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
玛丽莲梦兔
771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2: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拟人的作用-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文章叙述了古时候,
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
一个认为太阳在 早晨离
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
不能作出判断。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人物、
事情起因。
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接
着写两 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
(
视觉、感受
)
阐明所持观点,以反 驳对方观
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
《两小儿辩日》
这篇文章 ,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
文的语言特点,
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 文化,
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
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
、
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并反复诵读课文,
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力争达 到
“熟
读成诵”
。
2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
、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注释、练习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聊成语了解《列子
汤问》
1
、课件出示成语
高山流水
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
杞人忧天
2
、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了解。
3
、介绍《列子
汤问》
。这些成语都出自一本书,这本书是《列子
汤问》共
8篇,其中保
存了许多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
刚才的成语都出自这本书,这部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去看一看,说不定每则小故事都能给你很多的启 发。
一、谈话导入,解题释题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
,它也出自《列子
汤问》
。
2
、板书课题:这个课题中,哪个字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下?“辩”
3
、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古文,读通读顺
1
、同学们,这篇文言文, 我们从题目中基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文言文学习的
一种好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文章 是怎样写的?
2
、打开课文,放声读,注意把课文先读通读顺。
3
、指名读。
(及时正音、停顿指导等)
4
、文言文的断句处理比较难,教师出示已标断句的文章,让学生再练读。
5
、齐读。
三、再读古文,理解内容
1
、古文读通读顺了,但是古文的理解总是让我们觉得有点难度。这节课上,我们继续用学
习《学弈》的方法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篇文言文读懂。还记得我们学习《学弈》时用到了
的办法吗?< br>
归纳小结:
A
、借助注释,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
B
、借助工具书,如《词语手册》
、
《字典》等
C
、询问老师或同学
D
、多读,把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
、好,我们就用上这些方法来学习这则文言文。
3
、交流:
刚才看大家学习得非常认真,
接下来我们一 起来交流一下你学习的结果。
说说你关注了哪些
字词,理解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