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困生学困生心困生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巡山小妖精
867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8: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雪纷飞的诗句-
《德困生、学困生、心困生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天门市岳口镇天南初级中学课题研究组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指出:
坚 持以人为
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
教育 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 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
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 神和
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要
提高优等生的成绩,
也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更要照顾和关爱各类
教育受限生。要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原 则,有侧重点
地抓好学生中特殊群体的转化工作。
学生的个体差异本来是一个客观存 在。
但是,
目前由于社会
和家庭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留守生大量出现, 部
分学生甚至无人看管,导致目前农村中小学出现了大量学困生,
德困生,心困生的现象。截止
2008
年底,天门市总人口
162.23
万人,全市常住人口
13 6.6
万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一年外出
3
个月以上)
约
38万人,
全市中小学校
264
所,
在校学生共
203906
人,其中小学生
81349
人,初中生
81232
人,高中生
41 325
人
,
平均每生外出务工家人为
1.86
人次。大量人员特别是 家长的外
出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
这部分人在班里所占比例虽小,
但影响甚大。 直接影响班风、纪律和正常的教育工作,若教育不
当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如 何教育转
化学困生、德困生,心困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家长
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迫切 要求
,
也将对天门教育的快速发展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每 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
体验学习
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的目的
,
必须对学
困生、
德困生、
心困生进行专门辅导。
新 课改的实施,
使转化“学
困生”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
施,
通过教师、
家长及社区等职能部门的努力,
使学困生德困生、
心困生逐步 减少,
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成为现今农村中小
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
大力探究德困生、学
困生、心困生的形成原因 ,摸清其在生活中的特殊表现和规律,
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借此构建德困生、学困生、心困生< br>转化平台及教育评价系统,
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优化
班主任工作方法 ,提高班主任素质。
二、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对学 困生、德困生、心困生的研究要上溯到对问题生、后进
生及差生的研究。
差生的教育研究是伴随 着班级授课制的形成而
开始的。
16
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 br>级教学的尝试。如法国的居耶讷中学
,
分为十个年级,以十年
级为最低年级,一 年级为最高年级。在一年级以后,还附设
二年制的大学预科。德国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分为九个年级,还设一个预备级,为十年级。与此同时,天主教设立
的耶稣会学院,也实行班级教学,分为初 级和高级两部:初
级部又分为五个年级(其中五年级为两学年),共六学年;
高级部一般为三个 年级;还在章程中详细规定了每月、每周
的教材内容和每天的时间表。这些都是班级教学的萌芽。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
J.A.
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
验,并在 其所著的《大教学论》
(1632)
中
,
加以论证
,
从而奠
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后,班级教学在欧洲许多国家
的学校逐步推广。
班级教学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
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又 难以充分照
顾优、差生的学习和发展。
19
世纪末期,特别是
20
世纪以
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培养人才的需要,为了克服班级
教学的缺点,适应学生的个别 差异,出现了分组教学甚至个
别教学等组织形式。这样做的结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
给不同 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等。这
就出现了所谓的学困生、德困生、心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