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优秀说课稿
玛丽莲梦兔
857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21: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竞聘上岗演讲稿-时间都去哪了
《比尾巴》优秀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
第二课时。根据教材内容我抓住了两条主线。
趣:本课以用三 问三答的形式,语言琅琅上口、极富儿
童情趣。一年级学生又刚学完拼音不久,识字、课文朗读都
只是初步,这样的文章刚好适合他们阅读。由于还处在幼儿
园和小学的过渡期,孩子较好动,注意力容 易分散,理解力
还不足,可他们想象力丰富,有着自己的童话世界,抓住这
一点我决定抛开成人 的眼光,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以
“趣”为主线,用故事串连全文,让他们扮演裁判的角色参
与到故事中,与文本融为一体,同嬉戏,共呼吸。同时我结
合孩子喜闻乐见的比赛、游戏等多形式活动去 设计课堂让这
节课充满童趣,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语言带给人美好感受。
情:这是一首充满人文气息的儿歌,里面介绍了六种动
物尾巴的特点,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还能引起学生观察
其他动物尾巴的兴趣。孩子的心是细腻的,情感是丰富的,
在孩子的眼中,小 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抓住这人文情
怀,我设计多种情境,让孩子去帮助不识字的小猴,让孩子到动物身边去体验,环环相扣,不断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
标:
1
、知识与能力: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云、公”两
个字;
正确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学会朗读疑
问语气的句子
;
了 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初步培养孩子收集资
料的能力。
2
、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 过游戏、比赛等趣味性活动,感悟体验文
本内容,让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观察动物尾巴特点的兴
趣和对动物的喜爱之 情。
其中教学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读好文中问句。
1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
出的:要让学生充分 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
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
融为一体。我注意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字词复习与朗读巧
妙融合在一起时饱满而富有深义地读,在故 事场景中饱含深
情地读,在带头饰表演、唱《比尾巴》歌曲等活动中趣味地
读。多种形式结合, 课堂上书声琅琅,课堂上读读议议,互
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本节课读
这一教学重点。
2
、情境教学法: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李吉 林说“儿童
是情感王子,人小情多。”
本节课通过故事串连的形式,
让孩子 扮演裁判、比赛选手,参与到故事中,引导孩子用体
验、感悟的方法进行学习。播 放动物尾巴视频,让孩子到大
自然中去体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闻,激活情感。
3.
多媒体演示法:在复习生字词,探究动物尾巴,播放
再现文本内容的动 画,看图猜课文游戏等环节,利用现代化
教学这一优势,缩短时空距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1
、举一反三法:古人云:授 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举一”即揭示规律,掌握方法。“举一”提供模式,“反
三”按图索 骥。在引导问句时通过演示动物尾巴,激疑导出
问句后,让学生抓住规律,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总结出其 他
问句。趣味背诵中,头饰上盖着的大问号再次刺激孩子的感
官,把类推的方法应用进来快速反 应本节课的六个问句。这
样从扶到放,使学法得到迁移,让学生触类旁通。既能发挥
教师的主导 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自学能
力。同时层层递进中也逐步突破问句朗读这一难点。
2
、查阅资料法:搜集和处理信息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是 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趣味拓展中,让孩子初步学习
查阅动物尾巴资料,有助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也促使学生
的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帮助积累。
3
、观察法: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动画、教具展示,观察
画面,从直观上加深认识和理解。
4
、读、品、悟、议、辩、入:读:让学生多种形式地
读,真正做到以读激情。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指导
学生懂得联系生活实际,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通
过换位体验来走进文本,和文本零距离接触。
下面来谈谈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主要设计了复习生
字、整体感知、品文细读、背诵 课文、激趣拓展、指导写字
六个环节。
(
幻灯展示
)
现在我就这节课的两大亮点来阐述:
(1)
、语文味——朗读、品词析句
(
配合教具展示板书
)
(
一
)
在教学“趣味 细读”中,我精心地准备教具,把猴
子、兔子、松鼠分一组,公鸡、鸭子、孔雀分一组,变换形
式领悟问句。
1
、学问句
< br>指导前三个问句时,先出示两条尾巴请同学们比较一下
第一条尾巴与第二条尾巴有什么不同
?
相应出示
“长”
和
“短”
的词语卡片贴到黑板上,随机通过观察 ,拓展出反义词,如
果孩子答不出来可以做动作引导,如上——下。师生表演,
如高——矮。教 具演示:如黑——白
(
黑白双面纸
)
。引导联
想:如胖
(< br>猪八戒
)
——瘦
(
孙悟空
)
等等。接着观察第三条尾
巴,它像什么呢
?
学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只要表达合
理,应尊重学生的 个性化发展。根据回答指导学生说完整的
话:这条尾巴好像……
)
联系实物或画简笔画 帮孩子理解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