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及建议
别妄想泡我
811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8: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仲秋节-
教学方法及建议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本 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
方法和途径。以下提供几种教学方法 ,供参考。
1.
案例教学法
在法律教 学中,案例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案例的分析探究,不仅能使法
律条文更加生动具体,
而且现 实中发生的案件又可能对法律条文提出挑战,
引发
争议,进而导致国家修订法律条文的可能性。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出示具体案例来组织教
学,
目的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的矛盾,
参加讨论,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看,
案例教学有助于
“
活化
”
教材,改革传统概念教学;能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和 实
际相结合的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提出和阅读案例。它 要求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精选案例,有些案
例还可能需要作相应的改造,
要求最好是真实 的、
贴近生活的、
具有代表性和针
对性的,还要尽可能体现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 同时教师针对案例所设计的
问题,一定是要让学生
“
跳一跳,够得着
”
的问题,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教师
应当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阅读材料。
案例材料的选择,除教材提供的案例外,
教师
还可以选取其他资料。
(2)
案例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围绕案例提出问题,启发学
生运用所学的原理进行分 析。
在讨论中,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鼓励不同
观点展开交锋。
教师要保留对问题的看法,
在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自由发言,
在
适当时机可作适当的 引导。教师应注意听取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思考的路线,
辨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3)
归纳总结。
讨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讲解 ,
梳理思维过程,最后给出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法院处理结果。
(4)< br>案例演练。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
再次展示新的案例,
让学生 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演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施案例教学,对教师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准备合适的案例,使
之符合教学目的,
并且这些案例在表达、< br>清晰度和智力要求方面要有很高的质量,
这实质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和尽量多地占有资料。
案例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但也有其局限性,
它必须 是在学生基本掌
握了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
案例教学法与课堂讲授 法不可相
互替代。
2.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一般是指使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或一定的情境,通过认知、
体验和感悟,在实践 或亲历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常见的体
验式教学方法有
“
情景模拟
”
、
“
参观调查
”
、
“
角色扮演
”
、
“
实验制作
”
、
“
实践
亲历
”
等等。
在本课程教学中可更多采用
“
情景模拟”
与
“
调查研究
”
。
(1)
情景模拟
例如,专题四第一框
“
选对 求职路
”
一目的教学中,可模拟出几种招聘情景,
请学生演练求职程序,
达到 实际训练的目的。
再如在专题六的教学中,
可采用模
拟法庭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诉讼 的程序、庭审的过程。
(2)
调查研究
例如,在专题一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调查周围人的法律意识,调查我国近
期颁布的法律、法规。再如 ,在专题四第一框
“
选对求职路
”
一目的教学中,可
请学生在课前对
“
求职方法和途径
”
进行调查,如求职途径有多少种;实际生活
中最 有效、成功率最高的求职方式是什么;求职中有哪些窍门、注意事项等。
在本课 程的相应框题中,还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的方式。例如,在专
题五第一框
“
父母 与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
”
这一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br>列举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权利义务,
同时体
会在家庭成员之间亲情与爱情的 背后,
还体现着一种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
它们
共同维系着幸福和睦的家庭。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体验活动的方式教学,
包
括通过社会调查、
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途径去了解、
感受其他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
义务关系。
3.
实践探究法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 究和创新的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
实践与探究以活动为载体,
以学
生的经验和社区的生活为背景,
在活动和探 究中,
演绎教材内容,
补充和生成超
越教材知识的内容。这种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突出实践性。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
实践为基础,以活动 为形式,以实践为根本,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自
参与、主动探索,在实践中感悟和生成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回归生活,
经历生活,体现开放性。
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强调学生亲 身经历生活,体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3)
注重过程,立足发展,关 注生成性。实践活动和探究过程,注重活动过
程,
立足于学生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发展,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
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 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
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在活动和探究中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4)
体现以学生为本,落实自主性。实践活动和探究主题的选择,充分考虑
学生的关 注点、兴奋点,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