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863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2: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挑山工原文-低碳生活手抄报
.
.
水平四(八年级)双手前掷实心球教学设计
市三十二中
蔡
昊
一.设计理念:
旨在落实并推行体育 新课程基础上,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 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掌握
锻炼的方法。
本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 br>在基本动作学习过程中积
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在探索如何让实心球投掷更远活动中,< br>为学生创设自主学
习的空间,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学习方法得到掌 握,
学习能力得到
提高。
二、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 是属于青春叛逆期,
常规的讲解试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
的学习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 于生成加速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自
我意识很强,
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 知识与技能角度来看,
学生在八年级开
始接触物理知识,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知识的 衔接与推广,
让学生对投掷已经
有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容分析: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投掷者用双手持球,
用全身的力量,
采用投掷的
方式,
将具有一定重量的实心球向前上方掷出的投 掷运动。
通过锻炼,
可以促进
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br>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但投掷课主要
的特点是趣味性差、
身体负荷重,
尤 其是女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
七年级教
材曾经简单的介绍该容
,
八年级的 教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动作的要求
,
在学
生练习的时候要求出手的角度,在本次课 的容中主要突出这点。
四、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上手前抛实心球”技术,解决出手的角
度问题。
(
2
)、技能目标: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使
80%
以上的同学能解 决前抛实心球
的出手角度问题,
40%
以上的同学能协调腰腹进行投掷,并通过本次学 习发学生
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
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
4
)社会适应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积
极参与 ,学会合作,学会竟争,互帮互学及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策略:
页脚
.
.
1.
多媒体教学创设环境,直面练习结果
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投掷实心球的视频,
让学生观看自己< br>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及投掷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基本的
了解,< br>能够看出自己动作不足之处;
这种方式比教师语言上提示学生更加明显有
效。
播放同一个练习者在不同出手角度投掷实心球的视频,
导入解释什么是出手
角度并分组 讨论分析为何同一个练习者在不同出手角度投掷的结果大不相同,
这
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利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2.
利用多媒体进行数据分析出手角度,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利用多媒体了解 什么是出手角度,
投掷实心球的最佳角度是多少?首先通过
出手高度、
速度、
角度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出手的最佳角度,
并计算出自己的投掷
角度以及模拟手臂高度
3.
实地模拟练习研究
在课堂中演练自己推算的结果进行徒手模拟练习,体会压腕的角度。
六、教学媒体
教学步骤
使用
媒体
顺序
类型
1
视频
媒体容
媒体作用
使用时长
(分钟)
10
媒体
来源
自制
学情反馈
播放学生自我练习
让学生了解自己
视频
学习情况
导入讲解
2
文本
讲解什么是出手速
整体感知本课学
度、出手角度
习容
学生合作学习
2
网络
合作释疑
3
文本
学生合作讨论出手
图片
文本
角度
根据已知出手速度
计算出手角度
5
网络
智学网平
台
自制
云
平
台
发
布
自制
合作释疑
合作释疑
在线练习
4
5
6
计算出手角度
3
2
5
图片
设计自己出手动作
巩固出手动作
图片
播放学生徒手模仿
学生练习后在线
练习
反馈
在线练习
7
图片
播放学生有球练习
了解有球练习的
动作
情况
5
页脚
.
.
反馈
8
视频
分析图片中出手角
度及动作
学生纠正动作
学生提问
2
云平台
师生利用
质疑思学
9
文本
互动交流问答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10
平台
互动
学情反馈
10
图片
学生练习结果
达到更好练习效
果
学生用互动课堂
的弹幕功能交流
1
微视频截
图
平台即时
显示
总结反思
11
文本
学生反思容
2
七、教学过程:
页脚
.
.
教学
环节
教学环境
1.
【视频出示】
:
学生
自我练习视频
教师活动
1.
师:出示视频让学
生对自己观看上节课
实心球练习
2.
师问:有哪些错误
动作?如何改正(下
肢动作,上肢动作)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媒体】
:
出示
视频
使
学
生
清
楚了解自己学
习情况,
有基本
了解
【媒体】
:
出示
图片。
分别给出
同一学生投掷< br>的照片以及投
掷结果。
通过点
击,
图片变成数
据模型。
【媒体】
:
出示
图片
通过点击旁白,
在学生 计算得
出最佳角度后,
显示计算过程;
以及最后计算
结果。
一、
引
入
新
课
1.
学生观看视频
2.
学生自由回答
1.
学生分组讨论
2.
认真理解出手角度含
义
2.
【课件出示】
:
导入
出手角度
1.
师问:为什么同一
个同学投掷时胳膊和
手腕姿势不同,投掷
结果不同?
2.
请各位小组长解
释原因
3.
导入图片,讲解出
手角度概念
3.
【课件出示】
:
如何
计算最佳角度
1.
分析什么是最佳出
手角度
2.
师:
如何计算最佳出
手角度?
3
师:
老师将图形画出
来,
大家看看应该用什
么来计算?
1.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2.
根据数据模型,
学生
计算最佳角度
二、
探
究
新
知
4.
【课件出示】:奥
运会投掷最佳角度
1.
师问:为什么铅球
跟我们计算差距这么
多?(我们刚刚计算
是不是对的?有没 有
疏漏的地方?大家思
考一下)
2.
引导:(出手点在
哪里?落地点呢?是
在一个高度吗?)
5.
【课件出示】:
1.
师:根据公式显示
我们最后的计 算角度
是小于
45
°
2.
已知中学生平均出
手速度
15m/s
,
计算角
度
学生依据提示再次讨论
计算,说出已知的数学
信息。
【
媒体
】
出示分
析图片
显示正确的
计算公式
1.
学生自由回答
2.
学生再次计算
【媒体】
:
到出
手角度定义上
模型文本
让学生仔细观
察投掷模型,
再
次建立公式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