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山行》教案
余年寄山水
649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学安全教育黑板报-三年级
古诗三首《山行》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径、
斜”等
10
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挑”,
会写“寒、
径”的
13
个会写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
3.借助注释,
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
的季节。激发学 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激
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
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径、斜”2
个字,会写“寒、径”等
4
个字。
2.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
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 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 背诵
,
通过对诗句的诵
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
感受诗歌美的
意境。
4.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交流古诗
,
激发兴趣。
教师口述:
老师发现我 们班的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古诗,
古诗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古诗中作者用最凝 练、
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
妙的境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
诗人作诗的素材,
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奇特景色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
奇妙。
同 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
请大家互相交流,
展示自己的才华。
(全班 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
结。
)
总结交流:
春夜喜雨
(
唐代
)
杜甫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春。
夏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
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船。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示图片: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秋天有哪
些特点?
教师提示:
深秋的一天,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乘着马车在山中行走
的时候, 被枫林美景所吸引,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在诗人杜牧眼
中,
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 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
晚秋的景
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他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千古传 颂的
名诗——《山行》
。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
行(杜牧)< br>。
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设计意 图:
通过师生交流描写四季的古诗导入课题,
激发了学生学
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兴趣 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
二、介绍作者
杜牧:
(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
精通兵法,有政 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
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三、初读感知
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 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
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 ,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
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 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3.
检查初读情况
(
1
)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石径
倾斜
(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径”
。
)
②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
2
)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