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萌到你眼炸
735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故事读后感-假如我是什么作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4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4
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山行》描 绘的是
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寒山秋色图;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让人从残败中
看到生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夜书所见》写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
秋,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无
忧
考
网
准
备
了
以
下
内
容
,
供
大
家
参
考
!
【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br>4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4
课《古诗三首》教案
1
教学要求: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
.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 br>生说话练习
)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
. 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
(
课件:简介杜牧
)
故事发生在距今
1150
多年前,
就是唐朝时期,
有一位 文学家,
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
远大志向,
所以他刻苦学习,
认真创作,25
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
优美隽永,
骨气雄劲,在当时文 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
荡不定的社会环境,
使他有 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
但没有实权,
长期在江南求职,
最后还到湖州 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
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 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
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 千古。这首诗就是
________
,这位诗人就是
________
2
.
“
山行
”
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
课件:岳麓山
)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
297< br>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
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为命名来由的爱晚 亭。亭的周围
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
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
岳麓书 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
为观赏红叶的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
.
(
课件:山行
)
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
.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
.小组交流诗意。
4
.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
XX< br>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
.预设问题:
(1)
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
“
斜
”
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
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
“
生
”
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
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 ?
“
坐
”
是什么意思?
“
晚
”
是什么意思 ?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
霜叶
”
是什 么意思?
“
红于
”
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
.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
进 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
.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
方 都可以提出来。
(
生提问
)
2
.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
.集体交流:
(1)“
寒山
”< br>点明了季节,这个
“
寒
”
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
“
石径斜
”
的
“
斜
”
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
白云生处
”
说明山高,
“
有人家
”
使整个 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
仿佛看到了
……
听到了
……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
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
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
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 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
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激动不已 ,怎能不停
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
──“
爱< br>”
。
(
课件:枫树林
)
下面 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
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
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 红?
(
二月花
)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
“
红
”
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
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
(
请注意
“
霜叶”
的
“
霜
”
。
经霜打过
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 ?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
枫叶那种不屈不挠,
顽强
抗争的精 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
赞美的语气朗读。
闭眼,
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
多种形式反复 读,
直到背诵。
)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 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
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 来吗?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 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
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 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
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
.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
.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
.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
.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
.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
.师生交流。
4
.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
.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
.师写生看。
2
.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
.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 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
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 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下这首诗。
(
课 件显示课题
——
夜书所见
)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 幻灯片
)
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 br>2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
放 映第三张幻灯片,
重点指导生字词
)
3
.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
/
梧叶
//
送寒声,江上
/
秋风
//
动客情。< br>
知有
/
儿童
//
挑促织,夜深
/
篱落
//
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
.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
.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
.
(
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
)
老师重点 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
.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
(
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
< br>《
舟
夜
书
所
见
》
(
清
8226;
查
慎
行
)
《
泊
船
瓜
洲
》
(
宋
•
王
安
石
)
【篇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4
课《古诗三首》教案
2
【教学目标】
1
.会认
“
径、斜
”
等
11
个字,会写
“
寒、径
”
等
13
个字,正确认读多
音字
“
挑
”
。
2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 累推测、判
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
“
情
”
。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 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
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山行
【课时目标】
1.
会认
“
径、斜
”2
个字,会写< br>“
寒、径
”
等
4
个字。
2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
断重要 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
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 的感情
,
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 诗的意境,激
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
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
素 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
四季景色的古诗。
(学生自由交流)
2.
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3.
(课件出示
2
—
5
)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交流秋天:同学们, 现在正是深秋季节。你能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这个季节
的景色或你的感受吗?(课件出示
6
)秋景图,学生自由交流。
5.
导入课题:在我国 唐代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
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 充满活力。深秋的一天,诗人杜牧乘着马车在山
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所吸引,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 ,他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千古
传颂的名诗
——
《山行》
。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
6.
(课件出示
7
)古诗《山行》
,学生自由朗读。
7.
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8
)
杜牧(
803~
852
年)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
成功,而七 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
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 br>“
小杜
”
,与李商隐并提,称为
“
小李杜
”
。
二、诵读古诗,探究初成。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
鼓励交流:同学们 ,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
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 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
不懂的地方。
2.
(课件出示
9
)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
1
)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
2
)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
3
)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
检查交流情况。
há
n
jì
n
ɡ
xié
shuānɡ
寒
径
斜
霜
(
1
)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
“
霜
”
,前鼻音
“< br>寒
”
,后鼻音
“
径
”
。
(
2
)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
11
、
12
)
①山行:在山上行走。
②远上:登上远处的。
③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
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
④石径:石子的小路。
⑤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⑥生:产生,生出,文中是说形成白云的地方。
⑦车:轿子。
⑧坐:因为。
⑨爱:真爱,留恋。
⑩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⑪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⑫
红于:比
……
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师点拨
“
白云生处
”
与
“
白云深处
”
的区别:
深:浓厚,浓郁。
生:产生,生出(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一个< br>“
生
”
字,形象地
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 高。
(课件出示
13
)有关图片。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14
:
)寒
径
斜
霜
1.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
“
塞
—
寒
”“
经
—
径
”“
雷< br>—
霜
”
。
加一加:
“
余
+
斗
=
斜
”
。
2.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
1
)
“
霜
”
:
“
雨
”
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
2
)
“
寒
”
字的下面不是两点水。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
径、斜
”
是左右 结构的字,
“
径
”
要写得左窄右宽;
“
斜
”
要写得左右等宽。
“
霜
”
是上下结构的字 ,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
“
寒
”
上窄下宽。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