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必考题型经典总结

巡山小妖精
634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5: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崇川区教育局)
















高考古诗文必考题型经典总结


1.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
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

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2.
《兰亭集序》
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3.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中 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
带左右)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天朗气清)

(惠
风和畅)


4.
兰亭集会时文 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
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
达 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
次)
。< br>(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
情)


5.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
(天
朗气清)

(惠风和畅)


6.
王 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
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
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7.
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
光阴似箭,日月
如梭



《兰亭集序》
中有一句相似 的感叹: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8 .

兰亭集序》
中作者举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静者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二 是

躁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1

9.
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 为两类

静者



躁者


并 形象
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
内 )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10 .
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
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 将要到来。这
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当其欣
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11.
《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



转为




过程的句子是: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矣)


12.
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
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 很容
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及其所之既
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13.
我们喜欢的事 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
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向之
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 不以之兴怀)


14.
《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 br>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
序》中所写:
(况修短随化)< br>,
(终期于尽)


15.
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 的文章,就为此
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中所写: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
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16.
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王羲之在《兰
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 br>殇为妄作)






17.
纵 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
一样的,
正如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 br>中所说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18.
《琵琶行》中通过枫叶荻花瑟瑟作响点名时间并渲
染悲凉气氛的 两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
瑟)

19
.“


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琵 琶行》
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是茫
茫江浸月) 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0.
《琵琶行》中用江中月影烘托主客即将分别得 悲伤
的两句: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21.
《琵琶行》中用主客听到琵琶声忘了出发侧面烘托
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
不发)


22.

琵琶行》
中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3.
《琵琶行》中
千呼万唤

出自哪两句?(千呼万唤
始出来)

(犹抱琵琶抱着 面)


24.
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
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5.
《琵 琶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
情已显露,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
(转轴 拨弦三两
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26.
《 琵琶行》中用琵琶女随手拨弦的不同动作和名曲
的流畅演奏表明技艺高超的两句:
(轻拢慢捻抹 复挑)

(初
为霓裳后六幺)


27.
《琵琶行 》中用暴雨和人的窃窃私语比喻琵琶声变
化的两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 小弦切切如私语)



2

28.
中国古典诗 词因多用比兴手法而联想特别丰富,巧
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琵琶行》
( 嘈嘈切切错
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
类比联 想。

29.
《琵琶行》中用珠玉落盘体现琵琶声清脆,表明琵
琶女技艺高超 的两句: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
盘)

< br>30.
《琵琶行》中写琵琶声从婉转流利到滞涩不畅变化
的两句:
(间关莺语花 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31
.“
从今以 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使用了顶针手
法,白居易《琵琶行》
(冰泉冷涩 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
歇)

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 暂时停顿,为曲终
前的高潮蓄势。

32.
白居易《琵琶行》在描写琵琶女的 音乐由

冷涩



凝绝
…”
声暂歇
之后,用(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
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 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33.
《琵琶行》中写因内心包含愁怨,无声更胜有声 的
两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 br>34.
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了大量比喻描摹琵琶演奏
之妙,用(银瓶乍破水浆迸)< br>,
(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写
出了琵琶声的雄壮而激越。

35.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
高昂激越的一句是:
(铁骑突出刀枪鸣)


36.
白居易《琵琶行》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后猛
然爆发 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
潮的句子是: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37.
《琵琶行》中用银瓶破裂和铁甲骑兵 急速冲出比喻
琵琶声激越雄壮的两句: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 br>枪鸣)



38.
《琵琶行》中用撕裂绢帛的声音说明琵琶 演奏结束
时的清脆的两句: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39.
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 br>心秋月白)两句,从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的状态,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的动人。
40.
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
心秋月白)两句,是通过写琵琶女演奏完毕后周边环境的
寂静,来表现音乐的魅力。

4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
见江心秋月白)两 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
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42.
白居易《琵琶行》在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琵琶女演
奏的高超技艺之后,又从侧面利用周围环境和景物烘托 的
两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4 3.

明湖居听书》
写王小玉说书时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
凝 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
中有类似描写(东船 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侧
面显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44.
《琵琶行》中用客人的反映和悄寂无声的长江夜景
描写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
见江心秋月白)


45.
《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很小就学完琵琶并且位列最
优秀的一队的两句:
(十三学得琵琶 成)

(名属教坊第一
部)


46.
《琵琶行》 中从侧面描写琵琶女容貌美丽,技艺高
超的两句: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 成每被秋娘妒)


47.
《琵琶行》中写琵琶女一曲终了,无数豪门贵公子
赠送红绡的场面的两句: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
知数)


3

48.
《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是用 银钗打拍
子敲碎,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表现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
两句:
(钿头银篦击 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49.
《琵琶行》中写琵 琶女年复一年的寻欢作乐,虚度
美好时光的两句: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 月春风等闲度)


50.
《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弟弟从军,阿姨入土,自己
年老色衰(琵琶女教给商人的原因)的两句:
(弟走从军阿
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51.
《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门前冷冷清清,年 纪变
大,嫁给商人的两句: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
妇 )


52.
《琵琶行》中写商人重利,已出门做生意一个月未
归, 从而表现琵琶女孤独寂寞的两句:
(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53.
《琵琶行》中通过江面空船、寒江和明月表现自己
孤独寂寞的两句 :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54.< br>《琵琶行》写琵琶女夜梦往事不禁伤心流泪表现婚
后生活孤独寂寞的两句:
(夜深忽梦少 年事)

(梦啼妆泪红
阑干)


55.
古诗词中

眼泪



悲愁

总是结合在一起,白 居易
《琵琶行》用(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两
句写琵琶女梦 到少年事的伤感;
《诗经
·
氓》中也有

泣涕涟


一句形容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的样子。

56.
白居易在《琵琶行 》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
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
干)


57.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 br>,
(相逢何必曾相
识)既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又是全诗的主旨。



58.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是《 琵琶
行》全诗的主旨所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9.
《琵琶行 》中表现作者和琵琶女同病相怜的两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br>。

60.
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
和自己境 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同是
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慨。

61.
《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在听完琵琶女倾诉身世
后,由琵琶 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发出了(同
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慨。

6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
同病相怜的 句子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
识)

< br>63.

琵琶行》
中写作者被贬之地没有美妙音乐的两句:
(浔阳地僻 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64.

琵琶 行》
中写作者被贬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的两句: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 竹绕宅生)


65.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其间
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 鸣)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
凄凉之意。

66.
《 琵琶行》中表明作者在被贬之地只能独自饮酒度
过美好时光的两句: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
倾)


67.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写自己谪居浔阳,无论春天
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
都独自一人喝酒的句子是: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4

68.
白居易《琵琶行》中(满座重闻皆掩泣)一句描写
了众 人在了解琵琶女身世后,再听弹奏而被感动落泪的情
景。

69.
《琵琶行》 描写作者听琵琶女第二次弹琴时内心涌
起难以抑制的悲伤之情,因而不禁泪下沾襟的句子是:
( 座
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70.
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
的句子是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
名为鹏)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71.
庄子在《逍 遥游》一文中,为了突出鹏鸟的形象,
将夸张用到了极致的句子是: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
也)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72.
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
是(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73.
在《逍遥游》中,庄子用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三 句描绘了鲲鹏奋飞
的雄姿以及时节,给人带来豪迈之感。

74.
庄周《逍遥 游》中,
《齐谐》记载的语句(水击三千
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描绘了
鹏徙于南冥的场景,交代了鹏离开北海的凭借之物。

75.
《庄子
·
逍遥游》中的语句(水击三千里)

(抟扶 摇
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描写大鹏南徙时的
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76.
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
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 看来也并非逍遥,因
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 上者
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