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篇首词

绝世美人儿
914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9: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雨灾)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
--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1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


王允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辕门射戟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

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吕布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陈宫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关羽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昔日战长板
,
威风犹未减
.
突阵显英雄
,
被围施勇敢
.
鬼哭与神嚎
,
天惊并地惨
.
常山赵子龙
,
一身都是胆
.


2
姜维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改。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诗


杨小平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
中有
209
首诗歌。
其中包括诗
192
首,词
2
首,赋
2
首,歌
10
首,赞
2
首,童谣
1
首。诗以七言为主,绝句又占绝大多数。这些诗歌的
作者和题目,有的指明 ,有的未指明。它们的作者和
题目部分能够通过文献检索查寻,不过大多数诗歌的
来源,尚待比 较鉴别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诗歌

数量

分布

来源

现在 传世的《三国演义》中存在数量众多的诗歌,或论或赞,或
讽或议。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中的诗歌并 不一样,数量、文字内
容等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的《三
国演义》,对其中的诗歌进行统计分析,以求教方家。


一、数量统计


传世本
《三国演义》
究竟有多少诗 歌?对
《三国演义》
中的诗词,
姜世栋等逐一进行了注释分析。
根据其收录注 释分析的诗词,
统计出
来的结果有
210

[1]
。这一个 统计结果被郑海涛
[2]
和胡燕
[3]
等采信。
笔者根据上海古籍出 版社
2004
年出版的《三国演义》,统计时排除

3
标题、对联 、章回末尾的两句诗,根据原文的诗、歌、赋、赞、童谣
实录,统计的结果是
209
首 ,与姜世栋等的统计有
1
首的出入。


笔者经过逐一核对后 ,
发现差异在姜世栋等把
《三国演义》
第五
十七回的《祭周瑜文》归入了诗歌 。笔者认为《祭周瑜文》应该归属
散文,而不属于诗歌韵文。

同时,姜世栋等把《张 任殉节》到《曹操弑伏后》都归入第六十
三回,欠妥。因为《张任殉节》在第六十四回中出现,而《关羽 单刀
赴会》、《讥华歆》、《赞管宁》和《曹操弑伏后》等均在第六十六
回出现。


二、诗词分布

根据笔者的统计,
《三国演义》
中的诗歌 包括诗
192
首,

2
首,

2
首,歌< br>10
首,赞
2
首,童谣
1
首。列表如下:




从上面图表的统计可以看出,诗是《三国演义》中的诗歌主体,

91.87%


《三国演义》中的诗中,五言诗多,还是七言诗多呢?下表可以
说明这个问题。




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七言诗是《三国演义》诗的主干,属于主流。





从上表可以看出,七言诗绝大多数都是绝句。因为绝句的表达相
对自由 ,束缚比较少,便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从上表可以看出,五言诗中,律诗的数量是绝句的两倍多。


三、诗歌来源


《三国演义》的诗歌来源问题十分值得关注。沈伯俊 、姜世栋、
刘永良、郑铁生等有论著对此进行了探讨,刘永良在《〈三国演义〉
诗词歌赋的艺术 价值及其不足》
指出
《三国演义》
中诗词歌赋的来源
约有这样五种情形
[4]
,不过遗憾的是,刘文并未结合诗歌作品进行具
体分析。姜世栋等在注释分析《三国演 义》中的诗词时,指出了部分

5
诗词的来源,
如卷首词
《临江仙 》
为清初毛宗岗父子取用杨慎词而来
[5]
。谷士锴在《咬文嚼字》
2006

10
期专门撰文《〈三国演义〉开
篇词是谁加上的》予以纠正,凯拾谷也在 《世界中学生文摘》中撰文
《〈三国演义〉开篇词是谁作的》予以讨论,批评了把《临江仙》的
作者归到罗贯中名下。由此可以看出,对《三国演义》的诗歌来源问
题进行明白无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 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三国演义》
的诗歌可以分为明确指出作者和未明确指出作者两
类。

1.
明确指出作者的诗歌

《三国演义》明确指明作者的共
11
首,如下表所示:







*
号的题目表示《三国演义》未指明诗歌 的题目,笔者通过文
献检索,查阅补充出来的诗歌题目。


从上表可 以看出,
杜甫的诗歌被引用最多,
而且都不引诗题,

映了杜诗在人们心中的 地位和熟悉程度。
引用杜甫诗歌时,
都尊称杜
甫为杜工部。白居易则称白乐天,元稹称 元微之,杜牧称杜牧之,都
称其字。


同时,
三国时期的诗 歌只明引曹氏父子的诗歌,
其中曹操的一首,
曹植的两首,都是带欣赏色彩的,与整个《三国演 义》贬曹的倾向并

6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


运动会通讯稿范文-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