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5年级古诗词打印版
余年寄山水
842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3: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古代抒情诗-国庆节的来历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打印版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画》
宋·
佚
y
ì
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
樾
y
u
è
。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支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2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杂
诗(其二)
》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塞下曲(其二)
》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
爱睛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
立上头。
《悯农两首(其一)
》
唐·李
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两首(其二)
》
唐·李
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
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
没有荒废不种 的田
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
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
几人回。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
禾,
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
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
的饭食,
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
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
牛羊。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
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
万重山。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4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
处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释义:
碧绿的江水把乌儿的羽
毛映衬得更加洁白,< br>山色青翠
欲滴,
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
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 br>过去了,
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
故乡的日期呢?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
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
出墙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
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
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
此中来。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
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
户开。
唐伯虎就是唐寅,明代诗人、
5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画家。
雄鸡啼曙本是其自然属
性,
在常人眼中,
并没有什么
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
烧,
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
特别的地方。
但在题诗
《画鸡》
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
里,
它却成为了冲破黑暗、< br>迎
来曙色的光明之神,
啼声成了
催人奋进、激人兴起的号角。
一首题诗 ,
使画的意境顿时变
得高昂和开阔。
翻译:
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
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
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
走过来。
一生之中它 从来不敢
随便说话,
但是一旦喊起来千
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
l
ū
菽
s
h
ū
以为汁。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
急?”
释义:
锅里煮着豆子,
是想把
豆 子的残渣过滤出去,
留下豆
长出来的,
豆秸怎能这样急迫
地煎熬豆子呢?
《小儿锤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
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
不应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
到客船。
《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宋·杨
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
6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
别样红。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此地别
燕
y
ā
n
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
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
落九天。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
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
二月花。
《塞下曲(其三)
》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
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
橘绿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7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
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
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其一
)
》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
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
欲上时。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
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
总是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绝句四首(其三)
》
唐·杜
8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
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
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
蹊
x
ī
,
千朵万朵
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
恰恰啼。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
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
几回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
月似弓。
《秋
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
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
织女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
9
小学
1-5
年级古诗词
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
又一年。
《从军行
(其四)
》
唐·王昌
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
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
终不还。
《菊》
菊花盛 开,
清香四溢。
其瓣如
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
焃·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
严霜既降,
百花凋零,
惟菊独
盛。
释义:
菊花盛开的时候,
阵阵
清香扑鼻。
它的花瓣像丝一样
的,
有的像龙 爪的形状。
花色
有的是黄的,
有的是白色,
有
的是火红色,还有的是 红色,
种类非常多。
生性耐寒,
打了
严霜后,各种花儿都凋谢了,
只 有菊花还在盛开。
课外拓展:
《咏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
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
金甲。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
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
无花。
《鸟鸣涧》
唐·王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