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合理安排时间
余年寄山水
945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21: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励志感人故事-黄山导游词
三年级数学:合理安排时间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 上册
P112P113
第七单元《数学
广角》例
1
、例
2< br>
二、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 新
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
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 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
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
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 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
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
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
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与策略选择
[
活动目标
]
1
、知识目标
1 / 10
(
1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 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的应用。
(
2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
优方案的意识。
2
、能力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 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
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br>2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
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 良好习惯。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策略选择
]
根据确立的活动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课教学注重以生为
本,教师注重角色的转变,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
者、平等 中的首席、学生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开展探究学
习、开放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
2 / 10
1
、情境导入,适时引导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 通过家中来客人这一生活
中常见的素材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根
据 信息提出教学问题,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多种感官被
调动起来,主动参加学习过程。
2
、设置认知冲突,探究最优方案
以怎样才能让 客人尽快喝上茶?和怎样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
饼?这两个问题冲突为线索,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真正 的做到拔出萝
卜带出泥,而这泥恰恰是本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最优方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币、纸片。
五、活动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活动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1
、预设情景:
3 / 10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 到小明
家做客。(多媒体出示)
师: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 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多媒体出示各项工序图)
2
、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 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 设计
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
、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 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很
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
组不 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
4
、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
快喝到茶的方案
4 / 10
5
、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 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我们在
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之一,
也是孩子们熟悉的, 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
1
和例
2
的顺序,浓
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 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心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经验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 ,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
1
、示例
1
,呈现研究问题
请李阿 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
(多媒体出示例
1
图)
(
1
)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
2
)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
3
)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
4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
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 br>6
分钟。(教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
格)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