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法
玛丽莲梦兔
707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7: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江湖笑歌词-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在别的单位被称为主任会很荣耀,
但作为职位最 小而管得人最多的——班主
任,相信每个人都想知道:怎样用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 柔
的微笑,
让那些原来不做作业的学生做作业了,
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使那些屡教不改,家长无能为力,
老师头痛不已的后进 生脱胎换骨成为优秀生。
其实,
我们大家都明白,
表扬也好,
奖励也好,这些至多只能给那些问题学生一些暂时的鼓励和信心,
是治标不治本
的,
学生三分 热度过后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手段助其巩固、
内化,
必然会恢
复老样子。所以,我 们不能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
多样的教育方法单一化。
今天我所举 的案例不侧重于是否成功,
而侧重于过程的
逻辑分析。
因为,
我不想把它们作 为成功经验的告诉大家,
只想和你们共同探索:
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的希望。< br>
我打算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怎样教育所谓的问题学 生:
一、
问题学生与
‘问题’。二、问题学生的教育意义。三、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教育 。四、问题学
生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一、摔跟头是初学走路的必要——问题学生与‘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
在学习,
行为,
心理等方面偏
离常态,
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 生。
从媒体披露的现象和心理学家
研究的结果都说明:
问题学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中 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如何
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
所以我们每 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平
和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学生。
只有搞清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的差异 ,
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
下面我们就来
了解一下问题学生的分类:
(一)从问题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可分为障碍类和情绪类。
学生表现出的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恶劣的人际关
系等都属于行 为障碍。而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社会性抑制等
(二)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又可分为
1
.品行不端型。像强横霸道,好逸恶劳,在校滋事生非,欺凌他人,
不服教育就是品行不端型 。
2
.纪律松散型。如在课堂上自以为是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等。
3
.学习困难型。如在课堂上表现得很认真,就是什么也学不会的。
4
.全面后进型。是指那些既调皮又不学习,喜欢惹是生非的学生。
关于华佗治病的传说有很多,但是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一天,
先后来了两个腹泻病人。
华佗给他们看后,
开了两副完全不同的药。
一副是专 门
止泻的药,吃了之后立杆见影;另外一个给的却是调理药,先是大泻,
ran
后才< br>好。
别人不理解:
为什么同样的症状,
不同的药方呢?华佗说;
“先来 的那个人,
腹泻是由风寒感冒引起,只要止泻,病就好了。后来的那个病人,是吃了有毒食
品, 毒素还在体内,毒不除,腹泻不止,所以要先泻后调理。成因不同,方法岂
能一样?”
看来我们 必须知道问题学生是怎样形成的。
才可以进行教育。
关于问
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 说法。
从根本上说,
问题学生的形成都必须具有外因
与内因。外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 因素,学校因素。
当然社会因素又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
其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
是文化方面。例如: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孩子思想的侵蚀。
2
.伦理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价值流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及腐败现象的影响。
4
.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
家庭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父母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只爱不管型,只管不爱型,不爱不管型。
(1)只爱不管型。
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和袒护,
宠爱有加,
百依百顺。
孩 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的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吃,穿,用上,对学习
关心甚少。即使孩子在外边 做了错事,少数父母也不肯认错,甚至辩解包庇,不
能与学校密切配合,
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脱节。
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最容易养
成了孩子骄横不讲理,任性妄为,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性 格。
(2)
只管不爱型。
父母教育方式的根本特征是简单粗暴,
缺 少甚至没有说
服教育,代之以打骂。孩子稍有差错,不是拳打脚踢,就是棍棒相加。孩子缺少
家 庭温暖,
怨恨之心逐渐形成。
与这种棍棒教育相伴的是训斥教育。
孩子略有不
顺意,便恶语相加,讽刺挖苦。据我了解我班有
80
℅左右的孩子在家受过父母
不同程 度的打骂。也有家长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使孩子生厌,形成逆反心理。
(3)不爱不管型。 所谓不爱不管其实就是撒手不管。孩子出了问题,听之
任之,
这对处于成长之中,
缺乏 基本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是最危险的,
非常容易
把孩子引向邪路。
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 往往同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有很
大关系。父母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最 直接最重要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原有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br>这种改变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父母与孩子的三口之家居主导地位
;
三口之 家在教育
上所带来的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二是不完全家庭增多。
不完全家庭有两种情 况,
一种是单亲家庭,一种是留守家庭。这两种家庭往往导致孩子性格存在缺陷。
另 外家庭经济背景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形
成自卑,偏执,嫉妒, 愤世嫉俗等不良心理,而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容易形成
自我中心,自私,固执,不容人,养尊处优等不 良心理,进取心不强,生活自理
能力差。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后天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气氛,
亲密无间的氛围以及与外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他们
逐渐地变得心胸开阔,
充满爱心,
具有健康地心理和稳定地心理,反之留给孩子
地只能是阴影与噩梦,只能是心理的扭曲与人格的畸形发展。
学校 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业道德。
如
果一个学校以升学为主要 教育目的,
那么部分老师就要给孩子加重课业负担,
再
加上低效,无效课堂教学的存在 。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
从对以上三个外部因素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 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我们
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内因 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自我因素中影响
学生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孩子的性格不成熟、
缺乏基本道德判断力、
基础学
力的欠缺或同伴关系的失败都会 导致问题学生产生。
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问题学生教育的意义
从 大的方面讲:(一
)
有助于促进问题学生的身心指向健康全面发展。
(
二)
有助于化解教师危机。
(
三
)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 和心理环境。
(
四
)
有助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
五< br>)
有助于整合家庭,
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教育
力量,营造更为广阔的生态化环境 。从小的方面来说:在中小学中,几乎每个班
都有几个问题学生。
他们是
“麻烦的制造 者”
,
拖班级后腿,
搅得全班不得安宁,
对他们我们真的是不得不爱。
三、传播爱的使者―――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教育
班主任把问题学生教育作为工作的重 要任务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促进学生
的健康和谐发展,因为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 问题学生教
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四、病树前头万木春――问题学生教育中班主任工作艺术
最后一个问题:问题学生教育中班主任工作艺术。
首先来看一段对话:老师说:“快 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
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
“请问那位印刷工人住在
哪里?”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学生存在。面对不同的问
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不同问题学生的产生、教育问题。
(一)求知方舟搁浅——学习问题
先来看在学习方面,
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 :
课堂麻木、
厌学、
注意持久性差、
粗心马虎、经常不写作业、偏科和学习自 我效能感缺失等。
1.
课堂麻木
我班的石某是个小男孩,
下课后东奔西跑,
和同学一起玩得特别疯狂。
可上
课后他立马变了模样,双手握在一 起放在下巴那,目光呆滞,半趴在课桌上。用
我原来的搭档的话说,
看到他的样子我们就能感觉 到他很冷,
所以手不能放下来
做事情。课桌上几乎没有练习本,有也往往超不过三张,要不就拿 别人一张。做
练习时要么不写,
写也是磨磨蹭蹭跟不上大家的步伐。
据我了解造成这个 孩子懒
惰、课堂麻木的原因是:这个孩子的家庭比较特殊,是一个重组家庭。他爸爸原
来有两个 孩子,年龄比他大得多,由于智力原因,在学习方面也很不理想。和他
妈妈结婚后,人到中年又喜得贵子 ,很是高兴,对他特别溺爱。刚上一年级的时
候,
和家长交流他的课堂表现,
说他存在 惰性心理。
他妈妈很生气,
说孩子不写,
都是因为老师说他懒的原因。
后来每 次课堂作业他都不能按时完成,
我只好陪他
在教室写完再走。晚上在家,题错了他妈妈擦一个他 改一个,时间一长,他妈妈
也领教他有多懒了。
后来,
逐渐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开始配合我们对他进行管
理。首先,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感觉他会,无论 他是
否举手,我们都给他机会,让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不断对他进行纵向比较,
虽然他的字 写得几乎无法辨认,语文老师还是每天耐心地圈出几个能看清点的,
表扬他的点滴进步,
让他建 立自信心。
由于这个孩子上课懒得动,
所以一般不会
打搅别人。于是我就安排数学科代 表和他同桌,这样在同桌讨论和小组活动中,
他能在别人的帮助下,参与学习。他妈妈也很配合每天放学 时,问问学了什么,
说在家做作业时好辅导。
特别是这学期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
他特 别带劲。
有时
下课也跑到我那儿,要我给他出题做。虽然两年来,对这个孩子付出很多,可他< br>成绩一直比较差,
几乎次次倒第一。
但当我看到他这次期末试卷上计算题一个也
没错,考了
67
分时,我感觉他进步了,因为从卷面上就能看出他比以前认真多
了。我 坚信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除了家庭溺爱、惰性心理导致孩子课堂麻木
外,像我们现在班额过大,教师 无力顾及全体,少数学生感受不到成功,教学内
容枯燥无味、
教学形式单调、
简单机械 的重复活动过多都是造成课堂沉默的主要
原因。
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要积极关注,
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拉近师
生间的心理距离。
然后以鼓励为主,
通过精 神或物质奖励刺激学生课堂积极参与,
来改变课堂中的麻木状态。对待他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急 于求成。
2.
厌学
随着年级的增高,
班级内厌学的人数也会增多。
特别是到了中学有很多
学生因厌学而辍 学。导致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性格懦弱、家庭教育滞后等。
也可能是学生在某阶段学习过程中,知识学习发生脱节现象,
造成后续学习困难,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我班的崔衍顺就 是这种情况。
一年级时他各方面表现还不错。
可是到了二年级开始学习乘法以后,
崔衍 顺就明显不如别人了,
不知为什么他就
是理解不了乘法的意义。他父母开羊汤馆,生意特别好, 没时间理会他的学习,
也不关心他的成绩如何。
原来主要由他姐姐负责他的学习和生活,
可上了二年级
他姐姐到外地上学去了,
他几乎就没人管了。
于是出现了上课不认真听 ,
作业也
不愿做的现象。没办法,只好抽空让他在办公室用小棒,边摆边理解。张老师把
他的作业每次都单独挑出来,
上面的错误看着他一一改完才放心。
对这样的学生
我们 只能给他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强化补救。不然,他会一落千丈。
3.
注意力持久性差
一天和搭 档聊天,
她认为四班的班级管理要容易一些,
因为男女生一样
多。而我班男女生比例为
2
:
1
,男孩子太多。我说:“一个张思雪换人家
10
个< br>男生,人家都不一定乐意。”张思雪可是我班的“名人”,所有任课老师都认识
她。班中
10
人犯错误,她必定是其中唯一一个女孩。上课时可谓眼观六路、耳
听八方,哪里有点小动静 ,都能引起她的高度关注。手里总摆弄东西,一会儿小
纸片,
一会儿铅笔。
无论上什么 课精力都不集中。
造成她注意力持久性差的原因,
一是和这个孩子的性格有关系,
另外 ,
与她的妈妈喜欢在她犯错误后,
唠唠叨叨
反复说个不停也有很大关系。
孩子 在不同时期,
其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是不
一样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 的时间在
10-20
分钟以内。超
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 的孩子,可坚持到
30
分钟
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
40
分 钟以上。为了提高张思雪的注意力我让
她妈妈配合做好:
1.
每天监督孩子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家庭作业。
2
、平时多鼓励,
千万不要干扰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因为这正是在无 意中培养她的注意力。
3
、尽
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
4
、 不要给她买有装饰品的笔和奇形怪状的橡
皮。
她的书桌上,
只能放书本等学习用品,< br>营造一个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4.
粗心马虎
平时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到家长说:
“孩子在家写作业,挺 简单的也
做错。不认真,太粗心了。”所谓粗心,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指自己理解
且会做 的事情,
由于不仔细而出现差错。
这次期末考试我女儿就把
658+294
看 成
了
658-294
,把‘人类’写成了‘人娄’。回家让她改错,我才发现把‘类’ 写
错根本就不是由于她不认真,而是在她大脑里‘类’就是那样写,是基础知识她
没有真正掌握 。
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写错字,
抄错数简单的归为学习态度不端正。
小学生常犯粗心的 毛病是因为:
1.
争强好胜的心理。
小学生一般都争强好胜,
遇
到问 题,为了不落人后,往往不经思索就抢着回答,结果就很容易出错。
2.
学习
态度不认 真。
中小学生一般都较贪玩,
看似在做作业,
心里可能想着怎样和伙伴
玩,盲 目追求速度快,草草了事,难免会出差错。
3.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可以
分为注意力 的保持和注意力的分配两种。
学生做事粗心,
可能是注意力分配存在
问题,
即 他无法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很好地分配于两件事情上,
从而出现粗心的
错误。
也有些学 生由于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做事不能专心投入,
而出现粗心马虎
的现象。
4.
心理定势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对细微变化缺乏很强的观察、
判断能力,
很容易 产生不必要的错误。如做数学题时,一看到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
有‘还剩’就列减法。
5.
缺乏训练。有些学生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做作业字迹
潦草,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这些 坏习惯会减弱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6.
视觉加工能力落后。
学习过程中,
80
℅以上的信息要通过视觉传递到大脑,
如果
一个人的视知觉加工能力落后于年龄水 平,
就有可能出现看错行、
抄错数、
丢字
漏字等粗心马虎的情况。
在中小学,粗心马虎的现象很普遍。帮助小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主要应
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增强其学习的责任感。
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克服粗心大意的重要前提。同时,
应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 让他们懂得如何认真正确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
事,
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 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
激励自己不断
进步。
2.
要求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 本概念的学习。
3.
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应
试技巧,让学生自己学会调节情绪。放平 心态,充满自信面对考试。先整体浏览
一遍,挑会的先做,不会的也不要着急,最后慢慢想。
4 .
多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
练。
比如辨认错误图形训练以及文字符号校对连线训练。5.
要慢慢养成细致的习
惯。
细致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练习,
可以让家 长配合在家做穿针练习。
帮孩子
找一根针,
在针孔上穿一根长约
5
厘 米的线;
再找一块硬纸板,
在上面用粗一些
的针扎
20
个洞,每排< br>5
个,一共
4
排。练习的方式是,用手提着线的末端,依
次将针穿进硬 纸板的小洞中。每次练习
10
分钟,每天练习两次。经过一段时间
的练习,
我 们就会发现,
学生粗心的毛病有所改善了。
6.
为小学生准备一本错题
本集。
班主任可以在家长和各科老师的配合下,
为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
要求学
生把 自己平时学习中出现是错句、
错字、
错题,
集中精力针对错误进行改错训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易错的地方反复出错。
7.
用目标激励学生上进。
班主任可以用目标激进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
如:
本周或今天作业本
上 有
5
个“×”,那么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达
到一个目 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总之,粗心虽属顽症,但非绝症。只要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改掉粗心的 坏毛病。
5.
经常不写作业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人正是从失误中认识真理,
变得聪明,
走向成熟
的。所以,必须理性地对待学生所犯的 错误。一般来说,学生犯错误多数是个别
的,而且带有偶然性。比如老师催学生交作业。问“都交齐了吗 ?不会有漏网之
鱼吧?”有位学生怯生生地回答:
“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当学
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适当宽容也未尝不可。
但是对于那些经常不写作业的
学生,我们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了。我班宓庆辉就不喜欢做作业,他人很聪明,
在一年级的时候,成绩一般在中游偏上的位置。
可到了二年级,
他父母在城外开
餐馆,
很晚 才回家。
他年龄小,
没有时间观念,
每天放学后他先玩,
玩够了再写。
有时写点作业,
有时困极了就干脆不写。
出现这种情况后,
我让他把作业不交给组长了,
直接交给老师,
如果没写必须在放学前补完再走,
并告诉他回家要先写< br>作业,再出去玩。这样坚持一星期,他养成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和其他
人一样把作业交给 组长了。
为了防止他再犯,
一定要组长及时汇报,
如果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