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给我们的启发
巡山小妖精
964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0: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
可识,故强 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
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 若
浊。古之善行道的人,深奥玄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因为玄妙莫测不容易让人认识,所 以下面的描述有些勉强:
小心谨慎地好像在冬天渡大河;犹豫不决、畏首畏尾地好像
怕惊动了四 方邻居;拘谨严肃地好像是在作客;潇洒涣散地
好像是冰在溶化;敦厚老实地好像是很朴实;心胸豁达开 阔
地好像山谷一样幽深;融入任何事物中去都能水乳交融。现
代启发本段阐述的内容阐述的是: 成大事人高境界的行为规
范。在没有制定出周密的计划,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要体
现出如履薄 冰、如临深渊的高度紧张、高度重视;在为人处
事方面,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毕恭毕敬低调处理;在 处
社会方面,要敦厚纯朴、心胸豁达,能够融入到社会的各个
阶层。刘伯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
痍的国家,面对水深火热的人民,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他毅然放弃 了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投身于轰轰烈烈大
革命的洪流中去。在战场上他是一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
将;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慈祥长者;面对文化落
后的彝族同胞,他可以和他们的首领 小叶丹歃血为盟;全国
解放后他功成身退,在军政大学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他的一
生轰轰烈烈而 又谦虚低调,留给后人的是一本永远也学不完
的书。曾国藩研究了三年《道德经》以后,大彻大悟,展现
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
凶神恶煞的
“曾剃头”
了。为使自己的 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
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 br>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
;攻下洪秀全的首都南京以
后,
曾国藩秋毫无犯 ,
没有拿走任何财宝;
打败洪秀全以后,
曾国藩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急流勇退,他毅然 解散了他苦心
经营的军队。曾国藩坚忍不拔、矢志不移,以屡败屡战而著
称;
曾国藩识 人善任,
不拘一格用人才,
以发现重用李鸿章、
左宗棠而著称;曾国藩勤俭持家、谦虚 低调,以《曾国藩家
书》而著称;办事严谨周密、滴水不漏,以功成身退解散军
队而著称。老子 指出善为道者的行为规范,曾国藩几乎都做
到了,所以他能够成为三朝元老,成为后人推崇的典范。对< br>青少年的道德启发老子为成大事的人指出了行为规范,引申
到青少年身上就是要做到:
“ 反求诸己、
宽以待人。
”
城市里:
两台汽车互不相让,结果后面停了一长串, 这种事没少见
吧?工作中:
“别人都在玩,凭什么要我干?”这种话没少
听吧?校园中 :
“老师偏心眼,我们怎么学得好?”这种牢
骚没少发吧?凡是先找别人的原因,自己是“墨索 里尼总是
有理”
,这种人往往被世人唾弃,然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又有
几个人能够做到“ 反求诸己呢”?古人云:
“道吾好者是吾
贼,道吾坏者是吾友”
,这里的“坏”指的是 缺点和过失,
大有反求诸己的君子风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
用什么方法和 态度对待错误和过失。战国时有个楚庄王,继
位三年,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荒废,国无宁日。扬言
谁敢进谏,一律腰斩。一个大臣拜见,向他请教一个谜语:
“一只大鸟,三年不叫也不飞,请问 这是一只什么鸟”?庄
王想了想,恍然大悟,果断回答:
“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
三 年不飞,一飞则冲天”
。楚庄王立刻遣散美女,释放鸟兽,
重用良臣,重整朝纲。没用几年就赢 得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庄王反求诸己的故事亦被后人传为佳话。三国时有个将军吕
蒙,骁勇善战 、勇冠三军,但他是一个文盲,自己还沾沾自
喜。一天孙权对他说:
“光有一身好功夫,不懂兵 法,没有
谋略,充其量是一个勇将,要想当个指挥三军的大都督,就
很难了。
”吕蒙翻 然悔悟,从此以后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了
东吴文武双全的三军大都督。在收复荆州的战役中,瞒天过海、白衣渡江、火烧烽火台、活捉关羽,充分体现了吕蒙的
大智大勇,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恰恰 相反文过饰非的人
也大有人在,他们知错不改反而还变本加厉,为的就是他们
那张虚荣的面子。 战国有个宋镶公,宋国和楚国两军对垒,
当楚国大军渡江时,他的大臣建议:
“半渡而击之,必 大获
全胜”
,他说:
“我要以仁义得天下”
,不予采纳。楚军全部
渡 江后,大臣又建议:
“立足未稳而击之,必大获全胜”
,他
又说:
“我要以仁 义得天下”不予采纳。结果两军开战,宋
镶公大败而归。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笑柄。人区别于动物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知羞耻、顾面子。面子谁都有,唐太宗李世
民的面子够大吧?有一次唐太宗手拿一只 漂亮的鹦鹉在御
花园中散步,心情非常愉快。忽然发现魏征来了,连忙把鹦
鹉藏于怀中,当魏征 离开时,唐太宗拿出心爱的鹦鹉时,已
经活活憋死,唐太宗的面子扫地怒不可遏,冷静下来一想:
“原来魏征是担心朕沉迷于声色犬马、荒废朝政”
。魏征看
到了这一幕,故意拖延时间,迟迟 不走。魏征死后,唐太宗
痛心疾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
衰 ;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离去,
从此朕少了一面镜子”
!
这段美 谈流传千古,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唐太宗是反求诸
己的典范。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反求诸己是 我们的
优良传统。洒落在我们身上尘土,就像我们身上的缺点和过
失。反求诸己、知错就改,就 相当于抖掉身上的尘土,同时
脚踩尘土,自己随之而升高,踩着不断升高的尘土,必然达
到新高 度,前途必然豁然开朗。全民族倡导反求诸己的优良
传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对企业管 理的启
发
老子规定的行为准则,对企业管理也适用。前面谈到
了学习型 企业、导师型领导;谈到了企业文化、人文素养和
品位服务;本章我们来谈谈“技术经营”的话题。这些 都是
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代表深层次的企业形象,所体现的是
深层次的企业行为规范。
在经营活动中,技术领先型企
业和技术经营型人才的优势非常明显。因为把技术延伸到 经
营活动中去,就等于提高了经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代之而
来的就是把浮于表面的企业形象, 透视到深层次的企业文化
中去了。
在经营过程中,把技术服务放在前,待取得完
全信任后,开始经营活动,大有高屋建瓴之势,成功率和利
润率能够双丰收。
< br>几乎所有的企业营销人员都遇到过针
锋相对的价格“审判”的尴尬局面,这是经营活动中非常忌< br>讳的局面。为甲方提供让企业集团和加工作坊一起进行价格
竞争机会的根本原因,在于营销人员的 素质低下和知识单
一,营销人员的才干不能代表企业形象所致。
孙子兵法
“谋攻”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凡用兵之法,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
。针锋相对的价格审判乃
商业谈判中的“攻城”之法,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
此攻之灾也。
”最终给企业带来的后果是让利销售,不由自
主的把企业卷入了价格争霸 的低级竞争漩涡。
如何才能
最大限度回避商业活动中的“攻城”局面呢?答案是 技术经
营所提供
“高品位”
的服务。
鬼谷子在他的纵横学说< br>《阴
符》十四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
者;乃摩之以其 欲,焉有不听者”
。他认为:凡所说的话、
所办的事都是在为对方着想的,就一定不会被人拒绝 ,而且
还大受欢迎。鬼谷子的这套穿梭外交理论,正好用在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