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温柔似野鬼°
633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工作检查书-忽如一夜春风来
3
《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1.
学习字词,会认会写“侯、章、泣”等
7
个生字,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
学习目标
达的思想感情。
4.
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
的情感。
5.
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
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 学交流。
学习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
搜集整理古诗中的典故资料;
2.
搜集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课前准备
《寒食》导学案
学科:语文
六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古诗。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背诵古诗。
2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寒食
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
105< br>天,清明前两
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的食物,故名
“寒食 ”。
韩翃
:
唐诗人,字君平,南阳
(
今属河南
)
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
人,“大历十才
子”之一。有《韩君平诗集》
.
学法指导
1.
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2.
了解作者和题目意思。
3.
连词成句,理解诗意。
4.
品读诗句,体悟诗情。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可参考上面的
知识链接。
一、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
你知道我国 哪些传统节日?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个
已经“消失”的古代传统节日
---
寒食节。< br>
2.
了解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了解时代背景。
3.
简介作者。
二、自主学习古诗《寒食》。
1.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寒食》。注意节奏停顿。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
/
无处
/
不
/
飞花,寒食
/
东风
/
御柳
/
斜。
日暮
/
汉宫
/
传
/
蜡烛,轻烟
/
散入
/
五侯家。
三、感情读,明诗意
1.
自由读诗,理解“ 春城、御柳斜、汉宫、五侯、传蜡
烛”等词语意思,大致梳理诗歌内容。
四、品读诗句,体悟诗情
1.
赏析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1< br>)想象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景象?主要写了哪些景
物?(提示:飞花:飘扬的杨花。御柳斜:柳树 在春风的
吹拂下摇曳生姿。)
(2)
合作探究,体会用字之妙。
你能说说“
无处不”
双重否 定词运用的好处吗?“
飞
”字
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呢?(提示:”飞“字动态强烈,
蕴意深远,准确的表现了寒食节花絮纷飞迷人景象。“无
处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表达效果更 强烈。)
2.
展开想象,赏析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
五侯家。”
(
1
)
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呢?这 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提示:蜡烛:寒食节普天下
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轻烟入:袅 袅
炊烟。整句话的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
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
(
2
)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想象一下此时这些王侯贵族、重臣之家正
点着蜡烛做什么,用“我仿佛看到了……我 仿佛听到
了……”的句式写一写。
(
3
)
< br>而此时,民间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寒食节的
呢?用“我觉得百姓会……”的句式写一写。
(
4
)讨论交流: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
都在过寒食节 ,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你会有什么
感受?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腐败政治是怎样的态
度?
补充资料:讽刺、反衬手法: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
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 嘲笑。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
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
3.
带着这样的理解,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质疑
课后练习题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问题?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宫(
)侯(
)御
( )
斜
( )
散
( )
2
选字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处:
(
chù chǔ )
散:
(
sǎn sàn )
传:
(
chuán zhuàn )
3.
选字填空:
日(
)
暮
幕
墓
慕。
春(
)
诚
城
4.
解释词语
寒食
:
御柳
:
传蜡烛
:
武侯
:
5.
我会背诵
:
流利有感情地背出古诗。
6.
我会默写《寒食》古诗。
(参考:表达了
诗人佳节思亲的
伤感和同情民间
疾苦的情怀。)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
语文
六年级
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 br>《迢迢牵牛星》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
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 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
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学习目标
1
.
会写“章
泣
盈
脉”4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
.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并结合故事说说古诗蕴含的情感。
3.
品味古诗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
学习重难点
1.
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并结合故事说说古诗蕴含的情感。
2.
品味古诗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
知识链接
1
.牛郞与织女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女儿。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 的
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人间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
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
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
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在
人间成亲的事让王母知道了, 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
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
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 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得
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
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
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 他们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
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
上,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
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 眼泪。
2
.文体知识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 选辑,它们不是一
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迢迢牵牛星》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