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器
余年寄山水
543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3: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出头天歌词-诚实的故事
祭器
祭器
祭祀时用的器具。
在周朝的时候祭祀有六
器
:
壁、琮、珪、璋、琥、璜。
苍壁礼天
:
蓝色的
圆扁形的玉。
黄琮礼地
:
黄褐色方形的瓶子。
青
珪礼东方
:
东方属木,木色青。神为苍龙,祭器用青色的
长方形的圭。
赤璋礼南方
:
南方属火,火色赤。神
为朱雀,祭器用红色的长形而半尖似刻刀形的璋。
白
琥礼西方
:
西方属金,金色白。神是白虎,祭器用白色刻
成虎形的玉。
玄璜礼北方
:
北方属水,水色黑。神
是玄武,祭器用黑色半圆形的璜。
另一说是祭祀盛放
食物的器皿。最原始的祭器是青铜器
,
后来逐渐变成了瓷器。< br>
在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的古代,祭祀与保
土卫疆是事同等重要的。
炎帝之祀,源远流长。
《史记
•
封禅书》云,秦灵公三
年(-< br>423
)
,在吴阳
“
作下畤,祭炎帝
̶ 1;
。这
是祭祀炎帝最早的记载,
但不是最早的祭祀。
对炎帝的祭祀,
始于黄帝。
《路史
•
后记》云,黄帝
“
崇炎帝之
祀于陈
”
。
《轩辕黄帝传》
亦云:
黄 帝
“
作下畤,
以祭炎帝。
”
黄帝以降,历代踵事增华,崇祀有加。
《通典》载:虞舜祀
五帝于五府。
周代立夏行< br>“
郊祀
”
,
季秋
“< br>享明堂
”
,建巳月
“
大雩
R 21;
(祭水旱)
,
岁终
“
礻昔
先 啬
”
,春始
“
耕帝籍
”,皆配祀五人帝。或特祭神农。秦尊
“
四畤
”
上帝,
炎帝配赤帝。
汉初,
祠
“
五畤
R 21;
,
“
南方帝炎帝
”
;
8220;
祀九天
”
,炎
帝代表
“
南方炎天
”
。晋袭旧制,郊祀五帝。
“
后周宪章 多依周制,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于圆丘,
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五帝,天文并从祀
”
。唐初,定
令每岁冬至祀圆丘,
以赤帝配五方上帝。
唐天宝六年
(< br>747
)
制,
“
三皇置一庙,
五帝置一庙,有司以时祭飨
”
。
唐宋以后,炎帝神农之祀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但 是,这些
祭祀,大多是在王权中心所在地进行的。
陵寝之祭,不知眆自何 时。
《通典》说:
“
三代以前无
墓祭,至秦代,始起寝陵于墓侧 。汉因秦上陵皆有园寝,故
称寝陵
”
。
《史记
R 26;
封禅书》云:元封元年(-
110
)汉武帝北巡朔方,
“
祭黄帝冢桥山
”
,但
言墓祭,
未言有园寝。
据 此,
陵寝之祭,
当是汉代后的事了。
炎帝之陵偏处南方,远离王 权中心,但陵寝之祭,却不晚于
汉代。
《路史
•
后记》载:炎帝 神农氏
“
葬长沙
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
(
《郡国志》云,炎帝
神农氏葬长沙,长沙之尾
……
今郡有 万里沙祠,
故曰长沙。
《世纪》
云,
神农葬茶陵。
《衡图经》
云,
茶陵者,
所谓山谷生茶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
… 8230;
)
。
有唐尝奉祠焉
(有唐代旧记)
。
太祖抚运< br>梦感见帝,于是驰节敻求,得诸南方,爰即貌祀,时序隆三
献(庙在康乐乡鹿原陂上,乾德五年建
……
)
”
。
< br>炎帝陵所在地,古属荆楚,汉属长沙郡、长沙国达
180
年。
有的研究认为,长 沙因之得名的
“
万里沙祠
”
,
是祠炎帝的 ,此说尚待考证。但汉高祖五年(-
202
)
,以陵
名县,
设茶陵县
(炎陵县古属茶陵)
是可信的。
《路史
•
后记》
这段话明示:
在炎陵县炎帝神农氏,
古有陵,
汉有祀,
唐奉祀,宋修庙。< br>
宋代,炎帝陵寝之祀已成制度,元代未尝中辍,明清两代更
趋频繁。
现有祭文可稽的
“
御祭
”
,
明代
13
次,
清代
39
次。
民国期间,
县府有春秋时祭或应县民之请
,
举行禳灾祈福之祭。
湖南省政府于
1940< br>年
10
月祭陵一次。此后
,
由于多种原因
,
中断40
余年。
1986
年
,
炎帝陵修复。
1993
年,湖南省人民
政府公祭炎帝陵。现已形成重阳节由省、市主典公祭,清明
节由县主典民祭的 祭典格局。自
1986
年始,炎帝陵举行大
型祭祀活动
60
余次,前 来祭祖谒陵的海内外人士达
300
余
万人次。
至于民间 祭祀,更是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形式多样。祭祀
时间随各地风俗而异。在南方,有源于蜡祭的春节祈福 ;清
明、冬至扫墓祭祖;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的生辰祭祀;新粮初
上的
“< br>尝新
”
之祀;
遇有自然灾害的禳灾之祀等。
一位远古先祖,一座深僻的寝陵,为何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
呢?
《礼记
•
祭法》
云:
“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 ,
法施
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
则祀之,能捍大患则 祀之。
”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古
代制定祭礼的原则是,只有为国为民作出 了贡献的人才能享
祀。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除了
“
酬功
221;
之外,
随时代不同,文化形象之异,具有更深的意蕴。
(一)作为五帝之一。
成书于东周早期的《周礼》有
̶ 0;
祀五帝
”
和
“
兆五帝于四郊
”
之说,但未言其祥。
《史记
•
封禅书》说,秦襄 公作西畤,祠白帝;秦宣公作密
畤,祭青帝;秦灵公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祠炎帝。汉
高祖 二年
(
-205
)
,
“
东击项籍而还,
入关,
问
‘
故秦时,
上帝祠何帝也?
’
对曰:
‘
四帝,
有白、
青、
黄、
赤帝 之祠。
’
高祖曰:
‘
吾闻天有五帝,
而有 四,何也?
’
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
‘
吾知之矣 ,乃待我而具五也。
’
乃立黑帝祠,命曰北
畤。
”
《通典》亦云:
“
唐虞祀五帝于五府,苍
曰灵府,
赤曰 文祖,
黄曰神计,
白曰明纪,
黑曰元矩
”
。
上 述青(苍)帝、赤(炎)帝、黄帝、白帝、黑帝,本是太
微五精,即太微垣五帝之座,是天上的星宿,又 称五天帝。
春秋战国之际,
盛行
“
五行
”
说,
在祭典中,
常
以
“
五人帝
221;
即人间的五个帝王,配祀五天帝,
形成五帝系列及其祭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炎帝为 五人帝
之一,配祀赤帝、南方帝或夏神。到战国末及秦汉时期,又
以
“< br>五德终始
”
附会朝代更替,
将五帝作为朝代
更替周期的象 征去祭祀。炎帝有火德,以火承木、位南方、
主夏、尚赤。
以五人帝配祀 ,
除祠五畤外,
还有郊天、
大享明堂和雩祭等。
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是郊天 。所谓郊天,就是在郊外设坛
祭天。
《礼记
•
礼器》云:
“
郊帝于郊,敬之至
也。
”
《
通典》< br>云:
“
周制,
王者必五时迎气者,
以示人奉承天道,从时 训人之义。故月令于四立日及季夏土
德王日,各迎其王气之神于其郊,其配祭以五人帝
R 30;…
夏以炎帝
”
。
《
礼记
& #8226;
月令》
载:
孟夏之月,
“
其帝炎帝,其神 祝融
”
,
“
立夏之日,
天子亲帅三公、< br>九卿、
大夫以迎夏于南郊
”
。
汉初,袭秦制,郊甘泉泰畤 ,祠雍五畤。至汉光武帝建武二
年(
26
)
,于洛阳城南七里,作圆丘八陛, 中为重坛,天地
位其上;
外坛西,
上为五帝位,
赤帝配位在丙巳。
唐 武德初,
定令每岁冬至郊天,祀昊天上帝于圆丘,配五方上帝。至宋
以后,郊天礼中的五帝之祀 才慢慢消失。
郊天为
“
大报天而主日
8221;
,
“
祀于明堂,
所以教诸侯之孝也
R 21;(
《礼记
•
祭义》
)
。在这些
祭典中, 以五人帝配天,表达的是古人对天地、神只、祖先
的敬畏之心和报答之情。
(二)作为农耕文明的始祖
炎帝神农氏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 医药先河
,
其农
业之祖与医药之祖的地位,千古不易。大礻昔、藉田,享先
农 ,祀先医,是对他的特祀。
“
大礻昔
& #8221;
又称蜡(腊)祭。
《礼记
•
郊特牲》
云,
“
天子大蜡八。
伊耆氏始为蜡。
蜡也者,
索也;岁十二 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
而祭司啬也,
祭百神,
以报啬也。
”
《通典》
云:
“
腊之义,自伊耆之代而有其礼 。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是
报田之祭也,其神神农,初为田事,故以报之。
”
蜡祭是最原始的祭祀之一,始自神农氏,后来却成为对自己
即
“ ;
先啬
”
之祀了。
初名蜡,
夏更名嘉平,
殷更
名清祀,周复名大礻昔
。秦初称礻昔
,后复称嘉平。汉复
名礻昔
,并沿用到清代。
蜡祭作为一项重大的礼仪,则沿于三代以下。历代虽有斟酌
损益,但大体不改。
《礼记
•
月令》云:孟冬之月,
“
礻昔
先祖 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
。孔颖达疏
云:
“
按杂记,
子贡观蜡云,
一国之人皆若狂者
”
。
《后汉书
•
礼仪志》
亦云:
“
季冬之月,
星回岁
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
”
。由此可见,后来的蜡< br>祭之仪,
除了保持原始蜡祭祀
“
先啬
”的本义之
外,还有丰收之庆的含义了。
《通典》记载了唐开元年间蜡祭的盛况。皇帝礻昔
日礻昔
百神于南郊。礻昔
前,皇帝及从祀官斋戒。前三日,开始
陈设乐器、礼器及御座。礻昔
日未明 五刻,设神座,坛上
置大明、夜明、神农、伊耆、后稷等一百九十位神主。仪程
大致为奠玉币、
毛血、
奠玉帛,
设馔、
盥洗、
奠爵如圆丘仪。
然后读祝文、 奏乐、行跪拜礼。祀日、月神的祝版、纸帛以
火燎之;祀神农的祝版、纸帛则以土埋之。神农氏祝文曰:
“
维
(某)
年岁次
(
)
月 朔日,
子嗣开元神武皇帝
(讳)
,
谨遣(具位)臣(姓名)
,敢昭告 于帝神农氏:惟帝肇兴播
植,粒此黎元,今时和岁稔,神功是报,谨以制币牺齐,粢
盛庶品,明 荐于帝。尚飨。
”
《礼记
•
礼运》写 到,孔子在参加蜡祭礼仪之后,
“
喟然而叹
”
。他 对旁边的言偃说:
“
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 br>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大道
之行
“
指神农时代,
孔说他没有赶上,
但看到过志书,
因而 在观蜡祭之后,
表示出对
“
天下为公
”
的 神
农时代十分景仰,可见蜡祭的影响是何等深刻。
蜡祭于清乾隆十年停止 。
“
清初关外举行,庙建南门
内,春秋设坛望祭。世祖入关,犹踵行之。
”
(
《清史
稿
•
礼志》
)
。蜡祭虽然停止了,但仍然可以从传统
“
春节
”
中感受
“
劳农大享礻昔
”
之农耕文化遗风余韵。
“
藉田
”
与蜡祭一样,
古已有之。
商代的金文中
就有“
藉田
”
之辞。
《
诗经
8226;
周颂
•
载芟》是春耕藉田的乐章。蜡祭行于岁终,
& #8220;
报终成
之功
”
;而藉田行于春始,祈求年谷丰登。
历代帝王对藉田十分重视,
《礼记
•
月令 》载:孟春之
月,
“
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
载耒耜,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帅三公、
九卿、
诸侯、
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
。
《后汉书
•
礼仪志》
曰:
“
正月始耕,
昼漏上水
初纳,执事告祠先农巳享。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位,天
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
”
。刘昭注引贺
循《藉田仪》云,
“
汉耕 日,以太牢祭先农于田所
”
。又引《旧汉仪》云,
“
春始东耕于藉田,官
祠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
”
。
《通典》 云,
“
北齐藉于帝城东南千亩,
”“
作祠坛于陌南阡西,
广轮三十尺,
四陛三谴、
四门
”
,
“
每岁正月上
辛后吉亥,
祠先农神农氏于坛上,
无配飨 ,
祭讫亲耕
”
。
“
大唐贞观三年
(
629
)
正月二十一日,
太宗亲祭先农,
藉于千亩之甸
& #8221;
。
《宋史》
亦载,
太宗雍熙五年
(
988)
正月乙亥,亲飨神农氏于坛上,以后稷配。礼毕,次诣耕藉
位,行三推之礼。
& #8220;
元至大、至正皆命祭先农,祝文
曰:
‘
皇帝敬遣某 官昭告于帝神农氏
’
。
此神农
之祭于藉田也
̶ 1;
(
《炎陵志》
)
。明清均行耕藉礼。明太
祖,清康熙、乾隆帝, 都亲耕藉田。雍正时,还将藉田之礼
推行到州、
县,
并一直沿袭至清末。
柬埔 寨至今仍有
“
御耕节
”
,亲王亲耕
220;
圣田
”
。藉田礼仪
包括行耕藉礼(享神农炎帝)和天子 亲耕。其历史之久,范
围之广,影响之深,无与伦比。这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历
代王权借重神 农炎帝的感召力,亲劝农耕,兴农固本的一项
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8220;
祭先医
”
也是对炎帝神农氏的特祀。
我国传统
医药学认为
“
医食同源
”
。
炎帝神农氏 在开拓耕
播农业的同时,发现了医药。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
“< br>尝味百草,宣医疗疾,救夭伤人命
”
。
《史记
补三皇本纪 》亦有:
“
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
有医药
”
之载,故尊炎帝神农氏为
“
先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