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说课稿
巡山小妖精
652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4: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感人肺腑的话-穿越之暴笑王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说课稿
王婷霞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
还是在和平年代,
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
人。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
连姓名都 不为人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
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本组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
让我
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情,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一、说教材
吃透文本明要求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标
《桥》
是人教版课标 本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十六课,
本组课
文主题是”他们让我们感动”。四篇课文故事感人, 人物形象鲜明,
情感丰富、强烈。教学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
人的故事所 打动,
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受到国际主义、
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要 在阅读中继续训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叙事、抒怀的一些表达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 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
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 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
的危险留给自己,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因 此我
在教学本课时,
结合这篇教材的编排位置、
写作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
认知 水平,我确定以下几点为本课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
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
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
境,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
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中年级段学生在阅读时,能对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
思想感情 。
”本文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
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
、 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课后练习题以及学
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
感受老共产党员
无私无 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
二、说学情
研究学生定策略
教学目标的确 定,离不开学生;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同样离不
开学情,
因为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注
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
累,
努力让学生们与文本共融对话。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
力和语言感悟能 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积极性应该很高,
应加强学法指导,
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
质疑问难,
读文找句,
合作交流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br>最终让整堂课呈现整
体性、情感性和人文性,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至于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
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
把死的危险留给
自己的精神,学生 理解恐怕不够深入。教师还应加强引导,因此,本
节课的设计理念因学情而产生。
语 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
《语文课程
标准》也指出: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与实践。
”可见尊重学生的独特 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显得尤
为的重要了。以读代讲,读思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个
性化理解表达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主旨。
三、说教法
优化教学达目标
教学的方法、策略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
略
.
”本课教学,我拟定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策略
《语 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
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
境,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
情境。
”情景教学的特点:形象、直观、情景交融,深受小学生的喜
爱。在教学中我就运用多 媒体手段图文结合,努力激发、鼓励学生自
觉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2
、品读感悟策略
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提出了“三品”法,即在阅读教学中 引领学
生走进文本去品词、品句、品读。
“三品”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体
现了阅读教 学的本色与本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去品读,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去读,如:默读、轻 声读、体会感悟读及
自由读、轮读、引读等。切实落实“以读为本,书声琅琅”的读书理
念,同 时加强学生对语言的个性化感悟。
3
、自主、合作、探究策略
《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
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 求”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
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因此,
教 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与同
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
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解决学
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说程序
引导实践练真功
1
.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准备以 学生
为主导,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媒介,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
知、去朗读,引导学生 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的
学习,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过程,在“过 程”中去
掌握“方法”
,并在“过程”
中有机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的教育。最终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以学生为主体,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洪水的凶猛与无
情、
感悟支书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
品质,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记得我们学过的
《赵州桥》
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
美观;
《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 》
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
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 桥”作题目,作
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
在洪水袭来时 人们自救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
16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