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有关格律诗的一些名词解

玛丽莲梦兔
689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8: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800字周记-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燃放烟花)
第九讲
-
有关格律诗的一些名词解

第九讲

有关格律诗的一些名词解释

一、
【分韵】

一称

赋韵



分韵就是指朋友聚会唱酬时,< br>事先约定用一句诗或一句成语作韵脚,
每人各分得其中一个字
作为自己这首诗的韵,就按 这个韵来作诗。古人诗题中说的

得某字

,就是指分韵这回事。

2015

5

1
日,晋社七诗友榆次雅聚相约分韵:以东 坡句

春在先生杖履中

,因是七人,
就选了七字的一句诗,每人得 一个字为韵脚,下面看看老师们的佳作。

拈得东坡句

春在先生杖履中
首字成诗
-----
并州井人

冻雨淋寒食,清明苦唤人。

往来盘古道,聚散故乡邻。

焚柳诗无续,朝山梦有新。

绢花飞不起,何以殿余春。

乙未寒食 榆次雅聚拈



字得句
------
烛焰


吟诗赴凤城,风雨无相碍。

欲表水山怀,先歌榆柳态。

仲春觉嫩寒,壮岁生慷慨。

两事纵心为,人和花俱在。

乙未仲春诗友榆次雅聚,时逢寒食,



春在先生杖屦中

句分韵赋诗,余得



字,作五律记之:
---
东方麓台

榆城逢旧契,晚醉共留连。

煮茗慨今古,拈诗分后先。

春风又寒食,客梦忆华年。

钟罢夜初永,余情人不眠。


寒食榆次雅聚拈

春在先生 杖屦中





字凑句
-----
素心 华锦

寒食半阴晴,小楼诗意酿。

茗香宛转浮,情味参差漾。

眼底淡利名,笔端多浩荡。

清谈助韵新,梦挽时光杖。

五律:以

春在先生杖履中

句分韵赋诗,得履字
--------
东方麓台

迎风樽酒香,

践席数知己。

笑语画栏前,


酡颜明月里。

诗词拟八叉,


雨雪著双履。

拈韵独枯肠,初成颇自喜。

乙未寒食榆次雅聚席间拆苏东坡句


春在先生杖履中





字而作
-----
毛牛

山名此后闻,足下春秋履。

割股奉文君,蠲腥焚白纸。

尘烟祀远汾,介子埋高址。

彼岸正铺云,清明栽柳耻。

榆次聚会拈韵得





-------
三晋诗源


老友逢寒食,拈诗到晋中。

烟熏平水韵,酒醉小楼风。

议起文王事,追怀介子公。

1 / 7
第九讲
-
有关格律诗的一些名词解

绵山无义火,烧醒几英雄?

分韵得



字成句
--------
三晋魔女

雅会嗟成误,怀疴寒食中。

床头人念远,笔底句难工。

呼出三更月,来听一键风。

不眠长夜里,寂寂复何同。

诗友雅聚,身体欠佳

未能前往

接社长电话分韵写诗





字勉强成句


二、
【限韵】

限韵就是指朋友聚会唱酬时,
事先限定用某韵或某字 为韵来作诗。
限韵有两种情况:
⑴限韵
不限字。⑵限韵也限字,即限定用某韵中的某几 个字。

11

9
日,晋社诗友在晋城雅聚,下榻之所为

锦江之星

限韵三江,作七律,必须有江字,
三江只有
20
个字,为险韵,

三江〖
20
字〗双扛江邦尨杠庞泷降缸逄桩梆罡豇窗腔跫幢撞

以下是老师们的作品。

东方麓台

《晋城采风限以三江韵成七律一首》

菲菲细雨拂车窗,窗内喧声别有腔。

得共朋侪重晏晏,更传尘事一桩桩。

玉觞错落醉洪笔,铁板铿锵唱大江。

此去不缘名利去,遐情诗债又成双。

烛焰

晋城雅聚约以三江韵得句

泽州山色扑车窗,豁亮诗人眼一双。

书院灯融歇游兴,盟心韵险入新腔。

笑逢霜月襟前落,不负吟旌肩上扛。

今岁三歌鸿雁曲,惹吾清泪滴醪缸。

魔女

晋城雅聚兼寄寒江明月

几回笑语到眉旁,未顾寒声夜过窗。

社里乾坤端有月,座中南北竞开腔。

尘心自泊情如酒,韵律君凭笔若杠。

一醉今宵欢聚地,不思明日下春江。

掬雪厅

七律

晋社诗友晋城雅聚限韵三江

一卡联通着锦江,音容此处绝无双。

晋南陈酿熏红袖,塞北豪歌匝晚窗。

不测阴晴风漫扫,寻常纸砚韵轻降。

欣逢吾社迎周岁,月共青穹事几桩。

寒剑

七律


晋社诗友晋城锦江之星雅聚限三江韵








自有清流入锦江,泽州老酒正开缸。

金兰早已心头结,旌帜更须肩上扛。

王莽岭奇云伴雾,皇城府赫相扶邦。

同游幸得程门立,雅事平添又一桩。

2 / 7
第九讲
-
有关格律诗的一些名词解

三、
【唱和】亦作
唱酬



酬唱

。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

1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和诗,指诗人之间 按照一定的诗意,以诗赠送、酬答,相互唱和,不用对方的原韵
或原韵脚。

(二)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例如:

七绝


无题(原玉)

清风月夜嗅花香,两手轻抚曲意扬。

明月撩人今犹在,伊人满腹念情长。

七绝


无题(依韵)

伊人满腹念情长,独卧鸳鸯玉枕凉。

恨怨春风难解意,不扶圆月入厢房。

(三)
、从韵,和诗时不仅要用原诗的韵,而且要用原诗的韵脚字,但韵脚字不要求按原韵脚字的先后顺序。

例如:七绝


中秋赏月(原玉)

玉镜高悬挂翠楼,天阶醉卧断情愁。

嫦娥不解离人怨,笑把清辉散九州。

七绝


中秋赏月(从韵)

笑把清辉散九州,中秋月夜寄离愁。

红尘几许相思意,望断天涯怅满楼。


(四)
、次韵,也称

步韵

,或称

步原玉

。和诗时不仅要用原诗的韵,用原诗的韵脚字,
而且韵脚字的先后顺 序也不能错乱。

例:

晋社成立一周年志贺

王耀平(原玉)

生成马邑长并州,硕果丰盈悦两眸。

二十余人精气爽,三千里路好风柔。

停停走走同欢乐,去去来来任自由。

笔下言辞心内曲,见穿山水上云头。

七律晋社成立一周年兼步韵耀平兄

李爱莲(步韵)


一路欢欣访泽州,雾中仙境豁双眸。

不辞马困山初瑟,直觉风轻语更柔。

君拾灵犀点屏玉,我疏拙句少根由。

近朱而沐骄阳暖,赊得豪情击浪头。

2
、和诗的要求和方法

1
)要吃透对方诗作的立意作答酬唱。比如不能人忧我喜,人喜我忧;也不能无病呻吟,
无话找话,答非所问。


2
)和诗的立意也可以与原作有所不同, 也就是按韵而不按意酬唱,但这种情况下要另设
标题。


3
)步韵 应尽可能与原诗有变化。如要尽可能采用新鲜的词语,而避免使用原诗中已使用
过的词汇、句式,在多次 步韵(称

叠韵

)酬唱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4
)对方的诗作是仄起式,和诗可以考虑用平起式;反之亦然,以示变化。

四、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
相联成篇。
习惯上一人出上句,
续者须对成一联,
3 / 7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


800字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