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953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事物说明文范文-低头族
1
古诗三首
一、
教材解读
(一)教材位置
《古诗三首》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
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1.
人文专题
这一单元的主题 “自然生灵”,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
三首》《燕子》《荷花》和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
4
篇课文,
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古诗三首》抓
住了“飞燕 、鸳鸯、竹林、桃花、鸭子、蒌蒿、梅子、黄鹂”等
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景物,诗意化地为学生展示一幅幅 春景图,为
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燕子》一课是写景状物的文
章,作者抓住春天的 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
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荷花》 这
篇出自于叶圣陶先生之手不到
400
字的文章,描写了夏日里一池
荷花盛开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
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昆虫 备忘录》用生
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蚁等昆虫,
表达了对大自然和 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关于这一主题,并不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出现,第一次以
单元的形式出现在一上第第四单元,课文内容都是以四季中典型
—
1
—
的自然现象或场景,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 自然
的喜爱之情。二上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侧
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 知识,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其中的变化
规律和科学道理后,
会更加喜爱大自然,
更想去仔 细观察大自然,
去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二下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也是“大自然
的秘密”,既有 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
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 识,激
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三上第七单元
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 ”,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
感。
2.
训练重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
(
1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与想 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出
现了五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验”;二年 级下册第二单元
“读句子,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边
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绘的 画面;二下第四单元“运用学到
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
语言运用能力,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到“把想象的内
容写下来”,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的梯度发展序列。二下
第八单元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
“根 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是“读句子,想象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深入理解 课文内容。三上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旨
—
2
—
< br>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
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br>
(
2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关于这一语文要素出现了两次:
三上第 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
导学生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 词句,能主动理
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如第
2
课《花的学校》
课后题第二题(“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引导学生关注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词 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上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
题从 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如《大自然的声音》引
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父亲、
树林和鸟》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带刺的朋友》引导学生体会称呼< br>中蕴含的情味。
(二)教材特点:
1.
字
①本课有“鸳、鸯”
6
个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其中“鸯、
崇”是后鼻音,
“豚”是前鼻音,学生容易读不准。
②本课有
“融、
燕”
12
个要求正确书写的字。
重点指导
“融、
惠、
溪”
的书写。< br>“融”
左边里面容易出错,
正确的笔顺是点、
撇、
横、竖,书写的时候 不要写成“羊”或“半”
。
“惠”上的笔顺容
易写错,
而且结构容易写得太高 。
“溪”
右边容易写错,
右边有三
部分组成,
最上面的爪子头的第二 、
三、
四三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
3
—
中间不要写成绞丝旁,最下面是“大”
,不要写成“小”
。
2.
词
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鸳鸯、惠崇、河豚、不减”
。
②重点理解词语。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蒌蒿:一种植物。
3.
句
①迟日江山丽。
< br>“迟日”的意思是“春天白天渐长,
所以说迟日”
,
并不是景
物描写, 而是点名的时间,春天来了。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
这里并不是 描写了“梅子”
,而是点名了时间是梅子发黄快
要成熟的时间,即五月,春末夏初时节。
“
③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诗人根据所观察的岸上、水面的景物所联想到的。
(三)课后思考题解读:
问题: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
本题编者的意图是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积累语
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 确读流利,进而在理
—
4
—
解感悟的基础上,读出一定 的语气,在读本课的十三首古诗时,
应读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问 题:
2.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
怎样的景象。
< br>本题编者的意图是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把想象的
表达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理解 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一)
字词方面
1.
字
①本课有“鸳、鸯”
6
个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其 中“鸯、
崇”是后鼻音,
“豚”是前鼻音,学生容易读不准。
②本课有
“融、
燕”
12
个要求正确书写的字。
重点指导
“融、
惠、
溪”
的书写。
“融”
左边里面容易出错,
正确的笔顺是点、
撇、
横、竖,书写的时候不要写成“羊”或“半”
。
“惠 ”上的笔顺容
易写错,
而且结构容易写得太高。
“溪”
右边容易写错,
右边有三
部分组成,
最上面的爪子头的第二、
三、
四三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中间不要写成绞丝旁,最下面是“大”
,不要写成“小”
。
2.
词
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鸳鸯、惠崇、河豚、不减”
。
②重点理解词语。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
5
—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蒌蒿:一种植物。
(二)理解内容方面
1.
迟日江山丽。
“迟日”的意思 是“春天白天渐长,
所以说迟日”
,
并不是景
物描写,而是点名的时间,春天 来了。
2.
梅子黄时日日晴。
这里并不是描写了“梅 子”
,而是点名了时间是梅子发黄快
要成熟的时间,即五月,春末夏初时节。
“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诗人根据所观察的岸上、水面的景物所联想到的。
(三)写法。
领悟本课的主要写法: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或事物,表达
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生灵的热 爱之情。
三、学习目标
1
.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
“鸳、
鸯”
等
6
个生字,
重点读好
“鸯、
豚、崇”
的读音。
正确书写
“融”
等
13
个字,
重 点指导
“融、
惠、
溪”的写法。
2.
正确认读“鸳鸯、惠 崇”等
4
个词语,运用借助注释等多
种方法理解“鸳鸯、惠崇、河豚”等词语的意思, 并与同学交流
理解的方法。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 通过朗读想
—
6
—
象画面,感受作者所观察到的美景, 并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
注意积累语言。
4
.抓住描写景物的 词语,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生灵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景物的词语,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生灵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自主学习单。
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习并填写自主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单。
2.
小组合作交流补充完善学习单,小组内统一各项学习内容
的答案。
3.
确定本组汇报交流的代表,可以让汇报的代表在小组里练
习如何汇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主持:同学们,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赞美春 天。画家画出
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音乐家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诗人
写出了一首首赞美 春天的诗歌。我知道,同学们会背很多古诗,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