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
绝世美人儿
637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3: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世界地理试题-我的狐朋狗友
题目: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
地址: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安平小学
电话:
姓名:卞一飞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
单位: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安平小学
卞一飞
邮编:
311800
地址:诸暨市安平小学
联系电话:
[
摘要
]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一般形式短 小,内涵丰富。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学生要与诗人
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就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语 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我
在古诗词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 本以外教学资源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
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 果。
[
关键词
]
同主题
同题材
同诗人
古典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
要求小学阶段 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附录
中列出
70
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古诗文教学与一般阅读文章教学比较,有其特殊性。 古诗文富
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博大精深,灿若星河,语言精炼,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蕴含着大量的 人文
内涵。
而小学古诗词教学却长期以来处在误区之中,表现主要有三:一是重现代 汉语的对译,轻对诗句
的品味和体悟;二是重理性分析,轻对意境的想象和体验;三是重课堂上的背诵, 轻对已学诗词的反
刍和涵咏。而所有这一切在教学中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容量小。不管是律诗、绝句,还是词曲;一般一节课只学习一首。如果是背景比较复 杂,
用典比较多,意思比较深的篇章,往往一节课还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联系拓展少。总习惯于就诗论诗,忽略了文本之间必要和可能的纵横联系,以及向课外的拓
展。
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
我认为古诗 词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
我在
古诗词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本以外 教学资源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
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br>
一、抓住“同主题”作品拓展延伸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 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
相同或相近的。
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 传统
“逐首教学”
“逐环教学”
的模式,
资源整合,
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以暨阳小学金萍老师在领雁工程中教学《忆江南》古词示范课为例: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读读——江南,读着江南两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
1
:我想到了美丽的风景。
师:那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美丽的风景呢?
生
1
:五彩缤纷
生
2
:万紫千红
师:江南是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还有吗?
生
3
:莺歌燕舞
生
4
:百花盛开
师:百花盛开,如诗如画。孩子们,因为咱们江南美,所以许多大诗人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赞美江南的
诗歌。
师相继出示杜牧的《江南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出 晴后雨》
三首赞美江南的诗句,师生共读。
师:孩子们,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水乡——(江南)
金老师新课第一个环节,就运 用“一篇带多篇”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咏江南”的同主
题进行拓展,让孩子们领略各大诗人眼 中的万般美丽的江南。一方面了解了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又
拓展了课文,为学习《忆江南》做了情感铺 垫,使学生的解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
二、抓住“同诗人”作品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 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再以金萍老师的课《忆江南》为例:
片段一:
教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你看 ,红,绿,大红,大绿,孩子们,春日来临,阳光普照,红花绿水相互辉映,朝霞与江水枕
夜,秋水共长 天一色,这么美的画面,诗人竟把它浓缩成了短短的十四个字。
理解诗人思念、赞叹、感慨之情。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诗人当时所在的洛阳又是怎样的春天呢?
(出示《魏王堤》)师范读。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师:大概读懂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吗?
生
1
:是一个一点都不美丽的春天。
生
2
:是一个很寒冷的春天。
师:你是从哪里感觉到它的寒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