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2020年春季)

温柔似野鬼°
917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8: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哑剧盖章)


名牌小学

Word
资料可编辑)

21
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2
课时

1.
认读“芙、蓉”等

7
个字,会写“芙、蓉、洛”等

8
个字
,
理解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

自学能
教学

目标

力。

3.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

难点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

1.
认读“芙、蓉、洛”
3
个字,会写“芙、蓉、洛、壶”
4
个字。

教学

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3.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

理解诗
句。

4.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

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

间的
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

都凝聚在
导入

()

分钟

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

送别诗?

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

孟浩
然之广陵》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



渐》。


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

Word
资料可编辑)



2.
揭题:今天
,
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出示课件,一是提

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

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

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

就班地进行学习;二是

提供自学提纲,放手让

学生去学习,既目标明

确,有章可循,又不拘

形式,方法灵活,以解

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3.
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


了什么?

【课件出示

2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


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4.
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3



王昌龄(

698-756
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

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



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

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

子王
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新课

5.
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

4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

教学



)分


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

州渡


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

润州,然
后在此分手。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
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

5
:生字田字格课件】芙










1
)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




2
)指导书写

“芙



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


“壶”注意有三部分组成:士、冖、业。




2.
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3.
多种形式朗读。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学生在理解词语

的基础上说诗意,考查

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

1.
自主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

6-7




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吴:三国时的吴国在

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

Word
资料可编辑)

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客:指

辛渐。
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

一带的山为楚
山。孤:独自,孤单一人。洛阳:位于河南

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之中。比喻

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
的纯洁。

2.
【课件出示

8
】交流诗句之意:昨夜,秋雨绵绵洒


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

朋好友
如果向你问起我

,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

壶中的冰一
样纯洁。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对重点句子的深


理解,就是对“品意

境,悟感情”环节的落

实,能够使我们对诗人

有更多的了解,对诗歌

(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

样的
有更深的思考。

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诗中还暗含着两

个人物)

【课件出示

9



2
)“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

的气氛?(“连”“入”两个
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

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楚山孤”表


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的强烈的凄冷

孤寂感。)

【课件出示

10
】(板
书:凄冷、孤寂感)


3
)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

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
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

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


别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

11


(出示第一首诗)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
对而坐,饮酒道

别,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这种情感凝聚
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

再读前两句。

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谪岭

南,在
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

毁,再次
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

官员被贬于
此地。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


1.
品读前两句诗


1
)请大家默读前两句,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

Word
资料可编辑)


能不孤单、苦闷呢?

2.
品读后两句诗


1
)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

写自
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

起来,表
明自己的信念。)

【课件出示

12




2
)【课件出示

13
】抓字眼: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


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

念。那
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不因两次被贬

而改变自己
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告

诉了你诗人的信
念?

冰心:从字面可以解释为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

么?

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

洁白
无瑕)

学习古诗,从字词入

手,在理解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

感,弄清诗歌表达的主

题。

3.
【课件出示

14
】归纳主题: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


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

之情,
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

永葆高洁清
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板书:高洁清廉)

4.
表达手法: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韵味
无穷。

5.
指导背诵。


五、拓展总结

【课件出示

15


1.
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预设:《山中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分钟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
总结:古诗中送别诗很多,表达离别的不舍,同时

体现
了诗人深厚的友情。珍惜友谊,所以才伤离别。但是

“天下没
有不散的宴席”。有谁知道短暂的离别不是下一

次重逢的开始
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件出示

16/17


、选一选。

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

Word
资料可编辑)

1.
“ 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A.
明天

B.
清晨

2.
是:(

“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


A.
纯洁的心

B.
冰做的心

、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三、《芙蓉楼送辛渐》

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地点是(),友人

将要去的
地方是()。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品格。

【答案】

一、

1.B. 2.A
一、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清晨,楚山,江宁,比喻,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第二课时

1.
认读本课“单、遁、砚”等

4
个字,会写“雁、砚”等

4
个字,理解字词。

教学

目标

2.
读懂《塞下曲》和《墨梅》,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精神。

3.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名牌小学

Word
资料可编辑)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


一、复习导入

习的方法学习古诗,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
学生逐步掌握学习


法,提高语文素养。

1.
指名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导入

2.
【课件出示

19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龄




)分



《芙蓉楼送辛渐》,它是一首送别诗,今天,继续

用学习
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

《塞下曲》

和《墨梅》

(板
书:塞下曲

墨梅)


二、出示目标

【课件

20
】《塞下曲》《墨梅》自学提示:

1.
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
带感情朗读这两首古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5.
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课件出示

21/22













1
)注意读准前鼻音“单







坤” 其中多音字
“单”,读“
ch
á
n
”,还有一个读音“
d
ā

新课

教学

()

分钟

这个环节,

培养学

生阅
读能力、独立思考

能力。


n
”,组词“单一”。


2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雁

乾”的书写。

“雁”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笔画较多,

注意写扁一些,


个横间距均匀,但长短不一。最后的横最长,中间

的两横
较短一些。

“乾”左右结构,注意右边不是“气”。

第一部分:《塞
下曲》

(一)合作学习


1.
【课件出示

23
】诗题“塞下曲”:“塞”为边界的


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

曲名
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2.
【课件出示

24
】介绍作者:卢纶:曾经参过军,他

写的
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

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