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巡山小妖精
772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5: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桃花满天红)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过:
“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
它的利息将使
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
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
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实际就是在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

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 佳时期。
而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
夸美纽斯说
过:
“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 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
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
就不容易改变了。”没有大量规范 的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生活在学校里,和学生打交道。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送孩子上学的路上,
望子成龙的家长反复地叮咛自己的孩子:
“上课要专心听讲,
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许再玩铅笔橡皮”


——上课的铃声响过之后,认真负责的老师表情严肃地嘱咐学生:“同学们,今天,
我们要学一 个新知识,
这个新知识特别难,
你们一定要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还要大胆发 言,
否则的话,你们可学不会。”


然而,
孩子们上课 时的表现又如何呢?——不尽人意。
课堂上时常是你讲你的,
他玩
他的,精心设计的课 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


我们 的课堂上也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不按要求带学具,
还经常把书本作业忘记在 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会理直气壮地说:
“都怪我妈妈,
她没
给我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曾就这个 问题和同事进行过探讨。
答案有两个,
一大一小。
往小了说,是老师、家长的要求过于 笼统,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指导。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
讲?怎样做是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积极发言?缺 乏实用的、
操作性强的可行性指导。
往大
了说长期以来我们太重视知识的教学、
技能的训练和智力的开发了,
忽视了习惯的培养,

规的训练,
使得一部分 孩子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习惯的内涵太丰富,涉及的面太广,所以,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应 本着统筹安
排,
全面兼顾,
循序渐进的原则,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
下面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
一年级新生课堂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的问题。

练习时可以采用集中训练与分散检查相结合,同时辅以各种形式的比赛和奖励。

及早规范,集中训练


一、课堂学习习惯


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在实际教学时,我把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具
体化为四个“ 学会”。

1
、学会听


课堂 现象一:
在我们低年级的课堂上,
我们常常看到老师问题一提出,
学生各个举手,有举到你鼻子前的,
有站起来的,
有嗷嗷直叫。
这时我们的老师在被学生兴奋的感 染下也显
得有点激动,但同时又有些犯难,到底请谁呢?于是乎,被请到的一脸高兴,未请到的呢,垂头丧气,在下面抱怨老师偏心,老不请自己。


专心听别人讲 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
教学时可以按照:

给听的 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 br>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
听时,
要做
好积极的心 理准备,
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
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
法,< br>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
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 br>积极的信息交流。
我要求学生做到:
只要老师已经请了同学发言了,
其余同学就 应该马上安
静下来并做好认真倾听的准备:
目光注视发言者,
用点头、微笑、
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
己在听;用“我明白了”、
“我同意你的看法”、
“老师,我 还有不同的意见或我还有补充”
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和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同时老师也 要做好表率认真倾听,
在认
真倾听的同时还要用余光扫视哪些同学没有认真倾听的,
待 发言者发言完毕就马上请那些没
认真倾听的起来复述刚才同学的发言。经常这样抽一抽就会起到提醒学生 认真听讲的作用,
不然就会出现发言的发言,没发言的认为:没有我的事了,反正没有抽到我,还有现象 就是
老师已经抽了同学发言了,有的同学还在举手“我我我”等现象。

有意识地进行倾听训练。


1
)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教师不要随意重复自己提出的问题或是要求。

如果我们把一个要求反复说上好多次,
长此以往学生就习惯了,
第一次听不到也不要紧,
反正老师还会说好多遍。
在 提出问题或要求后,
要观察学生的执行情况,
对那些由于没有认
真倾听,
而没 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
要在全班明确地指出这是由于没有认真倾听造成的,
给予提醒,对认 真倾听的学生要在全班给予肯定表扬。


2
)以身示范。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
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才
能事半功倍。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口齿伶俐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要专心地听,
偶 而稍作提示,但决不能往打断。当学生发言中有错误,其它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时,
我们尽量用手势 或眼神提醒他们耐心等待,
这样一会他们再发言时也就多了几分冷静的分析
和理性的思考。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学会相互尊重。
我们可以不惜放慢教学进
度。< br>这样以鼓励代替表扬,
以矫正代替批评地训练一段时间,
就会让学生发言的质量大大提< br>高。


3
)听写训练。慢慢的,当第一个月常规训练后,第二个月就 开始进行新课教学了,
每节课就可以用几分钟组织一些听写数字,听算练习,这样对也能训练学生听的能 力。


4

听说训练。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育 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
让别人把话讲完,
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
同时,
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假如在你讲话时,
被别人打断,
你 会怎样想?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发言者着想,
尊重发言者。
刚开始可以对学
生进行你说 我听,我说你听,讲数学故事,请同学起来复述等方式的训练。


5
)会听 。这是更高的要求了,在后期小组合作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从他人
那里取得有用的信息,对别人 的发言还应做好分析、整理与评价,
适当进行补充。
在合作学
习中,
每个成员 要轮流当组长,
尤其是组长应该整理小组成员发言的要点,
才能代表小组向
全班进行汇 报,老师平常要通过举例的方式教给孩子:记录同学发言要点的方法。


2
、学会说


课堂现象二: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 br>还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
有的孩子手举得高高的,
请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 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


我认为“说”
其 实包括回答老师提问、
纠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
无论
哪种情况都应该要 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
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 、
音量和说话的方法
(当然刚开始我们一年级的孩子达不到
这个要求,
但我们 要从开始就教他们,
通过课堂上可以模拟很多场景让他们学会这一点,

于模拟场景这 些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所以训练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
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
要先肯定对方 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对方的不足,
并且说出自己的意见,千
万不要讲伤害对方 的话,
被纠正意见的同学,
也要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
不管对方说的对不
对,
都要抱着
“闻过则喜”
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
如果意见正确,
要点头表示感谢,
可以说,:
“谢谢你,我听明白了。”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 完后再发表不同
的意见,可以说:
“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而在 小组讨论的
时候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当有同学说
错时,其余同学不得嘲笑、起哄,

此刻,教师可以以“老师没有 听清楚”为由,请学生再
说一遍,巧妙地为学生赢得体验成功的机会。
“再给一次机会”可能会 让发言的学生自己发
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过来也可以让学生感到温暖、
受到鼓舞,
保 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护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这样以后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愿想、愿 说。


那么在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说,
其次乐于 说,
最后是会说,会说就
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有序、简洁、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3
、学会读


现象三:
我们 一年级的孩子,
由于不识字和识字量少的缘故,
在做题时需要老师或家
长读题,有些孩 子一离开老师或家长就什么题都不会做。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 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
要。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
独立读题有困难,
要有教师示范读或领读,
然后再让学生< br>一起手指着书一字一字地读,
最后学生自己一字一字地指读,
同时教学生边读边勾画题目 中
的关键字或词,
重要数据,
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等,
重要的字词还要读重一 些这样来帮助理
解题意。
要求学生每题最好读三遍,
我们一二年级最好都让学生指读题 才不容易漏字添字或
读错字
(这是我们一二年级孩子身心特点决定的)

就是 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把书平放在桌
面上,用右手食指指题,指一字读一字,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读完整 、读通顺、读流利


读完以后要能说出这道题有几个要求?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怎么求?这样自问自答的
方式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对于图文并茂的题还要教会学生把图中 的信息转化成文字信
息,再与题上的文字信息结合起来读。
(我班上就有两个孩子偶尔又不指读 ,他把书立在他
面前挡住他的脸,
眼睛东张西望,
嘴巴跟着一张一合的做样子,
你一看就知道他口型都和大
家不一样。对于他
.......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谭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