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是否要做笔记
别妄想泡我
604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5: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的愿望100字-自信心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
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
高 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五)、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 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
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 ,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如何训练学生的记笔记能力。笔记分为听课笔记,读书笔记 ,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充分发挥学
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 能力。然而学生的记笔记的习惯
和方法,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才能充分发挥笔记的作用。英国的哈里麦 克多斯认为,通过课本进
行学习时,在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阅读时做纲要性的笔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必须先把课文通
读一遍,以求得一个总的印象。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话来做笔记。根据这两个条件,我认 为培养学生
做笔记的能力,应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训练学生详述事物的意思,使之清楚明晰,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断的阐释能力。
第二、训练学生说出事物间是如何相关联的,对一事物的要点或本质做一个简要的说明,以及在多
大程度 上彼此相同或互相影响的叙述能力。
第三、训练学生要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大致记下在学习时你 所产生的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四、应指导学生根 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程度,记下课堂教学的要点和重点,课堂教学中
使自己弄懂的实例和事实及 实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记详细一点,尤其要重视记
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 技巧等,让笔记成为自己的探索新知识的激发点。
总之,数学笔记该记,但是并不是把老师讲 的全部记下来,要有筛选的记,把一些自己认为重点的,
比较难的或者一时间想不通的记下来,以后有空 再翻出来看看,加深印象。当然要取得好的成绩,
光是记还不够的,记住,记完,要看啊,还要勤奋才行 。换个角度追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用你的
笔记的如果基本不看笔记,我建议你不用记笔记了!如果经常 看笔记,在你看笔记时的不满意之处
就是你需要改变的笔记方法。
如何记数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确,上课时把教师讲的概念、公式和解题技巧记下 来,
把听过或看过的重要信息清晰地保存下来,有利于减轻复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学习中,
不少同学忙于记笔记,没有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顾此失彼,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这里,
笔者仅就同学们在数学笔记中存在的几种误区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提高记数学笔记的效率。
误区之一: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有的同学习惯 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
了几页纸,可以说是 教材和教师板书的“映射”,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忽视老
师的讲解,忽视思考,以为 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
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 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
低,易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来讲,上课要 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
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 ,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如老师讲概念或
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 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
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
(
如审题 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法等
)
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
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 律。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
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 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之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
翻开一些同学的数学笔记本,可以 说是高考试题大全以及一些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之类的集锦,很
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 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没有自己的钻研体验,笔记本成了
习题集。诚然,做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多 积累一些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若一味做题抄
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
经验告诉我们,少量典型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