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古文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赏析
别妄想泡我
889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个签伤感-唐雎
2019-2020
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古文翻译赏析、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
---------
第
1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
单元导读: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翻译】风:指流行的事物。
俗:指风俗习惯等。
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 不同了,如
果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 ----------
第
3
课《古诗三首》
-------------
(
1
)寒食
(
唐
)
孟浩然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春天的京城花絮到处飘散,
寒食节皇城里的柳树枝条在春风中飘拂 。
日落天
黑,皇宫里传赐新火,新火升起的轻烟飘入了权贵豪门之家。
【赏析】
《寒食》一诗,诗人借汉讽唐,描写了寒食节京城花絮纷飞,家家禁火,宫
廷中却忙着传点蜡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王公贵族特权现象的不满和讽刺。
(
2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
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整日整日的织,却织不成 一整幅的布帛,哭泣的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那两岸又相隔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银河,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赏析】
《迢迢牵牛星》
借描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
不能诉说相思之苦
的 故事,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和别离之感。
(
3
)十五夜望月
(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译文】
庭院的地面在月光的照耀下,
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
树上栖息的乌鸦,
清冷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
世间人人 都在仰望赏月,
不知道这秋日的情思会落在谁家
?
【赏析】
《十 五夜望月》
通过描写诗人于寂寥清冷的中秋之夜在庭院中仰望明月的情
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怀 亲之情。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菜园中生长着青翠的葵菜< br>,
叶上的晨露等着被阳光晒干。春天的太阳散布恩
惠
,
万物焕发生命的 光辉。我常担心秋天到来,草木凋落枯黄,花叶衰败。滔滔
江河向东流入大海
,
什么时 候才能回头西归呢
?
青少年时代不努力,
到老只能悲伤
叹息了
!
【赏析】
这是汉乐府诗歌中的一首名作。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图
,
接着
用
常恐秋节至
感慨春光稍纵即逝。
七、< br>八两句比喻时光不可逆、
年华不可留的
人生规律
,
揭示了珍惜时光的主 旨。最后两句劝诫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
图强
,
情真意切,发人深省。
---------
第
2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br>---------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释义
:
读书的时候要专心致志
,
肯下功夫
,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文辞精妙,一
字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释义
:
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释义
:
听了你的一席话,比读很多年 书还有用
,
形容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释义
: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
;
经历的事情多了
,
时间长了
,
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义
:
临近水边
,
时间长了
,
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
;
靠近山林,
时间长了,
就
会分辨林中鸟儿的声音。
---------
第
3< br>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
13
岁:豆蔻年华
15
岁:及笄之年
20
岁:弱冠之年
30
岁:而立之年
40
岁:不惑之年
50
岁:知天命之年
60
岁:花甲之年
70
岁:古稀之年
80-90
岁:耄耋之年
100
岁:期颐之年
---------
第
4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 -------
单元导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翻译】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 ------
第
10
课《古诗三首》
-------------
(
1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茫茫旷野,
砂石在月光下像雪一样晶莹洁白,
连绵的燕山 山岭上,
一弯金钩
似的月亮高高挂在空中。
骏马啊,
什么时候能够 套上黄金装饰的笼头,
任意驰骋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
野上。
【赏析】
《马诗》
中诗人以马自喻,
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 遇的愤慨,
吐露出
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心声。
(
2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 焚烧当作
很平常的一件事。
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能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石灰吟》托物言志,通过写石灰的锤炼过程,表达了诗人不避千难万险、
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 的志向。
(
3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
竹根深深扎在碎裂的山岩缝隙中。
遭受无数次磨难打
击,
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
不管你是东风西风,
还是南风北 风,
都不能把它吹到,
不能让它屈服。
【赏析】
《竹石 》借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
,
抒发了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
妥协的斗争意志和 高尚节操。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释义
:
人们刻意用心去栽培 花朵不一定成活,而无意间插在土里的柳树苗却
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片绿荫。
告诉我们有时刻 意为之不能称心如意,
顺其自然
反而比较容易成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释义
:
好药大多是苦的,< br>但却有利于治病
;
而诚恳、
劝告的话多数是不太动听
的,
但有 利于人们改正自身的缺点。
常用来告诉人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
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释义
:
树希望静止不摆,
风却不停息
;
子女想赡养父母
,
父母却已离去。
此话 是
从反面来告诫人们,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及时行孝道。后来用”树欲静而风
不止”比喻事 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释义
:
生活富裕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
那 样铺张浪费。告诫人们应注意节约
,
不要浪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释义
: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时
,
才后悔自己学到的知识太少了
,
许多事情如果不
亲身经历过就不知 道它有多难。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勤学多问
,
注意实践。
--- ------
第
5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
-------------
第
14
课《文言文二则》
------ -------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br>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
学习,
只听弈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讲课,
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
有鸿鹄(大雁)要飞过来,想要拉弓箭将 它射下来。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
学习下棋,但不如前一个人的棋艺学的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 如前一个人
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赏析】
《学弈》先写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
人下棋,
学习效 果也截然不同,
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效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
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 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y
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
ā
ng)
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 br>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
(sh
ú
)
为汝
(r
ǔ
)
多知
(
此处念“智”
)< br>乎?”
【译文】
(有一天)
孔子到东方游学,
途 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
便问他们争辩的
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
“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
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远。
”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一样,到了中午时小得像
一个盘盂,
这不是距离远的时候看起来小,
而距离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原因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
“太阳刚出来时觉得清凉而略带寒意,
到了中 午时就像把
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
这不是距离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距离远的时候感觉凉的原因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赏析】
《两小儿辩日》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
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
一个认为
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正午离人近
,
为此
,
双 方各持一端
,
争执不
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判断不了
,
被两 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
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五单元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释 义
: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
就要发生变化
;
发生变化,
才会使 事物的发展不受
阻塞
:
事物不受阻塞
,
才能长久地发展。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礼记》
释义
:
如果能够一天新
,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青
,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释义
: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
◎苟利 于民
,
不必法古
;
苟周于事
,
不必循旧。——《淮南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