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读法教学《两小儿辩日》的思考
巡山小妖精
643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2: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绝处逢生的近义词-
文白对读法教学《两小儿辩日》的思考
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
李卫东
《两小儿辩日》
是一篇浅近的文言文。
我采用文 白对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取得较好的效
果。
一、用文白对读法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的基本思路
1
.阅读白话文课文《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课文的译文)
·读通白话文课文《两小儿辩日》
。
·理解故事内容: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练习表演,强化故事形象。教师扮演孔子,两名学生扮演两小儿,表演这个故事。
2
.阅读文言文课文《两小儿辩日》
(文中不加注释)
·读通文言 文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自学5分钟。指名朗读,试着说文言句意和词
语的意思。
·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课文,注意断句和语气。
·文白对读。教师一段一段地读白话课文,学生一句一句地读或背文言课文。
·练习文言文表演。教师用文言文提问,学生用文言文回答两小儿的观点和依据。
·交流学习感受,让学生说说读文言文和读白话文感觉有什么不同。
3
.阅读科普文章,拓展学习内容
·阅读科普文章《
〈两小儿辩日 〉中的科学知识》
,学生简要说说两个小孩分别错在哪
里,教师用电子课件演示相关的科学知识 。
·学生说说是否还喜欢这两个小孩,为什么。
二、对用文白对读法教学《两小儿辩日》的思考
这节课的设计如前所述,
为 什么这样设计,
我有三个想法。
三个想法都围绕着一个
“读”
字。
第一个想法,
是以
“读”为主。
这个
“读”字里面包含着很多学习的 形式:读书、讨论、
交流、
表演等等,这些都是阅读活动的不同的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品 读文本、发展言
语。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
第二个想法,
我认为小学阶 段的文言文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是有区
别的,
中学是引导学生正式学习文言 文;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不是为了进行正规的文言文学习,
而是要让学生接触一下文言文,
感受一下文言文是什么样子,
感受一下文言文读起来是什么
味道,
感受一下文言文这 种与白话文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的汉语表达方式,
为中学学习文言文
打基础、作铺垫。所以学到什 么程度是次要的。另外,小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由于对文言
文的语法特点和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完全不 了解,
就会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可能会产生
1
畏难情绪。
第三个想法,
从白话文入手去学习古文,
对于初次接触 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
这不失为
一条好的门径。
因为我把这课的 教学定位在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
所以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言
文,同时也为了降低学生 初次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采用了先读白话文,
再读文言文,最后读
科普文这样的设计。
即先用一篇白话文——即原文的译文,
让学生先读一下。
这篇文章是什
么意思 ,两小儿辩论的主题、观点、依据是什么,学生在
5
、
6
分钟内就能读懂,然 后再演
一演,这个故事就形象化了。在这之后,我对学生说了一句话:
“现代文写这个故事要< br>200
多字,而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用文言文来写这个故事,只用了
117
个字。
”说这句话
是想让学生看看文言文是怎么表达这个意思的。
通过现代文和文言 文的对读,
使学生对文言
文的特点、
韵味有初步的感受。
我最后让学生阅读一 篇科学小品文,
意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拓展思维,也让学生知道这两小儿的说法都是不对的。
三、用文白对读法教学《两小儿辩日》教学片断
师:你们看,这样一个故 事,写成了白话文用了
200
多个字。其实,我们刚才学习的是
一篇文言文的翻译。那 么在
2000
多年前,古人用文言文记叙这个故事用了多少字呢?只用
了
11 7
个字,想读吗?
生:
(齐)想读。
师:现在我们来学 这篇文言文《两个小儿辨日》
。咱们看看同样一个意思,同样一个故
事,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发文言文课文《两个小儿辨日》
)现在请你读这篇课文,把他读
下来。然后看着刚才发的白话文 翻译,互相对照,了解文言文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自学文言文,很快完成。
)
师:这么快就学完了。你们是不是提前学 习了。要是提前学习了,我就不教了,你们教
我就行了。
生:没有。
师:
好。
现在我们读这篇文言文。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朗读课文,
理解意 思,
分段齐读。
)
师:文言文课文的意思理解了,你还了解了课文里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
1
:
“游”就是游学、游历的意思。
生
2
:
“辩斗”就是辩论、争辩的意思。
生
3
:
“故”就是原因、缘故的意思。
生
4
:
“以”就是以为、认为的意思。
生
5
:
“去”就是离开。
生
6
:
“日中”就是中午。
生
7
:
“及”就是到了、等到的意思。
生
8
:
“则”是就的意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