写指导:

[舞]
上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注意
3
个横 画中第三横最长,
4
个竖画向中心聚。
下边部分宽松舒展。

[假]
第三、四、五画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整个字各部分都要写得紧凑些。

[臂]
上边部分写得舒展些,略扁。下边部分第一笔是竖,要写直。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指正,对写得好的同学给予“写字小明星”的鼓
励。

2.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检测朗读情况。


1
)学生交流圈画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2
)教师结合交流情况指导难读的句子,理解重点词语。

当雷云
/
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
/
落下
/
的时候,湿润的东风< br>/
走过荒野,在竹林

/
吹着
/
口笛。
(“ 湿润”是什么意思?潮湿润泽。“走过”“吹着口笛”,我仿佛感
受到了东风的悠闲惬意。)

于是,一群一群的
/

/
从无人知道的地方
/
突然 跑出来,在绿草上
/
跳舞、狂欢。
(“跳舞、狂欢”,多么高兴,多么欢快!)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
/
他们是对谁
/
扬起双臂来,他们
/
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
/
我有
我自己的妈妈
/
一样。
(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妈妈呀!花孩子们也爱他们的妈妈!)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优秀小主播”。

3.
第三关:最强大脑。检测思考质疑情况。


1
)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互助解答。

(< br>2
)教师汇总、点拨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注意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课文学习
中解决。

示例:
花儿们真有自己的学校吗?






3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填空并齐读: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了花朵孕育、
开放、飘零的情景:当(雷云)
在天上轰响,(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
出来。
他们在
( 地下)
的学校里上学。
雨一来,
他们便
(放假了)

他们的 家在
(天上)



4
)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划分的依据并归纳每一层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 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第
3~5
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 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
6
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第
7~9
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 br>双臂。


5
)依据这一阶段的表现,评选“最强大脑”。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生字词,能把课文读得正确
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 的主要内容,梳理出了课文的层次,甚至还互相帮助,解决了
很多疑问,连续闯过了老师布置的三大“关 口”,大家真了不起!令老师印象特别深刻
的是

(点评个体表现)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过渡:语文学习贵在实践,我们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去想,才能获得
真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觉得对你最有帮助的是哪一环节、哪
位同学?想一想,记一记。课后,请同学们 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一
写感受,下堂课我们一起深入到课文中去欣赏体会。

3.
提醒学生摘抄、积累。


1
)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
)积累泰戈尔的名句。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 br>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体味课文富于童真童
趣的语言和作者丰 富细腻的想象。

2.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3.
能进行拓展想象,描述花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1.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通过朗读感悟诗中的情境。

2.
激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创造性想象,读写结合。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阵雨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

扬起

双臂

能够

放假

互相

住所

2.
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说得真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诗人在写这篇《花的学校》时,已年近四
十,可这篇文章读起来仍像小朋友在表达自己的心意。这是因 为诗人拥有一颗纯真的童
心,他用童心感受世界,因而这些奇妙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就让我们 走进花
的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
1

2
自然段。

1.
指名 读第
1

2
自然段。提示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br>什么?

预设: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雷电交作”的画面和声音 ,并用自己
的话进行描述:乌云翻滚,雷声轰隆,闪电划过天空,阵雨“哗啦哗啦”下起来了。草
地上,雨水的浇灌让花儿们开始快快地生长。

2.
教师点拨重点语句。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读一读,有什么感觉?风儿就像调皮
的小 孩子,轻快地走着,还吹着响亮的口哨。运用这种拟人的手法,让人读来真是倍觉
有趣呀!谁能模仿东风 吹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跑
出来、跳舞、狂欢”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花儿的心情怎样?开心、雀跃。猜猜看,
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下课了,它们尽情地享受自由;下雨了,它们尽情地享受甘甜
的雨滴,茁壮成长 。)

3.
想象描述:如果你们现在就是一朵朵美丽可爱的花儿,在六月的阵雨中,你 们笑
着跳舞,尽情地狂欢,那你们可能在想什么、会说什么?你们会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呢?

示例:
雨滴雨滴,再多下一点,让我多汲取营养,长得更快一些!

下雨啦,好开心呀!小伙伴们,快来快来,让我们一起跳摇摆舞吧!

(二)学习第
6
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
6自然段,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

2.
汇报交流画出的词 语,
说一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象到了什么。

预 设:

1
)“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被风吹得东摇西摆、互相撞击的情景,仿佛参加了一次盛会,在欢呼、在摇摆呢!


2
)“簌簌地响”让我们听到了树叶不停扇动的美妙声音,像唱着歌一样。


3
)“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不断翻滚,听到雷声轰隆隆、轰隆隆响个不停。这是雷云在给快乐的花孩子们鼓掌呢!


4
)“紫的、黄的、白 的”,草地上,花儿五颜六色的,颜色非常鲜艳,多好看
呀!我想肯定不止这三种颜色,也许还有红的、 蓝的、橙的、杂色的……


5
)“冲”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花孩子们是多 么迫不及待、多么兴奋快活啊!

3.
情感渗透:风大雨大,而娇嫩的花孩子们却无惧 风雨,执着盛放,你们对它们还
有新的认识吗?

示例:
花儿们有一种顽强的 精神,环境虽然恶劣,但它们毅然冲出来,勇于向困难
挑战,决不低头。

4.
教师小结过渡,齐读第
1

2

6
自然段。
< br>小结:
多么美的画面,多么勇敢的花孩子啊!同学们发现了吗?在写雷云、阵雨、
东风、 花儿、树枝、绿叶这些景物时,诗人都将它们想象成了人,所以才能写得这么有
意思。这就是拟人手法的 运用。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
3
个自然段,感受诗人语言的
灵动和优美吧!

(三)学习第
3~5
自然段。

1.
指名读第
3< br>、
4
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的学校长什么样?谁会
是它们的老 师?它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老师为什么要让花儿罚站?

预设:
学生可以大胆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可以从精彩纷呈、轻松愉快
的方面说,也可以从管理严格、不太自由的方 面说。

示例:
和我们的学校一样,“花的学校”有桌椅有讲台,“向日葵”老师给它 们上
美术课,教它们装扮自己,用美丽的容貌装点大地;树根老师给它们上生活课,教它们
怎么 汲取营养、尽快成长;“鼹鼠老师”教它们学外语,学会跟风交流、和雨聊天;如
果花儿上课不认真,偷 偷地和小蚯蚓聊天,老师就会批评它们,让它们站在墙角反省一
下。

2.
指名读第
5
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雨一来,花儿们就放假了?

过渡:
你们可真是富有想象力呀,
花儿们的校园生活听起来可真是缤纷多彩!
当然,
它们也和你们一样,期盼着愉快的假期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谁来雀跃地读
读 这一句?(学生读,教师追问,引导学生回答。)雨水的浇灌让花儿们汲取营养,长
大了、长高了,一夕 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地面,露出了美丽的笑脸。用“放假”来
描述这个过程,多有情味呀!花孩子们 可不就跟我们一样吗?

(四)学习第
7~9
自然段。

1.
指导理解第
7

8
自然段。

你可知 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放假后的花孩子们又
将去哪儿呢?回家。 他们的家在哪儿?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
地方呢?天空辽阔,星星是没有约束的 ,太阳对星星的爱是温暖的。太阳般的温暖,天
空般的自由,这是花孩子们的,也是我们的渴望呀!)< br>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着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
吗?(两个问句和“急急忙忙”,表现出花儿们是多么急迫地想要回家呀!为什么呢?
读第
9< br>自然段就知道了,因为家里有妈妈。)

2.
指导理解第
9
自然段。


1
)花儿 们刚刚还“跳舞、狂欢”呢,转眼就“急急忙忙”回天上找妈妈。从这
一段你读出了什么?(玩得再疯狂 也不忘回到妈妈的怀抱,不忘回到自己的家。)


2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对拥有妈妈的爱而骄
傲、自豪的感情。)

知识拓展 :
在泰戈尔的诗歌中,除了一些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内容是描写自然和
生命,赞美宇宙、儿童 和母爱,读来令人倍觉温馨。在这首诗歌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他
对自然、生命和母爱的赞颂。

三、品读感悟,回顾拓展

1.
自由读文,总结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明确:

1
)地下有花的学校,花儿们都是上学的小学生。


2
)花儿们也要做功课,要是放学以前跑出来玩,老师就要罚他们站墙角。


3
)花儿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4
)花儿们也有家,他们的家在天上。……

2.
思维拓 展,自由讨论:如果你是作者,请你给出花儿学校在地下、家在天上的理
由。想一想,花儿的妈妈是谁? 老师是谁?

明确:
花儿奋力地向上生长,
他们伸出双臂要拥抱妈妈。
他们的妈妈是太阳的光芒,
照耀他们、
温暖他们;
他们的妈妈是雨露,
滋润 他们、
哺育他们。
所以花儿的家在天上。
花儿的老师是大地,大地为花儿们提供了良好 的成长环境。花儿的老师是大自然,他们
在自然界里经受锤炼。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
小练笔:
“雨一来,
他们便 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

)。

·蝴蝶一来,他们(

)。

·蒲公英一飞过来,他们(

)。

2.
展开想象,< br>花儿学校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如果花的学校的校长现在来到了
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表达。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写几句完整的话。

小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
童真童趣的语言 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
推荐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金色花》《同情》。

2.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品读语言。

师:(课件出示第
2

6
自然段)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 海里
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


1

我从“一群一群的花”可以想象到当时草地上有很多花,就像一瞬间全部开
放了一 样。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