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巡山小妖精
580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5: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品幼宫-三年级语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叙事《统计》
姓名:马志琪(辅导教师)
学校: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张川镇西关小学
学科:小学数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课题:
《统计》
新的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学要 以学生为本,要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爱学习的本
事,想学习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给予 学生自主的学习权力,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远远没 达到以上所要求
的,究其原因有四:
1
、怕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就完不成本 节课的教学任务;怕课堂会乱,学生不好
控制,不能更好的进行有效地教学。
2、没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生生互动不积极,
讨论问题不热烈,掌握 知识不全面。
3
、互动交流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没有发挥互动交流的作用 ,看起来
热热闹闹,实际什么目标也没有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
4
、 教学中教师不知如何给予学生自主,找不到切入点,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
感觉无所适从,怎样的教学才 称得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
学习《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 动交流活动
》课的前后,自己在教授小学六年级
上册《统计》一课时的几点体会和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互动交流的方法。
【
国培学习】之前的教法:
1
、复习统计的概念和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导入新课,讲解怎样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3
、根据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教师边讲学生边制作练习。
4
、讲解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并进行练习。
5.
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国培学习】后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层次也很清晰,教学环节齐全。虽然看起来很扎实很成功,很有成绩,教师的
感觉良好。
实 际大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
听的糊里糊涂。
主要原因是教师主导了课堂,
讲的天花乱 坠,教师自己觉得很好。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充分在课堂上展
示自己的才能和聪明才智。< br>学生没有表达的机会,
没有亲自体会,
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看起来很成功,其 实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也没有真正调动起
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走,没有一点自主
权。没有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达 到生生互动。我们应该在备课,
分析教材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情,不要盲目的备课。我们教师备课时 应该想到如何
教如何学,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讨论互动掌握所学知识。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要落在
实处,而不是 光说在嘴上。
下面是我【国培学习】之后的尝试:
1
、
学生首先对一次测试成绩进行统计,
然后让学生在一张纸上先根据以前学过的
知识把这次成绩按 男女制出一个统计表,然后大家讨论归纳统计表的步骤和方法,通过
学生实践,亲自动手做。并复习巩固 了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学生就得到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怎么制统计表, 并了解了统计表
对我们的好处,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整理统计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关的统计表的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进
行有关基础练习。
3
、把全班分成
8
个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 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学生很快的
制成条形统计图。
4
、再通过相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知道怎样制扇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
:
《
统计》
(本学期对统计主要是认识扇 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并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一些必要的信息。
)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
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选择既拓宽了学生收集数据的 渠道,又显现了
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处处存在,并< br>了解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教材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的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扇形
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制作方法,能清楚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 系,掌握扇
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学情分析】
:
(
1
)本班共有
61
名 学生,我是在本学期担任这个班的数学教学。从前一阶段的教
学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基础特别差,计算都有 待进一步提高。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
为了上好这节统计课,我想全面的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系 统的复习和巩固。
(
2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 知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可
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的形成知识的生成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有关 知识。
(
3
)在前面的统计知识中,学生已经有了统计的经验和方法,并运 用统计表和统
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懂统计图,通过课前布置的任务,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
性,通过互动 讨论理解所学知识。
(
4
)统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学中要调动学 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爱科
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
为了让学生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课前首先做了一次数学测
验。让同桌之 间互批互打出分数,做为本节课统计的数据。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
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加强 对统计的认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目标导向】
:
1
、
知识与技能
:复习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数量与总量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现对此观察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现教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
比较、
想象的能力,
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教法与学法】
:
1
、准备好互批完的一套试卷。通过互批让大家感受到数字与成绩的魅力。让他们
充分体验数学 中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无所不用。
2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索,
自主发现,体验快乐学习的乐趣。从而让他们由不爱学到愿学到想学,最后达到会学。
【教学时间】
:
1
课时。
【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