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余年寄山水
758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6: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月的作文-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遗珠之作)

苏州市姑苏区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整洁。

第一部分(
24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

)
《朗读者》
精心挑选经典美文,
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旨在实现感染人、
鼓舞人、教育人的目标,
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其
mèi
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 宾分享
的故事同样精采。
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厉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
茅盾文学奖
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岐、隔
h
é乃至冲突,与观众 分享对儿子的教
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概。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 以
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
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分)


m
è
i


②隔
h
é

(2)
阅读语段,找出文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4
分)

错别字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诈骗案 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高明,蒙骗形式之多样,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
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
地撑着筏子, 唯恐它
....
被巨浪打翻。

C
、班级联欢会上,王萌同学的精彩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 ..
D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
,
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
的。

....
3
、名著阅读。
(6

)
(1)
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

)。(
3
分)

A


《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作者反感的两件事情是“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
密,这位朋 友是范爱农。

C
、白龙马原为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纵火烧了玉帝赐的明珠被 贬到鹰愁涧后化作白
马驼负唐僧取经。

D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佛祖规劝,皈依佛门,
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2)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
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本段文字 中“裙钗”为什么“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为什么要说“亲由”?(
3
分)


4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0

)
⑴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⑶子在川上曰
:

,
不舍昼夜。”
(

<
论语
>
十二章》
)
⑷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


)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⑺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
其一
)

)


,秋风吹散马蹄声。
(
谭嗣同《潼关》
)
第二部分(
36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5

6
题。(
4
分)

野望

王绩①

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 ①王绩,唐代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②徙倚(xǐyǐ):
徘徊,来回地走 。③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
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 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5
、阅读全诗,说说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
分)


6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

10
题。(
12
分)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 鼠尽而鸡亦尽。其子
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②?”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 鸡。夫
有鼠,
则窃吾食,
毁吾衣,
穿吾垣墉③,
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
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①中山:地名。②盍去诸:为什么不赶走猫呢?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

7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
分)

①中山人予


②其子患之



③是非若
所知也

④则窃
吾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①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9
、赵人和他的儿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2
分)


10
、下面是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
2
分)

A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B
、一个人如果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不付出什么代价,到头来只能是
一事无成。

C
、评价任何事物,应该看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1

13
题。(
6
分)

【材料一】
< br>“不忘初心”、“柠檬精”、“雨女无瓜”、“硬核”等词入选“
2019
年度十大网络
用语”。当前社会,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
染的 速度异常快。
但也有一些不雅的词语,
经由互联网的传播,
也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 。
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
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 《光明
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 示
:
“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
汉绣的绣花徒,
上 来都称呼我为
‘亲’
时,
我何止被惊呆,
简直是崩溃。

( 摘自
《文汇报》


【材料三】

2

2 1
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
种新兴表达令人 眼花缭乱、
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于
1999
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摘自《文汇报》)

11、根据“材料一”,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
分)


12
、“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根据材料,指出这种< br>表达的缺陷。
(2

)

13
、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
,
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 会和个人各提一
条建议。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18
题。(
14
分)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
外表看上去很普通,< br>内里却蕴藏着美玉。
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
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


月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