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之点滴谈

萌到你眼炸
508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23: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居广告语-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张国荣唐鹤德)
小学语文教学之经验点滴谈

马海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教学的一点
经验,自觉惶恐,所谈牵强附会,准备不 足,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

熟悉教材

教材是教师施教 ,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文本,因此,在教学活
动中施教者和受教者都要非常熟悉教材,
我从以下 两个方面来谈谈自
己的一些经验。

1.

教师要钻研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工具
,
也是教师向学生系
统传授知识
,
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要想搞好教学,首先必
须熟悉教材即吃透教材、
钻研教 材,
这项工作是备好课、
上好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熟悉教材的最高境界 就是把教材的精神内
化为自己的思想
,
这样上课才能挥洒自如
,
得心 应手
,
教得轻松
,
学得偷快。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研究教材呢?我的做法是:首先花
大力气去通览全册教材,
掌握教材的编 写意图;
掌握其内容安排
及课文配备的目的,
明确各单元在整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br>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深入钻研教材,知道基础知识以及
前后左右的联系;再 次,掌握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分清教材的重点课文及各个课文的重点、
难点和关键 ;
深入挖掘
教材的思想性及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做到思想性、
科学性、系 统性、适应性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
生的智力。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最后 ,教师要熟
悉文本的每一篇课文,并善于从课文中提炼出精讲和略讲的内
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 授课时的精力平均。

2.

学生要熟悉课文

我以前有过 这样的现象,一篇课文上完了,但是有一部分学生
仍然不能通读课文或读不流利,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学生对课文并不
熟悉,
教师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并没有实现学生的学习 目标,
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因此,我认为不仅是教师,还要让学生也熟悉
课文。我从自己的经 验谈一点看法。


1
)通过生字词教学让学生熟悉课文。我认为小学阶段不 管是
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生字词教学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有些教师认为,
一到高年级生字词教学可以忽略了,
我认为不是这样
的。因为生字词教学不仅可以继续扩大学 生识字量,

扩大学生识字
量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达到极致,还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因 此,我的
做法是:
A
我在黑板上一直坚持书写生字,指导书写,然后让学生把
词语放到课文的原句当中去读;
B
勾画文中的重点词语,先让同学自
读,然后指名普通 话好、声音洪亮的同学
3

5
名范读,其余同学静
听,读毕后评议, 纠正;再全班齐读。


2
)学生熟悉文中生字词后,再分自然段读课文,每 自然段指
3
名同学范读,
其余同学静听,
读毕后评议,
纠正,
再分组或全班齐读。
这样,在分析课文之前,学生至少诵读课文已在
4
次以上。

3
)每篇课文都有背诵的内容。教材指定的背诵内容除外,我还
给学 生安排了一些内容进行背诵,
比如一篇课文的开头或结尾,
课文
的中心句、过渡句、重 点句等等,多则一段,少则一句,学生在练习
背诵的过程中,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自然而然的加深了。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自己和学生熟悉教材,我认为,
让学生读通读顺一篇课文 ,
胜于教师在学生熟悉文本前的讲授,
如果
学生还不熟悉课文,讲课还不如不讲,不如 让学生去熟悉课文,因为
学生读课文也是在进行着一种学习的过程。

二、

熟悉学生,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阶梯型的推进方式

作为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 才能因材施教。我班学生存在着
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
发展。
对班内学习后进 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我把这批同学分为
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 学的同学,对这些
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
会,让他 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
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 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
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
纪律 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
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 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
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
以优生来带动差生,
课外加强辅导工作,
课堂中创设机会,
给予鼓励,
树立后 进生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三、

建立属于教师自身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要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属于自己的模


,就是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和学生设计一条实现各
自目标的道路。

1.

预习

我们在一节课行将结束时经常向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
请同学们
预习下一课。
但是预习环节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教师并没有具体引导 ,
学生也就无从做起。因此,让学生一听到教师“预习”一词,他们就
应该明白做些什么,这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成果。
我的
学生一听到教师
“预习”
的安排后,
绝大多数学生就知道要通过读
(从
读中找疑,释疑)
、查(可以从 有关书籍、报纸、杂志、字典、词典
中查资料;
可以从网上下载资料;
也可以从生活中 寻找资料)


(解
惑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或周围的人)
、思( 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
、写(积累摘抄好词佳句,作批注,写感悟)等方法完成以下容易完成的任务:

A
给自然段标序号;
B
借助 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C
了解文本大意或要点,
D
查作者及其他 资料
(包括作者的生平、
文章
的写作背景等)

E
用~
~画出中心句。
F

------
画出过渡句或重点
句。



2.
字词教学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


家居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