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的分岔路上(正例、反例论据对照)

绝世美人儿
766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1: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助人为乐的谚语-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mutually)
高中议论文写法
1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正例、反例论据对照)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

一个人一路走下来,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分岔路 口,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痛苦的选择,
不要参与多少次灵魂的斗争,可是,往往是那短短的一瞬,有时成全 了你,有时毁灭了
你,你的路途也在那一刻决定了它的光明与黑暗。

有一个逃犯,在 火车开进山区时准备跳车,这时,车尾的一个孩子被跌落的酒瓶扎
伤了双眼,这节车厢一个乘客也没有, 而警察的叫喊声渐渐逼进,逃犯左右为难,经过
一番痛苦的斗争,他毅然抱起孩子向车前跑去,孩子得救 了,警察告诉他:
“你救了孩
子,也救了你自己,因为你刚才要跳车的地方是万丈深渊。


心灵的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它往往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
(正例)

有一个乡村小旅店来了一位客人,大方阔绰,谈吐不凡。老板娘与自己的女儿便起
了歹心,想独 吞那位富商的钱财,于是她们绞尽脑汁;选择了最狠毒的方法:毒死他
!
后来,她们得手了,正 当母女俩沉浸在金钱的狂喜中不能自禁的时候,蒙在那人脸上的
面纱被风吹掉了,原来那是她们多年前出 门闯荡一直未归的儿子和哥哥,本想第二天再
表明身份给母女俩一个惊喜的男孩,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

心灵的选择需要心中的一秆天平去称量,
任何大的偏失和差错都会给你的心灵留下
永不消褪的污渍和伤痕。
(反例)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也许我们毫 不设防的用真心对待别人,
而别人却早已设起屏障,
没有关系,只要我们选择了无愧我心的道路 ,那么就感铭自己的博大吧
!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 了路,立刻回头吧,上帝塑
造了人,也给了人犯错的机会,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否则你将在黑暗中越陷越 深,以至
于黑暗把你无情地吞没。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选择小溪的幽雅;

没有雄鹰的矫健,可以选择小鸟的无忧;

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

心灵的选择,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但它却是 最真实的,就让我们在一次次的选择中
洗涤我们的心灵,上它们放出永恒的光芒
!
< br>[
结构点评
]
本文主体部分列举了两个对比强烈的故事,
文章的主题在 对比中凸现出
来。开头与结尾的语言文采斐然。



3.
“递进式”结构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
式结构。它的特 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
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 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采用这样的
结构方式,
可以论点为中心点从前因后果或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等多角度进行线性思考。

2002
高考作文《正直是做 人的根本》
,文章先摆出女学生拒绝广告的现象,接着说明
这样做的原因,再评论女学生这一行 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层层递进,说理深刻,从而
透彻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层进式
:设问导思,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是一条向纵深拓展的路。
< br>基本模式:是什么
(概念)
--
为什么
(原因)
--
怎么样
(方法)
---
会怎样
(意义、
作用、结果)




举例练习:写作《要钻牛角尖》
,可以这样纵向展开:
(学生先练习)





1
)什么是

钻牛角尖
: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
态度。
(是什么)





2

搞学问

钻牛角尖

才会有所成就,
搞科技

钻牛角尖

才有发明 创造。
(为什么)





3


钻牛角尖

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怎
么办)





4
)发扬

钻牛角尖

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会怎样)

可以简化为问题式的五步法:

提出问题
(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问题即是什么)




分析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

问题的严重性
(危害即怎样,其实属于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说明方法的意义
(会怎么样)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
”可理解为提出 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
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 释、说明等。

从“
为什么
”与“
怎么样
”的角度论述,是 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
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 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
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 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
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 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
“怎
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
性、必要性角度论述 ,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
,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
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 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
,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
害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
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
,或“为什么”

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例文
8


谈坚持

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
,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 塔”
,实现自己
长久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 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
不止步的豪迈。
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

“苦海”
里泛舟,
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
举还是坚持。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令
人 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
量。有一年的高考作 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
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 ,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
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 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
金灿灿的苹果了。

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 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
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 ,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失去
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 十万字的
小说。这就是坚持,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使它终于托
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 多次失败之后,
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 br>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
多一个平凡 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
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 ,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
之所以奋斗,
之所以拼搏之所在。
当我们遇到困难,
遭受挫折,
当我们汗流浃背,
精疲力竭的时候,
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
再坚持一下。



例文
9


我喜爱的一句箴言

我喜爱的箴言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说过的话,她说:
“我们 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 情的,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我喜爱这句箴言,
是因为这是居里夫人的肺腑之言

作为一个曾受 到爱因斯坦高度
赞扬的伟大科学家,她不是一个凡人;但她又是一位普通的女性。她不像某些“仁人哲< br>士”
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地高谈阔论些大道理;
她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母亲。
她理 解我们,
并不把我们看成无知的青年。她亲切地对我们说: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非但如
此,她的一生不懈地追求,也通过这句坦白直率地表达出来了。众所周知,她的生活的
确不容易 。镭发现前不久,她的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这对居里夫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
击。但是,她并没有倒下, 因为她坚信,她的能力是否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无论如
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自信力是她强 大的精神支柱。正是靠着它,她完成了一生中最后
的也是最辉煌的乐章。

我喜欢这句 箴言,还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刻,她不断给我以信心和力量
。一个人的一
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 没有坚强的信念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特别是年轻、思想不成
熟的时候。每当我对自己选定的道路,特别 是学习上的道路有所怀疑时,我的脑海里便
出现居里夫人亲切的面容,她微笑着告诉我:
“我们 的生活都不容易……”一听到这熟
悉的声音,我便想起居里夫人坎坷而伟大的一生。我想居里夫人读中学 时,她会预料到
她将来能成为镭的母亲吗?不,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她之所以能成取得那样< br>辉煌的成就,只因为她比别人多了一股强烈的自信力。这自信力,使她吃苦而不怨苦,
受累但不觉 累,结果——她成功了。而我呢?我的生活也有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
鹏?我所缺少的,正是鲲鹏展 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心灵的窗户,一捅便亮。我
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做某种事情的,而且无论 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居里夫人的这段话,曾给我以力量,所以我异常珍爱它
。我 不知道将来是否能成就
一番事业——人的一生,总是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的秀丽山 水,
无论我们望哪里的灿烂星空,
无论我聆听何处的神圣天籁,
无论我吸吮何处的甘洁 崖泉,
只要我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信任,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
“我们的生活< br>都不容易……”

评析
:作者先提出所喜爱的一句箴言,以“我喜爱这句箴言” 为标志,然后用“是
因为”

“还因为”领起两个段落,前者从居里夫人失败、挫折乃 至成功的过程揭示了自
信力的重大作用,后者从我的迷茫、怀疑乃至自信力激起我“鲲鹏展翅、扶摇直上 ”的
思想变化说明了自信力的威力。最后用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作结,体现了文章层层递进的脉络结构。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