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萌到你眼炸
987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0: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左手握右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名:






校:





号:



班级:






摘要………………………………………………………………………………
2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
2
二、具有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智慧才能………………………………
3
三、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
6
四、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
6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1
【摘要】< br>:
诸葛亮是
《三国演义》
中被作者神化了的一个主要人物,
也是一个家 喻户晓的人物,是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传颂和喜爱的人物。
诸葛亮有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 政治和外交才能,谦
虚谨慎、严于责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本
文从以 上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
葛亮的人物形象提供肤浅的借鉴。



关键词


《三国演义》诸葛亮


人物形象

















2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不仅是最早出现的长
篇章回小说,而且代表了历 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宏大磅礴的历
史布局,纷繁复杂的人物角色,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成为 我国独具特色
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名著中,作者一反《三国志》
“亮
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记载,而将他写成治
戎与奇谋兼长、理民之才干与 为将之谋略皆高的全才,把他描写成智慧的
化身、忠贞的代表。诸葛亮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神鬼莫测的 谋略智慧、
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赢得了古今许多著名人物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许
多读者的喜 爱。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年来也是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他胸怀远大的政治抱 负,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
才能,谦虚谨慎、严于责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 br>等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
人物形象提供肤浅的借鉴
.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十年中,也是诸葛 亮成长完善的重要时期。
他摆脱许多的束缚,精心研习各类经典并大量阅读。
《三国志》中对诸 葛亮
的学习方法提到过一句: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三人,是指
徐庶、石广元、孟 公威。诸葛亮以独特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中国一贯陈腐的
学习观念。这与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务实的态 度有关。对他而言,知
识与学问,不是用来卖弄和应试的,而是帮助他在日后运用的。在《三顾
茅庐》中,刘备就在南阳的田间听到耕种的农民们高唱优雅的歌曲,他很
惊讶这些农夫竟可以唱出如此高 雅的田园歌曲,而农夫们告诉他,这些歌
曲都是隆中的那位“卧龙”先生所做。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隐 居时的诸
葛亮,是和这些农民们有深入接触的,他们一起劳动和耕种。在后来诸葛
亮的《出师表 》中,他也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这也与他一贯事
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一致。正是因 为这样的经历,使诸葛亮有机会可以和
广大的下层人民交流接触,并体味生产劳动的艰辛。对诸葛亮来说 ,这无
疑是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磨练和心理磨练。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
对他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农工算计、医卜星相、
兵器机械等都有相当的研究 。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

,
“志在靖乱”
,
而 且积极进取
,
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行动百折不挠,直到
累死在前沿阵地。他经历了许多 挫折和磨难
,
如失荆州、败夷陵、刘备死、
南中乱、多次出征祁山而无功。
“ 三顾频频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br>“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便是诸葛亮一

3
生的真实写照和总结
.
二、具有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智慧才能。
< br>《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忠贞不渝的节操、有
超世才能和智慧的德才兼备的 完人形象,使之成为智慧和忠贞的典型。毛
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他是“古今来贤相第一奇人”,把他的“智”与
曹操的“奸”
、关羽的“义”并称为“三绝”
;鲁迅评价说:妆 诸葛亮之智
近于妖。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
遇之恩,辅 佐刘备,为共图霸业奋斗了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
一次重大的军事、政治斗争,几乎都与诸葛 亮有密切的关系,显示了其经
天纬地之才和其精通军事、政治、外交的才能。

作为一 个杰出的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打击豪强、
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许 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从三十八回谈起,书的作者为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一开场就把他< br>给描绘了出来。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 br>仙之概。

1


接着作者把玄德等人渴求拜见大贤的心情表 露出来。诸葛亮初见刘备
时便提出了拒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显露了一个政治家高瞻远
瞩的雄才大略。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曹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 不可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
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 川建基业,以
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2


他所 预见的这些情况是否正硧呢?是否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作
者接着就把诸葛亮超人智慧展现开来,博 望坡一仗,曹操令夏候惇带十万
人马进犯当时只有几千人的新野,企图把刘备扼杀在摇篮之中。诸葛亮分
析了敌情,利用了敌人的弱点,巧伏奇兵,以少胜多,将曹军杀得大败而
逃。

孙子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做为一个军事家的诸葛亮深知其
中的奥妙,为保全实力,避免被曹 军吞没,他采取了联吴抗曹的策略,以
实现取荆州、占西川的目标。在分析了敌情后,诸葛亮只身入吴, 先以博
大精深的知识和口若悬河的雄才驳倒了吴中众多谋士,巧言说服孙权,智
激周瑜,使吴蜀 两国确立了联盟关系,终于在赤壁之战中使曹军败北。在

4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