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变动【史料研习3】
玛丽莲梦兔
897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3: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郭敬明励志经典语录-我爱我爱
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丛书
·
中国古代史
本册主编:赵剑峰、苏峰、何成刚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
梁
松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付
欣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术引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四)春秋时期思想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经济发展 与政治变动,
思想文化也趋向转型。
宋丁羿在
《古典文化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治转型》< br>(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第
5
期)< br>一文中指出,
随着春秋末期社会的剧烈变动,
具有审美意义的礼乐政
治逐渐被取 代。春秋时期的政治是贵族化的礼乐政治。这里的“礼”不仅仅是一
个规定等级秩序的政治框架,
更有超越制度层面的精神内涵,
具有道德和审美意
义。
贵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在礼观念的支配下,
贵族阶层内部衍生出了一
套特定的言谈方式。贵族们熟读古典文本 ,一方面是为了增长智慧、熟悉礼仪、
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另一方面是为了掌握断章取义的言 谈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志
向。
春秋时代的贵族教育是完全建立在古典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春秋时期的平民
往往会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提出建议、
评论政治,这种表达方式
就是歌谣。
从思想表达方式上看,
在这种差异的背后,
实际 上隐隐体现着两个阶
层不同的处世态度,贵族是审美性的,而平民是功利性的。
宋丁羿进一步指出,
纵观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和春秋时期高雅庄重的古典气
质截然不同。< br>各诸侯国都以富国强兵、
兼并土地为主要目标,
由此建立起一套专
业化的官僚体 制。
活跃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人物,
多属于辩士、
变法者和职业将
领,
他们是可以直接给国家带来利益的人,
因而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
战国时期
的政治风 气是功利主义的,这种政治风气的转变和平民阶层大量参与是有关系
的。
他们中很多人都抱有功 利性的政治观,
而古典学术的下移使他们掌握了统治
阶层的言谈方式,
平民的思想也披 上了古典文化的外衣。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
越多的平民获得做官的机会,
并 且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当这些平民势力在政治领
域中形成一定气候时,
就可以用自身固 有的言说方式表达政治观点,
反过来批判
古典文化的迂腐而不切实用。
李雷东在《
“礼仪之辨”对春秋政治的影响》
(载《武陵学刊》
2014年第
6
期)一文中指出,春秋时期,通过对礼进行改造,加强了礼的政治效用。春秋时期“威仪”和“礼”逐渐分立,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贵族卿大夫并不看重礼
的威仪方面的内容,
更注重礼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
礼与仪的区别不在名词的
不同,
也不是政治 行为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政治效用决定了时人对两者的取舍
和区别。
对政治效用的看 重,
体现出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由仪式化和伦理秩序向关
注现实社会的转变。
当时的卿大 夫在政治实践中关注现实社会,
力图建立稳定的
秩序。
旧有的礼仪容止虽不适用于新的 形势,
但是贵族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传
统政治形式,而是力图改造这一传统,加强它的政治效 用。
刘宝才在《春秋思想的过渡性质与老子孔子学说的诞生》
(载《管子学刊 》
2001
年第
1
期)一文中指出,西周末年以来天子权威下降,天命神学遭 到普遍
怀疑,
思想学术从天命神学向诸子学说过渡。
春秋时代思想学术的过渡性质,< br>可
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从重神向重人发展、从德治向礼制演化、从“天人合一”向
“天道 ”
“人道”相分嬗变。怀疑上帝和祖先神的情绪首先发生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政治混乱和自然灾 害造成人间苦难加深,西周末年到春秋初期“变风”
“变
雅”大量出现,抱怨神对人间灾难的冷 漠,怀疑神的公正,已经成为社会思潮。
接着,
在人神关系方面出现重人轻神的思想,
怀疑天命神学已经从社会情绪深化
为理性思考。
季梁、
内史过等人虽然还没有否定神的 作用,
但他们一致认为神是
依据人民的愿望行事的,
人民一致希望国家兴旺,
神就会让国家兴旺,
所以治理
国家应该把修政和民摆在第一位。
传统天命神学认定神主 宰人,
他们认为人主宰
神,
把传统对神人关系的看法颠倒过来。
这种思想虽没 有超出天命神学的神的作
用与人的作用相统一的观念,但将侧重点从神的一面转移到人的一面。
晁福林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
(上册)
(
917
—
930
页,北京:商务印书
馆,
2011
)一书中指出,
《老子》一书出现在春秋后期并非偶然,从外部来看,
主要是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动,
促使人们 去探讨事物发展的某些规律;
从哲学体系
本身的发展看,
春秋时期许多人已经有了比较 深刻的哲学观念。
在先秦时期,
老
子对于宇宙本原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最为深刻,他对于
“道”
的观念和以贵柔
1
为
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开辟了 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纪元。
晁福林指出,
孔子是古代真正深刻地思考人的价值,< br>把劳动群众作为人看待
的第一位思想家。孔子以仁学为核心,
“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道 德标准,主张
实行仁政。在孔子的礼学体系中,首先孔子将“仁”作为礼学体系的精髓,使礼
成 为“爱人”之礼。仁的精神的注入,使礼更多的重视人的自我内省。其次,孔
子把和谐精神注入礼,强调等级之间应当和谐。
再次,
孔子主张对于古礼不必墨
守旧章。从孔子的学说体 系看,无论是其“仁”
“礼”学说,还是其政治、教育、
伦理、哲学等方面的深刻理论,都是对 古代文化熔铸和创新的结晶。
(五)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生 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变动促进了思想的发展,
在春秋时
期思想发展的基础上,
到了 战国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发展的高潮,
出
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于凯在《战国史》
(
133—
135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一书中认
为,
战国诸子之学的兴起,
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
是当时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
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
诸子之学兴起,
与古代知识系统的生产与传播机制的
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西周时期,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通常都被官府所垄断。从春
秋晚期开始,
随 着周王权威的丧失,
原有的
“学在官府”
的知识垄断局面被打破,
学术知识开 始向下层散布。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
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
知识
传播面更 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
广泛传播,
刺激了思想文 化的重组与更新。
其次,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动荡局面,
催生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刺激了各派学说的兴起。
春秋战国之际,
旧有社会秩序
解体、
新的社会因 素诞生,
带来了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动,
必然会引发社会思潮的
潜在变化。
面对 战国时期社会变局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不同流派依据不同的价
值判断,
提出不同的解 决方案,
各种流派的交锋必然会带来学术思想体系的更新
与交融。第三,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 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
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此时,统一的意识形态 尚未形成,从而
1
贵柔:以柔弱为尊贵。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传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百家争鸣”
的开展也需要一些 客观条件。
李杏丽在
《春秋战国时期图书流
通与诸子百家争鸣》
(载《图书馆 学刊》
2011
年第
11
期)一文中指出,春秋战
国时期,
书籍传入民间,
使图书获得日益广泛的社会性,
不再为极少数上层贵族
所垄断。
士阶层成为官府藏书的读者群,
使得图书更能够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由
于图书的社会 流通量逐步增加,
私人藏书日益普遍,
广泛地涉猎书籍,
对士阶层
自身文化知 识的丰富、学术思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士阶层从藏书、读书,进
而著书立说,
经历了由读者 到作者的演进过程。
最终促成了思想解放、
学派林立、
自由争辩的学术风气,形成了“ 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
薛国中在
《论战国时期
“百家争 鸣”
的历史条件》
(载
《武汉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3< br>期)一文中指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能够发生的历史条件,在于春秋
时期为之奠定了人才和思 想资源两大基础。
“百家”是指诸多颇具相当学识而又
各有一定理念的个人或群体。
他 们因其所获得的知识不同,
思想观点各异,
形成
许多不同的“家”
,即现代所 说的学派,因称“诸子百家”
,这些人才是“争鸣”
的前提。
人才是经过一定的教育方 式和途径培育出来的,
教育的载体主要是学校。
学校之兴,
据传始于虞舜时代,
周代有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及庠、
序、
校教育机构。
学校的建立须有必备的条件,除校舍外,
更重要的是书籍和教师。
西周能建立学
校,
是由于有了成熟的 文字和积累的文书,
这是此前所不具备的。
当时的学校还
没有设置专职教师,而是“以 吏为师”
,或者说“官师为一”
。在西周的教育体系
中执行教育任务的,有“师”“儒”两种人,无论“师”
“儒”都是官吏,专职教
师是在东周时期才出现的。此后周天子 日益衰微,官师分离,原为官吏的“师”
“儒”相继从官府教育领域中分离出来,流入民间。那些“失职 之士”不得不分
别从事社会各种独立的职业,
其中有的继续从事教育。
再者,
处于政体基层的
“乡
校”
,有的脱离官府,成为民间私塾。春秋时期教育发达,培养出 人数众多的人
才,就是前面所说的“士”阶层的形成。这些“士”有各自的学识才能,分为不
同 群体,构成不同的学派。由此可见,春秋时期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普及,为战
国时期“百家”的出现准备 了人才。
薛国中还指出,
“百家争鸣”既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展示,又是战国时期不同
学术思想的交锋,而其思想资源都来自《六经》
。
《六经》不仅是儒家的经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