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
巡山小妖精
845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6: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心动的歌词-
【初中文言文三步思维法】初一文言文
50
篇精炼
初一语文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题的三步思维法:
第一步:快速阅览答题
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
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 些关键字词的意思:
有
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阅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 言文的大
致意思。所以,无论是看到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浏览文段后的
题目 。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文言文阅读文段有的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
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 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的
是了一篇“草书大王”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可使我们快
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 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
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所以,我们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同学们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思维千万别停下来而
作考题的思索 ,而应继续阅读。总之,第一次要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
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二次再 针对问题细细阅读;做到“对症下药”解答问
题。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初一文言文
50
篇精炼(之一部分:
1-18
)
一.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 之。
丞相自若也②。
一日得句③,
索笔疾书,
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 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
“此何字也?”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 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
g
ò
u
):责骂。⑥胡:为什么。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
1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
2
)使侄录之
(
)
(
3
)侄罔然而止
(
)
(
4
)执所书问曰
(
)
2
.翻译下列句子:
(
1
)
此何字也?
(
2
)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
.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
.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
3
.
作者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
.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
“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 ,
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魏 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
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
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 止》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
1
)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
2
)既毕,令间谍问曰
(
3
)魏王雅望非常
(
4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2
.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3
.< br>用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
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四.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
、解释粗体字
(
1
)先自度其足
(
2
)吾忘持度
(
2
)宁信度
2
、翻译下列句子。
(
1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2
)何不试之以足?
3
、探究:文中“之 ”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
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4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
一 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
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
.给上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
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穿井(
)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
3
.翻译句子;
(
1
)吾穿井得一人。
译文:
2
(
2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4
.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5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 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
默记。
暮归,
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
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
④恬若不见
⑤父怒挞之
⑥曷不听其所为?
2
、翻译
下列句子。
①
王冕者,诸暨人。
②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
、你从本文中感悟到了什么?
七、
(
季梁
)
往见王 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
曰:
‘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
?
’曰:
‘吾马良’。臣曰:
‘马
虽良 ,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⑤善
!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 行
(h
á
ng)
: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
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
.
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
这个成语是
②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
八、北人生而不识菱(
1
)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 食菱须
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
土亦有 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
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
此坐
(
2
)
强不知以为知也。
[
注释
]
(
1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
坐:因为。
1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
1
)仕于南方
仕:
( 2 )
席上食菱
食:
(
3
)欲以去热也
以:
(
4
)欲以去热也
去: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
阅读本文
,
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3
九.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
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 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
1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难:
(
2
)幸尚宽,何为不可
幸:
(
3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为:
(
4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以:
2
.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
_
。
3
.翻译“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
4
.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
十.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 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
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 者黑,是以君子必
慎其所处者焉。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
1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居:
(
2
)如入鲍鱼之肆
肆:
2
.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
.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近朱者赤,
4
.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
请简要回答。
十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
(
同“汝”
)
还,顾反,为女杀
彘
(
猪
)
。”妻适市反,曾子 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
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曾子妻之市
之:往
B
.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
.妻适市反
适:往
D
.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
.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十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
一餐,
可办粗饭几日;
纱绢一匹,
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 br>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
.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