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案
巡山小妖精
856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3: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感恩节的诗歌-
认识条形统计图
[
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教科 书(五·四学制)
·数学(三年级上册)
》
123
~
124
页。
[
教学目标
]
1.
经历简单的数据 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
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br>
2.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
信息。
3.
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
问 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借助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 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收集数据、< br>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软尺等。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
(见图
1
)
师: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预设
:在体检,测量身高。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他的身高是多少?
他比去年长高了多少?
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样?
图
1
师: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
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从出生到 三年级的身高变化吧。
教师播放课件:
从婴儿(躺着)—幼儿(站着)—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动态成长过程,并结
合相应时期用图出示平均身高。
新生儿
平均身高
50
厘米
1
岁幼儿
平
均身高
2
岁幼儿
平均身高
88
厘米
1
一年级
平均身高
123
厘米
二年级
平均身高
135
厘米
三年级
平均身高
141
厘米
76
厘米
师:
大家都是从一个小婴儿开始慢慢成长起来的,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 br>你的身高、
体重当然还有智慧都在慢慢地往上增长着。
师:大家看从婴儿到幼儿的身高有什么变化?
预设:增加了
26
厘米。
师:怎么算出来的?
交流方法后,小结:这个
26
厘米就是从新生儿到
1
岁时增长的身高。
师:什么叫身高的增长呢?
预设:身高增长其实就是指现在比过去的身高增加了多少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一年长多高呢?
预设:用现在的身高减去上一年的身高。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班同学身高增长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设计 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先理解“增长”的内
涵,然后结合自身成长确定统 计对象,以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
识。
二、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一)收集、整理数据
1.
了解搜集数据的方法。
师:要了解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需要做什么呢?
预设:需要统计现在的和上一年身高数据。
(师板书:现在的身高,去年的身高)
师:知道你自己去年的身高吗?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学校每一年都会为大家进行健 康查体,我们可以去调查学校的体检表。像
这种搜集数据的方法就叫调查。
(板书:调查)
师:那你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爸爸妈妈量出来的。
师:通过测量获得我们需要的数据也是统计中搜集数据的好方法。
(板书:测量)
< br>师:课前,老师已经把去年体检时每个同学的身高告诉大家了,现在的身高你们也
已经测量了,能 计算出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吗?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每个同学的身
高增长情况。
小组活动。
2
各小组交流组员身高增长情况。
2.
用统计表整理数据。
师:听了刚才的交流,你能知道我们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了吗?
师:怎样就能够看出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
预设: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整理就能看出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
出示统计表。
(见图
2
)
图
2
师:如何收集和整理?
预设
:
根据学生身高增长情况,分
5
类统计:增长
6
厘米及
6
厘米以下、
增长7
厘米、增长
8
厘米、增长
9
厘米、增长
10
厘米及
10
厘米以上,按组汇报每
人身高增长情况,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类的人 数。
学生统计填表,选一组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遵循学生 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体会
搜集数据的方法,在感受原始数据的纷乱中产生进一步用 统计表清楚整理数据的意识,
培养学生数据整理的能力。
3.
用条形图整理数据。
师:原来在同学们这个年龄段上身高增长的情况是 这样的啊。为了让同学和家长都
能更清楚地看出我们的统计结果,我们还可以怎样整理?
师
:
在数学上,用条形图的方法来表示、描述数据更加直观。
教师 出示空白格子图,
让学生用涂方格的方法尝试着把上面统计表中的数据表示出
来。
(见 图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