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附译文注释》
别妄想泡我
837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关于我
4
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
.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 ,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
生说话练习
)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
.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 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
(
课件:简介杜牧
)
故事发生在距今
11 50
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
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 ,认真创作,
25
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
气雄劲,在当时文 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
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
还到湖州做过刺史,
相当于市长。对 江南美景情有独钟,
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
的美景前,
他想起自己 虽文武全才,
却无人赏识,
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
外,这首诗以它优 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
________
,这位诗人就是
_______ _
2
.
“
山行
”
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
课件:岳麓山
)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 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
297
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 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
岳麓山脚下,
是我国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
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
着一人 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
区秀如琢玉,山上遍 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
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 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
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 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 br>1
.
(
课件:山行
)
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 个别朗读。
1
2
.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
.小组交流诗意。
4
.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
XX
同学回答,回答 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
.预设问题:
(1)
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
“
斜
”
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
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
“
生
”
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
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
“
坐
”
是什么意思?
“
晚
”
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
霜叶
”
是什么意思?
“
红于
”
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
.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 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
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
.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 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
以提出来。
(
生提问
)
2
.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
.集体交流:
(1)“
寒山
”
点明了季节,这 个
“
寒
”
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
“
石径 斜
”
的
“
斜
”
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
白云生处
”
说明山高,
“
有人家
”
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
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
使人仿佛看
到了
… …
听到了
……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
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
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 ,洁白的云,
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
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 br>在晚霞的照
射下显得格外迷人,
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中,
激动不已 ,
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
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
“爱
”
。
(
课件:枫树林
)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
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
(
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
“
红
”
字。透过这个红字,我 仿佛看到了
……
是啊,
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
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 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
诗人仅仅是赞美
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
请注意
“
霜叶
”
的
“
霜
”
。
经霜打过的枫叶一
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
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
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2
诗句这么美,
风景 这么美,
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带着赞美的
语气朗读。闭 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 好诗是美的,
一幅好画是美的,
一篇佳作会更美,
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
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
坡。
他很欣赏一位诗人,
叫刘景文,
苏东坡写 了一首诗送给他,
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
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
.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
.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
.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
.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
.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
.师生交流。
4
.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
.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
.师写生看。
2
.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
.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