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渗透德育方案
别妄想泡我
568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20: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倡导绿色生活
博平镇大桑小学
2017
—
2018
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
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素质
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
基本要求。
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1
、方向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培
养健康的
感情和积极的行为;
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合起来,与学生
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
使他们真正领悟和掌握正确的
观点、原理和方法;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
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
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还
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科学性。知识技能及其所渗透的观点与方法,都应
当正确反
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规律和原理要提
示事物的本质,说理
要实事、合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穿
靴戴帽”随意发挥。在课堂教学
中渗透德育,只有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和统一,才具有
说服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共同的地方: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
和训练过程
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课
程的容构成以及教学的
方式方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就有自身的
特点。这就是要求我们应根据各门学科的“个性” 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确地发掘教
材蕴的教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
法,讲究渗透的艺术,使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与思想
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
促进。
3
、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
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实际、现实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
服力和感染力强、具
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感,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
渗透的切入点;要正面引导、透
彻说理、
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
要把明理、
激情、导行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使他
们把领悟的观点和方法变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
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4
、“五有”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要将德
育“寓于”、“融入”教学活动,做到“有意” 、“有机”、“有序”、“有情”、“有
效”。
“有意”就是要增强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的自觉性,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
地”的意
识,把德育的渗透落实到从教学设计、课堂操作到效果测评和全过程。
“有机” 就是要使德育融
注于知识载体之中,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里,德育、智育水乳交融,有
机联系。“有序”就是各门
学科都要围绕德育大纲的要求,注意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有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倾
注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激发师生间
的共鸣共振,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
“有效”
就是要力戒虚饰浮华,讲效。
5
、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性的差异。
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
的心理年
龄特征,确定渗透容的重点、深度、广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于具
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
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意把集体教育
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任务之
一;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成
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应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独立
环节。
实践表明,
“拼盘”式的、“穿靴戴帽”式的、牵强附会的思想教育,会使知识技能的获
得与思想
品德的形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1
、课堂讲授中渗透。各科教学在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容,又
要对教材的
教育因素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
教育于一体。这样,伴
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使教学闪现出教材固有的思想火
花,发挥育人的整体效益。
2
、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
增强思想
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
素质时,必须针对学
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
到思想教育。
3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如有计划地开展“政治热点评说” 、“热爱祖国” 的演
讲比赛,办板报等多种多样的学科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
展学生知识视
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
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新任教师在课堂管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
学生的表
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
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
发挥表率作用,
要求学生遵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