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解析
余年寄山水
746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南浦大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
3
课
(
古诗词三首
)
解析
古诗词三首
一、
宿(
sù
)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
bó
)烟渚(
zhǔ
),
日暮客愁新。
(全诗围绕一个
“
愁
”
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
(
今属浙江省
)
的一段。
移舟:划船靠岸。
泊:停泊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客:诗人自己。
野旷:原野空旷。
天低树:天低于树,天比树低。
2
、诗人简介
孟浩然
,
字浩然,
世称孟襄阳,< br>唐代诗人,
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
与另一位山水田
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
王孟
”
,因未曾入仕,又被称为
“
孟山人
”
。
主要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3
、多音字
宿(
1
)
sù
宿舍、住宿(
2
)
xiǔ
一宿、半宿(
3
)
xiù
星宿、二十八宿
泊(
1
)
bó
漂泊、淡泊(
2
)
pō
湖泊、血泊
4
、易错字词
宿、建、德、舟、渚、暮、旷、低
5
、诗文翻译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小洲边,日落时分使我又增添
--
份新的哀愁。
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俯身观看映
照的月亮离我那么近 。
6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这两句触景生情,
写 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
,
又引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
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借景抒情,由远及近描绘了一片辽远 清旷的江色,勾起了诗人远离家乡、
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和思乡之情。
8
、诗文总结
写了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色,
抒发了诗 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感慨
人生的复杂心情。
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
juǎn
)地风来忽吹散(
sà
n
),
望湖楼下水如天。
1
、注释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2
、诗人简介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
,“
唐宋八大家< br>”
之一
,
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大文 豪,世称
“
三苏
”
。其诗词清新豪放,善
用夸张和比喻
,< br>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念 奴娇
·
赤壁怀古》等。
3
、多音字
卷(
1
)
juà
n
试卷、卷宗(
2
)
juǎn
卷纸、卷筒
地(
1
)
dì
土地、种地(
2)
de
飞快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