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
绝世美人儿
671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9: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激烈的运动会-
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
摘要:
中国是一个文 明古国,
具有悠久的文化,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
体,具有特别的意义,汉语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由于历史和地理条
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可分为七大方言。虽然我国方言很多,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普通话的推广,渐渐淡化了方言,所以作为一种
文化,还是应该好好保护报存下 来。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形成分布
保护
引言
中国地理面积很大,民族众多,当地所说的语言也差别很大,很< br>多人就好奇中国的方言是怎样起源的,
又是如何发展的,
方言大体上
有多少种,
是怎样分类的,
下面将向大家阐述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以及现状。
一、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分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移民、
语言的发展和变异以及民 族
之间的融合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各种方言。
所谓的方言就是指 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
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
种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 分化和统一,
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
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
词汇、
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 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
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
之处, 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十里不同言,请问为什么中国方言如此多,是如何产生的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 移民,一个是文白异读。移民是从中华民族
历史政区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汉语的方言地理分布是怎 么形
成的。文白异读则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它每个层次之
间的演变,
语 言演变的不一致性造成方言分歧。
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又是三 国并立,晋代又统一;南北
朝结束在隋唐;五代十国又手束在宋太祖手上。这一路打打停停,促
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同时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
化。
根据方言的特 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
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 语言
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
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分别是,
1
、北方方言;
2
、吴方言;
3
、
湘方言 ;
4
、粤方言;
5
、闽方言;
6
、赣方言;
7、客家方言。
一、北方方言的形成发展。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
基础方 言,北方方言在方言之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以北京话为
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 布地域最广,使
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73%
。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北的汉族地区
,
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
,
湖北
(东南一带除 外)
、
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省西北一带。北方方言下面又可分四个方
言小区:华 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徐州、蚌
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南京、镇江等地属江淮 方言(也称下江官
话)
。
北方方言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
,
从东北的哈 尔滨到西南的昆明,
直线距离约有
3200
公里,从东南的南京到西北的酒泉,直线距 离约
有
2000
公里,其间各地的人通话基本没有障碍。
通称北方 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
大北方话
。在汉语
各大方言中,官 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
1000
年来,中国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 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
的基础上创作的
,
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 地区从元代以来一
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
际,都使 用北方话,因而有
官话
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
的人共同使 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
官话
的
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历史上北方属于外民族,在历史的开端,是被排斥的外来语言。但随着南北文化的融合
,
原本盘踞在中原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一步步
被南方和北方 的经济文化所蚕食
,
终于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关外的文
化冲击中原文化的高峰
。
北方方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进入了中原人的
生活。只是当时,人们鄙视边陲少数民族,称他们 “胡”、“蛮”、
“夷”等等。所以,北方方言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文化
上才会占优势。不可否认,政治因素 也是语言进化的一个原因。各民
族语言的进化和融合都是有他必然性的。
所有都城都 是该国该朝的政治经济中心
,
南北朝时的混战让中原
人了解到北方人军事上的骁勇善战
。
更知道了北方人一旦有了强权的
经济,那么中原地区将成为胡人的天下。所以中原人 注重了发展经
济,想从经济领域占领北方人的经济。但是事与愿违。南方的繁华激
起了北方人逐 鹿中原的野心。五代十国,南北又一次对峙,同时出现
了多个政权。这时北方方言已不止存在于长城以北 的地区,而是跟着
政治的侵略而转移想淮河一带
。
中原大地上已不再单纯的讲中原官话
(长安、洛阳方言),而是大量的加入了北方方言的特点。
到宋代,北方出现政治经 济军事全都采用强硬手段的国家:辽国
(契丹族)、金国(女真族)、蒙古(蒙古族)。辽都上京临潢府 ,
即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是首都很北的国家。因此辽国几乎时
时刻刻的想侵宋。宋王朝 只能卑躬屈膝的纳岁称臣,辽国的强势文化
就以最简单的形式开始想南方传播
。
其中北 方方言的传播就是很重要
的一部分。在许多政治压迫下,辽国所代表的北方方言对中原的语
言, 也就是长安洛阳方言,进行了挑战。辽灭,金起。金国都上京
(黑
龙江宁安县西南)
, 是接替辽国在政治上对宋朝的压迫。甚至比辽有
过之而无不及。金国对宋用兵,北宋经历靖康之变,宋都 南迁。但北
方文化并不会因为宋都的南迁而停止对中原语言的侵略。故此,北方
方言开始大规模 向长江流域进发。
蒙古接替金国的侵略是在南宋末年。蒙古不但统一了中原,而且
把 周边的几个国,包括吐蕃、西夏、大理、高丽等等。这样蒙古使中
国版图空前的巨大,而后,蒙古军队对 北亚和东欧的战争,更是在军
事战争的基础上,送去了中国北方的语言。这是许多国家语言中保留
着汉语字词发音的原因。
蒙古的兴盛促进了北方方言的“南侵”
,
但使北 方方言逐渐代替
中原方言成为大多数人使用的方言还是在清朝完成的
。
清朝的文化一< br>体政策,使中国北方的文化和政府一起成为中国国土上最重要的语
音。清朝从皇太极到顺治再到康 熙乾隆,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事业蒸
蒸日上,因此北方方言成了当时官文和官话的一种固定形式。
二、
吴方言的形成发展。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
在中国分 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
约八千万。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第二 位,在全球排
第十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
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 ,当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他的
次子仲雍,为了让位给他们的弟弟,叫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让位给季历,所以太伯跟仲雍就逃离、南迁,往东南方向迁,然后一直
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今天的江 苏苏州、无锡、常州这一带,这是他
们把那时候渭水一带的方言、
语言,
带到了苏州、
无锡、
常州那一带,
然后跟那里当时的古越族人,就是百越之人的语言融合、接触,这 是
古吴语最早的底层。
北方汉人后来在整个过程当中,
在历史上有三次
大的移 民,奠定了今天现代吴语的规模。这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就
是三国时代,
吴国的孙权在江南的 发展,
大量的汉人在这个地区繁衍。
还有是两晋之交,西晋和东晋之交的时候,永康之乱,带来 一批中原
的人到了江浙这一带。还有就是两宋之交,北宋末,金人南侵,整个
迁都杭州,
又带来一批北人,
这个规模既形成了今天现代吴语的格局,
又产生了一个方言岛,
那 个方言岛就是今天的杭州话。
杭州话它的语
音系统是吴方言的系统,
但它的词汇和构词 法是北方话的系统。
这是
吴语的产生。
在吴方言之中,苏州话可以说是吴方 言的代表。不过,
20
世纪
以来上海成了重要的经济、
文化中心城市,
所以上海话在吴语中的地
位在稳步上升。
三、湘方言的形成发展。又称湘语或湖南 话,是汉语七大方言
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
是其中最有 影响的一种。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
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 望城、株洲、
湘潭、
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
邵
阳、
邵东、隆回、洞口、武冈、新宁、城步、
东安、
零陵、
双牌、祁阳、祁东、衡阳、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 外,
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
4
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
口估计在
2500
万以上。
< br>湘语产生得也非常早。根据记载,在殷末,就是在殷代的末期,
当时在中原的鬻熊往西南迁徙,< br>带着一批人,
迁到了湖北这一块地方,
结果跟原来的那些少数民族语言融合,
就 产生了古楚语的底层,
在古
楚语基础上产生了今天的古湘语,
产生了湘语的底层,但是湘语要分
新湘语和老湘语,老湘语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新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