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心得体会【三篇】
玛丽莲梦兔
508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22: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沈石溪的狼王梦-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 一门极富
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对“细
节”
的发现,常常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
对
“细
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 成性资源。的确,
“一滴
水可映出太阳光辉”
,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 br>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
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
拈来,即兴 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在它的
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的体现。虽然我们无法预料 课
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设一些
精彩。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细节,首先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
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
利用。它不是肤浅的表面“作秀”
;它不是为刻意追求“亮
点”而设的“应景之作”
;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
玄虚。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 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
设。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 ,我们老师要转变在课堂中的角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创造一种使学
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发挥他们 的主体作用。
老师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讲
课之前,老师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课文,
同时把自己不认 识的字词、
语句以及不懂的做好笔记,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学习中。当然要让学生真正的读进
去,我们老师还有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
构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机制,把孩子 的心灵中“灌输式”的
教学中解放出来,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在轻松愉悦的
环境中学习语 文课。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侧重:低
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 ;通过朗读和借助
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中年级,加强
朗读;练习默读; 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把握课
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体会词句表达效果,
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高年级,进一步提高 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
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
达方法;
学习诗歌、
叙事性、
说明性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学习浏览,根 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我们教师就是要带着
学生去阅读,
开始是泛读,
了解文章的大 意,
而后才是精读,
在读的过程中解决学生的疑问,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语言的优
美以及 如何用最恰当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充
分理解学生的创新,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新见,
把具有创新天赋人的人扼杀于摇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也要从我们的课堂教育着手,老师要采取灵 活多样的教
学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祖国培养
一批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与此同时,老师在备课时也不要
急于参照教参,缺少独立思考,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
情 境,
忘掉自己,
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
作者表达的情感中,
与作者共同经历、
共同欣赏、
共同陶醉,
同喜同怒同哀同乐,
忘乎所以。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会 有新的感悟,避免了讲课
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了模范
带头作用。
小学的语言教学至关重要,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注
意自己的汉语发音一定要标准,为孩子营造一个发音标准的
良好环境,小学是学生学好汉语最重要的阶段 ,我们要鼓励
学生多看新闻、动画片以及少儿节目,让他们学习电视节目
中标准的汉语发音。另 外,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诵读比
赛,让孩子在活动中爱上语文。老师的板书也要采用楷书且
要整洁,为学生练好字做个带头人。老师也要将学生的表现
给个评价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很多教师在教
学中,面对学生的热情,不能及时地进行恰当的评价,而导
致学生情绪低落,以至 于不想再发言。
最后,我们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和他们建立 良好师
生关系,是师生,也是长辈和后辈,更是朋友。建立良好的
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 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
系式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从教学任务上来说
是责任 与义务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平等的关系。小
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 情感、
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对“细节”的
发现,常常成为我们语文教学 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
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
“一滴水可
映出太阳光辉”
,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
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 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
使课堂魅力无穷。
教学细节是 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
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
【篇二】
一、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的词汇积累,养成组织语言和记
日记的习惯
充足的词汇量可以给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好比盖房
子,词汇就是一块块的 砖头。而这些词汇只能靠日常学习和
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一年
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词汇的积累。
熟读并背诵部分课文是非 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
每天写上一两句话可以消除孩子们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长日
久,词 汇量就慢慢上来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也有了。
到了高年级, 可以另外增加课外的词汇积累,如定期背
诵抄写成语、古诗词,还可以每天组织学生在课前到讲台前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好词佳句,鼓励他们将分享内容提前做
成
PPT
幻灯片来展示 ,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另外,成语接 龙的游戏也非常适合高年级来做。这个时
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成语接龙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竞争的氛围中比较快速地增加词汇的积累。记日记的方式不
但可以帮助学生们练笔,而且也是一种积 累素材的好方法。
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 每天选上
一两件写下来,对自身的情绪是一种梳理,对成长是一种沉
淀。
二、应用模仿教学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很多学生因为受识字量的限制,
在阅读中更偏向于漫画等字少的书籍。看到满 篇文字,很多
小学生不由地会心生胆怯,更别提要他们去写作了。为了消
除这种恐惧感,教师要 让他们认识到写作就如说话一样,可
以多多采用模仿的方法。
< br>早期可以让学生们模仿造句,如很多词是有多个含义
的,可以分别造不同的句子,这种做法可以让 学生们在小小
的成就感中慢慢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拉近自身与
语文的情感距离。再下 一个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模仿
写一些排比句或者小段落,不知不觉使得他们组织语言和写
作的能力获得提高。
给课文写一段“后续”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 做法,学生
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对世界的主观
理解,做的“后续”往往 会让教师为之惊叹,因此,教师不
要吝惜对学生们的赞美,给他们肯定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奖
赏 。
三、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
设具有一定情 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
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
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
响于学生的。
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课内游戏、
角色扮演、
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 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
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
的暗示 作用。
小学写作教学往往会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生活中每天< br>都发生很多故事,如何将其记录下来呢
?
首先,需要选定一
个故事的内容。教师 可以首先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给学生们
讲讲自己的故事,
给他们一些启发,
如以
“记我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给学生讲讲我们的那许许多多的第一
次。
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
好处的肢体 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当
中去,再让学生们去回想并感受他们自己的第一次,继而把
它写出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
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美,传
递美,做学 生们的榜样。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很难写出
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爱和热情也难以对写 作
产生多大的兴趣和热情,
所以,
用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们吧,
这是一条捷径 。
四、多鼓励,多反馈,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不管是造句还是仿写段落,甚至是日记和小作文,及时
给学生们恰 当的反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如学生定期交
上来的日记,我们在翻阅的过程中就好像在面对面听他< br>(
她
)
在讲,发自内心的沟通会激发我们心底的爱,会让我们的心
变得 柔软。我们要用心看他们的故事,用心给他们反馈。
我们都知道 ,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需要更多的鼓
励,
因此,
我们要把看到的优点和感受写下 来让他
(
她
)
看到,
把不足之处也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师生 之间的交
流,又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写作焕发出更大的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的
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快 乐的氛围中不知不
觉积累词汇、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我们要用更多的陪伴与付
出帮助学生们爱上 写作,乐于写作。
【篇三】
一、写作源自生活
,
需给学生自由生活的空间
1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
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
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
停”
。多年的教学,我也深刻体会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
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 字,写作应
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多彩的生活,才会有多样的文章。
2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作文
?
对此,叶老有过这样精辟
透彻的论述:
“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
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
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或 者把别人的话拿来,当作自
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违反的。
”从写作的目的上来
看,写作是因为自己有话要说才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生活中人人都有说话的需要,
都有需要倾吐的时刻,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