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
萌到你眼炸
640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09: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非主流心情-升旗手自我介绍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
.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
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
.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
.
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
生活 ,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
的效果。
2
.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 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
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 孩,却有家难
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
夜发生怎样的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
夜。
2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
天下着雪,又黑又冷, 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
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
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
.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
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 一部分,然后说一
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
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 写。
3
.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
-
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 br>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人情冷漠,痛苦孤独-
-
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
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 会打她的。)
4
.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
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
.指名配乐朗读。(播放《天鹅》。)
6
.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
疼爱等)可是, 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
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
. 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
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
.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
酷:小女孩特 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
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 的疼爱,就
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 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
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
.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
.在别人幸福 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
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
.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 br>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
到?怎样看到的?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
.她曾经 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
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
2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3
.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
的幸福。
4
.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 br>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
.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 br>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
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 只有一
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 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
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 空中划出
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
.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
.比较句子:(
1
)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
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 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
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 br>冒出火焰来了!(
2
)她又擦了一根。(
3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br>(
4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
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 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
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 实的残酷。
4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
.在同 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
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 。(有感情
朗读、
质疑思考、
讨论交流、
联想入境,
都是品味读书的 好方法。
)
2
.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 对比的写法,使女孩
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
的命运有了 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
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 美好”,实际
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六、拓展延伸
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
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
9
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
这是为什么》 。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15
凡卡
学习目标
1
.学会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
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 、起伏、匣子、冻僵、逗
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
诞树、 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
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
苦乐对比的表 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
态、动作、联想,了解凡 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
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 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
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
.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 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
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
1886
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
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 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 br>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
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 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
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
.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
说,如有感情 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按要求自读课文。
(
1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
2
)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
3
)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
3
.
8
.
1 0
.
11
.
12
.
15
自然段)
(
4
)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
.检查自读情况。
(
1
)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
2
)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
3
)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
)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
9
岁的农村孩子,
他没有爹没有 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
给庄园主当守夜人。
9
岁的凡卡,< br>3
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
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 卡在圣
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
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
.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
徒生活的。(
8< br>.
11
.
15
自然段)
< br>2
.轻声读第
8
.
15
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
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
.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
1
) 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
--
“揪、拖、揍、戳”;工具
--
老板“拿皮带” “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
--
“昏
倒”,来体会他们对
9
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
对待。
(
2
)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
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 程度的表现。
(
3
)挨困:结合“一……就……只好 ”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
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
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 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
(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
凡卡才说 “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
.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 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
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
在的生活内容。
如:
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
.
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
达出 来。
6
.快速浏览第
11
自然段,说说你的 发现。(莫斯科,是富
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
.这 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
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
2
.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
.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
苦、劳累,但很 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
乐。)
4
.有感情朗读
4
.
5
自然段。
5
.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
1
)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
从 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
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 中,连一个普通的夜
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
2
)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
儿”,还有爷爷生动 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
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
.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
65
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
夜时 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
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 他唯一的孙子送到
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
学徒生活太悲 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
.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 br>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
.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
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
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 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
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 br>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
.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
.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
命运产生了更深 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
.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
.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
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 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
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
这个 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
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 ,使我们深深同情
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 师。
列夫·
托
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
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
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 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
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
文课本。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板书设计:
凡卡(俄
契诃夫)
学徒生活悲惨
乡村生活“美好”
渴望得到关爱
心愿无法实现
16
《鲁宾逊漂流记》梗概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
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鲁滨孙藐视一切困难的阳刚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学法
激发兴趣、引导阅读讨论、适时点拨。
(二)学生学法
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感情朗读课文等形
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
勇敢无畏的精神。
(二)疑点
鲁滨孙在岛上如何处理吃、穿、医病难题的?
(三)解决办法
重难点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加以点拨解决,疑点通过教
师补充有关背景知识解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
.引导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背景知识。
(二)学生活动设计
1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讨论交流鲁滨孙怎样战胜困难的。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鲁滨孙漂流记
2
.解题:
“漂流”什么意思?(随着水浮动)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记下疑难问题。
2
.检查自学情况。
(
1
)本文写 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
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 ,生活
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
2
)质疑,梳理问题。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l
.默读课文,思考 :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
.同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