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温柔似野鬼°
875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22: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财务科长述职报告-
关
于
农
村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现
状
及
对
策
——定陶县黄店镇教研室
王瑞军
在大量的听课调研中,
我们发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有悖于语文课
改实验的推进。
现结合听 课调研和各学校的调研测试、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试卷分析,
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略作 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教学现状
(一)
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学方法依然陈旧
课改以来,
教育部 门通过多途径、
多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及教材教法辅导,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 人心,在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或多或少得以体
现。但对部分教师来说,对课改还不够适应,教学 中不能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反复机械训练,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在农 村小学,许多教师
在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等传统的教
(二)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忽视教学的实际效果。
有些课热热闹 闹,
教学形式“变化多端”,
一味追求“创新”,
一节课下来有的学
生甚至连 基本的识字任务都完不成,
连短短的一篇课文都读不熟;
有的课,
生字还没有
掌握,课文还没有读熟,就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想象;还有的课不以教材为依据,不以学
生的知识能力为基 础,
任学生高谈阔论,
不着边际。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培
养,又不 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提倡一些生动
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 使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
但是实际教学中,
由 于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够到位,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和盲目模仿等原因,
教学中 盲目活动的现象有所增加,
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没有活动就不
是一堂成功的课,学生活动越多越好 。如:有的教师一节课内让学生唱唱跳跳四五次,
且都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
有的课,
一节课安排八九次讨论,
而内容都是极其简单的问
题,学生本来就不感兴趣,也无法展开讨论, 造成时间浪费。应该说任何形式都是为教
学服务的,再好的形式如果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脱钩,都是得 不偿失的。
(三)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课改以来,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
不能把语文课定格在语文书本世界里,
要与其它学科 及生活、
社会加强联系,
语文学科必须从封闭走向融合,
学科本位现象必
须改 变,
但是如果这一问题的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有些课用大半堂
课的 时间画一幅关于课文的画,
甚至有的教师把语文作业当成了图画本,
每次作业都要
配上 图画。
这些方法颇具改革意识,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br>但忽视了语文学科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 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其他课,更不能上成大杂烩。我们学习语文,主要是
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 br>:
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也就是着力培养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融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学语文、
用语文,
而不是另
外给语文附加上 一些其它学科的任务。
(四)教学方式转变了,双基落实不到位
1
、识字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居高不下。学生书
写不够规范、 整洁,中、高年级学生作文中,错别字现象严重,教师对学生的写字姿式
不重视,对识字、写字的强化训 练不够。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问题。不少 教师认为,读写
是“硬”任务,课标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 br>谁都不好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对于教材中的
听说训练, 往往是以点带面,“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种重“读写”轻“听说”的
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 主义,
影响了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与课标的要求相距
甚远。因而,大部分小学生的 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
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
3
、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好像一提到“淡化”段的训练就理解为“不要进行”
段的训练。
这种认识是欠妥的,
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中就应该包括理解段的能
力 。如果不理解每段的内容、层次,就难以理解全篇文章。而且,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培
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 维能力,
这也是一种阅读能力。
只是在分段和概括大意时要注意两
点
:
(
1
)不是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分段、概括大意,有的课文成人拿来分段概括段意都
有困难,
教师就可以不安排这方面的训练,
有的课文很好分段
(特别是总起—分述—总
结)的写法小学中、高年级必须掌握,还是应安排分段训练的。
(
2
)概括段 意,学生只
要大体概括出主要意思即可,不要苛求,更不要求答案统一。
4
、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能有机结合。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不注意渗透写作方法,
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不到写的训练。
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不让学生去感悟。
认
为
:
“淡化段的训练”也就是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致使学生作文能力下降。
5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们很茫然。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 br>依据课本、
教参把课文给学生讲清楚,
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层面上,
却不 能从课
文中提炼出重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五)学校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校条件差,教师的素质低 。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僻远学校特别严重
:
教师没
有教辅资料、不会使用电教设备,学 生没有课外阅读资料。有的教师文化功底差,语言
表达能力差。读不好课文,不会写文章,不能引导学生 学习语文,甚至不能有效地组织
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则因工资低、待遇差而消极怠工,误人子弟,教育教 学质量差。
(一)教师方面
1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新课标学习还停留于口头,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2
、片面理解课程改革,对语文课标中的四个基本理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3
、
大修订的语文教材及现行实验教材,
编排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学内容 更新、
更活、更宽,教学弹性大,使部分教师感到无所适从。
4
、大多数一线的农村教师缺乏学习、进修、观摩的机会。
5
、受考核评价制度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考试的分数。
6
、部分教师本身的文化素质低;部分教师师德师能差。
(二)学校方面
1
、大部分小学人员编制紧张,语文、数学教师几乎都是班主任,同时还要兼任思品、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工作量重,压力大。满负荷运转,造成许
多教师没有时 间和精力充电,教育教学能力无法提高。
2
、学校经费紧张,造成教学资源 匮乏,教学手段单一。受经费的制约,教师外出
学习、参加培训的机会太少。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奖勤罚 懒也成为一句空话。
3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更是缺 乏理论指导、缺乏经验、缺
乏教研的氛围
(三)社会及家庭方面
1
、社会环境存在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缺乏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场所和
设施。
2
、家长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对孩子语文学习辅导的能力。
3
、孩子缺乏课外阅读的资料环境,无法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量。
二、对策
(一)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与密度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关键的因素。
为此,
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计划,
确保学习时间和质量。
二是鼓励语文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与学历进修,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努力超越,提高自身的业务功底
和实际的教学 能力。
三是加强对语文学科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和语文课标、
教材教法的
培训,
并经常调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联校联片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形式,
召开
研讨 会,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尽可能给一线教师提供参加研讨、观摩的机会,而不是只
让个别骨干教师参加, 减少二级培训,增大教师的直接收益。
(二)改革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第一,备课本可以反复使用。教师第一次备课时,做到认真详尽,在第二次教到同一内容的时候,
该教师只需在原有基础上稍做修改,
使教案更丰满即可。
这样不仅 节省
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师比较新旧教法,得出最好的备课方案。
第二,
改“教案”为“学案”,
把教学过程分为“学生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