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教案(含作业设计及教学反思)

巡山小妖精
544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6: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王欣雨)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
.会认“ 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生
字。正确读写“ 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 学学生幸福的学习
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 理解,了解我
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会贯穿全文的自
豪、 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 晨、汉”等
13
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
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
(课件出示
1

播放音乐(或视频)
《爱我
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设计意图:







入新课,
既激发






兴趣,
又使学生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
引导交流: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是一个多
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
更有不
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 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
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
学生展示介绍,
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
民族的服饰特征、
生活习俗。
教师 利用课后资料袋
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
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 情况。

4.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
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
起,
共同生活,
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
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
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件出示
2

板书课题: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5.
请大家 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
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
走进这 所大青树下的小学,
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
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
)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
)勾画出不认识 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
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
学生试读。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 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
音、
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 读。

4.(1)
(课件出示
3

4

本 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气氛。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
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

绒球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 br>.

..


















坪坝

飘扬

摔跤


尾竹






..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




< br>先
舌音,
“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
【设计意图:
出 示自读要求,
艳、扮”
,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 读错或难读,
再反复读。













生练读。


2

有关民族的词语。
(课件出示
5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
词语我理解

温馨
提示:
(课件出示
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
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
字入手。

2.
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现了
“学生为主












念。





3.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

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
)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

猜猜我是谁。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课

件出示
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

②形容色彩华丽。

( )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 )
④边防,边境。
( )
⑤两人徒手较量
,
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

动。
( )
6.
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
8
:生字田字格课件)
































1
)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旁,表义;
“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
“氵
+

=
汉”
“扌
+

=
扮 ”
“讠
+

=
读”
“米
+

=< br>粗”
“青
+

=
静”
“丰
+
=
艳”


(2)
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 什
么?
(课件出示
9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

“衣、日”是


换一换:
“报”

“扌”
换成
“月”
就是
“服 ”




写好生字四步走:
1.
说一说。
2.
看一看。
3.
写一

写。
4.
对一对。



说一说:
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

“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

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

右等宽。


看一看:
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
“丰”
“色”艳。


写一写:
老师范 写
,
重点指导“晨、装”
,学生
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

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

“日”

和“曰”的区别,
“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
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

再和课本对照一遍,
写不好看的地方,
下一遍及 时改正。




(1)
学生练写
,
教师巡视指导。

鉴。

【设计意图:









2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
美观的字词,
相互借






师小结: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
最神奇的文字,
词语,
既锻炼了
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具有集形象 、
声音
学生的主动性,
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





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
再次巩固字词:






解。


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

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
(课件出示
10


8.
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
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
学习反馈
(课件出示
11

(填空)


课文先写
(上学的路上,
来 到学校)

再写
(上
课,下课)
;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br>“大青树下的
小学”
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
题,自由读课文 。











【设计意图:







学习会写字,







写 字的难度,
使
学生完全、
彻底






书写。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汉字。

z
ǎ
o ch
é
n h
à
n z
ú
xi
ā
n y
à
n f
ú
zhu
ā
n
ɡ


















d
ǎ
b
à
n
ā
n j
ì
n
ɡ
c
ū
zhu
à
n
ɡ














2.
我国有(

)个民族
,
其中少数民族有(

)个。

3.
填词练习。

( )
的服装
( )
的小鸟

( )
的国旗
( )
的铜钟


参考答案

1.
早晨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粗壮

2.56 55
3.
鲜艳

欢唱

飘扬

古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
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


2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 行了亲密接触。
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
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
课文,思考: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设计意图:















课,起到了提
呢?
(课件出示
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用,使学生明









1.
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
“大青树下
务。


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

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
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
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
1






1

生:
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课件出示
14

“那

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各式各样的

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板书:服装:鲜


绚丽多彩)


2
)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
吗?(绚丽多彩)
(课件突出显示
15

“绚丽”的近义
词就是— —美丽


3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 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
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
“那鲜艳的服装,
把学校打扮

得绚丽多彩。
”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

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

彩)
“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预设
2



1
)生:我从这里看出
“大青树下的小学”
很美





3.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丽。
(课件出示
16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
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

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其他同 学同
【设计意图:
抓住关键词,
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

谁能来说说,
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理解重点句,< br>进




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4

现在我们闭着眼睛,
一边听老师念,
一边想





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解,再把理解
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





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
出来,层层递
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进,学生对课


理< br>解

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
晃……


5
)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
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 的向往,再读
这句话。
(板书设计:校园美)


6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预设
3



1
)生:我从这里看出
“大 青树下的小学”
很美
丽。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课
件出示
1 7


的美丽?(学生阐述)


3

我 听明白了,
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
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我们把它的< br>
美读出来吧!
(板书:山花烂漫)

5.
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





更加透彻。





4.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2

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

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

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 .
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
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预设
1



1
)生:我认为
“大青树下的小学”
还是一所团
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早晨,从山坡上,< br>
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

的,
有阿昌族和德昂族 的。
大家穿戴不同,
来到学校,
都成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
18

(板书:多民族)



2
)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
读。


3

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
“大青树下的小学”

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4

生:
因为这句话说 明各个民族的孩子,
虽然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所以
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5
)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


6
)他读得怎么样?


7
)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预设
2



1
)生:我还从这里看出
“ 大青树下的小学”很
团结。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
里学习。大家 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课件
出示
19



2
)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2.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3
)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4
)说说“不同民族”
“同一间教室”
“一起”这
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 几个词说明孩
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
)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
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
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
团结的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
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预设
1



1
)生:我认为
“大青树下的小学”
还是一所欢
乐的学校 。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下课了,大家在大

【设计意图:




的作用,填补
课文空白,展




膀,使学生进









丽。





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
山狸也赶来看 热闹。

(课件出示
20

(板书:

唱歌、跳舞)


2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

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

说说:


(课件出示
21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4
)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
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
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
现?

预设
1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


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青春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