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免费教案

萌到你眼炸
627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2: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江大桥)
绿色圃中小学免费教案


【篇一: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6

3



《分数除法》同步试题


浙江省诸暨市璜山镇化泉小学

张垚杰(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陈菊娣(修改)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骥(统稿)


一、填空
1.







)(

)(

)(




考查目的:进一步强化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
数的方法。


答案:,,,
1
,。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审 题明确意图,先找出最简单的共同结果
“1”

该题分别考查了求分数、整数、小数的 倒数,
1
的倒数,以及用代数
式表示互为倒数的关系等知识。

2.
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是(

),求这个数。

答案:
5
,;,
5



解析:将除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
于加深理解、深化 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3.
用粉需要小麦

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
粉(

)千克,要磨
1
千克面




)千克。


考查目的: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


,。

解析:用面粉的质量除以小麦的质量就是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 br>千克;用小麦的质量除以面粉的质量就是磨
1
千克面粉需要的小麦
的质量。此题 解答的关键是分清求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用哪个量去
除以哪个量。
4.
在算式中,当(


1
时,商大于;当(


1
时,
商等于;当(


1
时,商小于。(填>、<或=)


考查目的:一个不 为
0
的数,除以一个大于
1
、等于
1
、小于
1
数(
0
除外),商分别小于、等于、大于它本身。


答案:<;=;>。

解析: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商小于、
等于、 大于被除数的例子,然后归纳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可结
合分数乘法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比,说说有 什么区别,为什么会
产生这样的不同。
5.
算一算,想一想



1





)(

)(

);



2
)(

)(

)(

)。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


答案:,,;,,。


解析:较为明显的规律是第一组得数中分子没有发 生改变,第二组
得数中分母没有发生改变,结合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为什
么。仔细观察 后发现,两组题目最后的结果都与第一个数相等,对
于这一规律,可引导学生通过列综合算式计算的方法 发现其中的原
因。


二、选择

1.
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意义相同
b.
结果相同
c.
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
意义与结 果都不同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
b


解析:该题通过比较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分 数乘法、除法不同意义
的理解。再根据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
是相同 的。

2.
在计算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答案:
c


解析: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
行判定。得出结论后,可继续 引导学生对三种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
从而优化此类习题的计算方法。

3.
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
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答案:
b


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
“1”
,则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已
知全长的是米, 求全长。用除法列

式解答。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
“1”
的量和米对应的分率。

4.
如果




),最小的是(

)。


,且均不等于
0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
d

b

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数乘除法 式子中,利用已知数比
较未知数的大小。可先将除法

转化为乘法,即,再引导学生发现,因为,所以。


5.
甲数是
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a.
甲比乙少
b.
甲比乙多
c.
乙比甲少
d.
乙比甲多

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
以及解答思路的理 解。

答案


a


三、解答
1.
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答案:(
1
)解:设单位
“1”
的量为千克。


答:单位
“1”
的量为
980
千克。


2
)解:设水稻吨。

答:水稻有
75
吨。


解析:可先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 之处:第(
1
)题是部分与整体之
间的关系,题型是

已知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第

2
)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量之间 的关系,题型是

已知比一个数多
(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同之处:所求的都是
单位
“1”
的量。具体解答中,也可要求学生先列出 数量关系。

2.
一项工作,甲独做要
8
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 br>6
天才能完成。



1
)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
)由甲单独做,
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


3
)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
要多少天?

考查目的:利用抽象的单位
“1”
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
1
);答: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2
)(天);
答: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
4
天。



3
)(天);答: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解析:因单位
“1”
是抽象的,此类题目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该题
在设计 上由易到难,强调对分析过程的要求,使学生避免形成

套路


的 解决方式。对于第(
3
)小题的结果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需
通过教师的指导加以明确 。

3.
甲、乙两桶油共重
40

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
方法解答)


考查目的: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且已知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
量的几分之几, 求这两个量。

答案:(
1

)解:设乙桶油重千克。


2
)(千克)


(千克)

【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最新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以培养 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依据
教研组工作计划,按 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
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贯
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实践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让学 生在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 观察物体、、运算定律、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减法、图形的运动(二)、
平均 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总复习。


在数与计算方面
,
本 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四则运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

,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
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
义和性质
,
小数大小的比较
,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
并在此 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
小数的意义
,< br>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
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

.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
关计算的基础知识
,
并 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
,
例如
有关混合运算
,
学生 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
,

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
.< br>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
,
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 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为学习列
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
运 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
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
,
并学习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
本册教材安排了观
察物体、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
,
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 点
教学内容
.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进
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
,
图形的变换来进一
步发展空间观念
,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
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 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
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
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
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 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
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
,教学用所学的整数
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另一方 面
,

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
,
实验
,
推理等活动
,
初步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 学思想方法
,
感受数学的魅力
.
同时让学生
学习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 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培养学
生观察
,
分析及推理的能 力
,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
,
欣赏
数学美的意识
.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
安排了综 合应用数
学的实践活动
——
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
现 实背景的探索活动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
的实际应用
,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


三、教学总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 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
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
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 合运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4
.初步掌握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

5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
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


先进教师主要事迹-观察日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