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巡山小妖精
526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9: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秋天的古诗大全-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樊翛彤)
单元记录表

学科

教学

内容

语文

年级




第五单元



本单元包括《我多想去看看》

《雨点儿》

《平平搭积木》

《自己
去吧》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和《语文园地五》

1
、学会本单元的
60
个生字,会写
18
个字。认识
3
个新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楔子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
系起来。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

重点:掌握本单元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有感情地

教学

要求

重点

难点

朗读


背诵。


难点:认清笔顺、口语交际

1
、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2
、学生在观察画面时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方法

措施

3
、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4
、创设情境,观察字形。抓住易错字的部位进行合乎情理的解
释。

5
、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情感。

课时

安排


每课各
2
课时,语文园地五
3
课 时,机动
3
课时






11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
、能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
4
个字,认识两< br>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 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
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天安门的图片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
、谈话:同学们 ,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
们能谈谈感受吗?




2
、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
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
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

想”





3
、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
(指读,
齐 读,读好题目)




4
、播放升旗的录象。
(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
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 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
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
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 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

、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

、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
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 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
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br>)



2
、再读课文:





1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

、交流:





A
:理解“遥远”
。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 br>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 br>:理解“壮观”
。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
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 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
: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
同桌 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板书设计:

11
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城

天安门

升旗仪式

教后札记:

在这一节课 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
生的主体地位,
把孩子当作朋友,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学生
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学完课文后,
让学生说一说如 果你去北京的话,
你会到哪些地方去看一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
展,
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和朗读训练,
整堂课学生都是在
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这一 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从一
开始的自由读
——
重点句子的朗读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
评选

朗读能手

,这些 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
朗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 情。最后,通
过让学生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更加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
热爱之情。< br>

12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
12
个生字。

2
、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
、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
请跟着唱。

2
、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
、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 br>你知道怎么读题吗?
(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
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 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
、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
、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 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
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
、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
、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

“飘落”

“云彩”等词。
< br>(
1
)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


2

出示词语
“数不清”

读一 读,
找一找,
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
)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如天上的星星数不
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 不清)


4
)认读“云彩”
“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

“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 。再用“飘
落”练习说话。


5
)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
“飘落”这三个词语的
句子,读一读。


3
、读理解“问”

“回答”



1< br>)出示生字“问”
,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
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


2
)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 br>3

读课文找一找,
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新词
“回答 ”

指导学生读正确。


4
)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 后又问道:
“你哪?”引导学生
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你要到哪里去? ”


4
、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
中“方”读轻声。


5
、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读中悟

1
、学生自主读第
5
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
、教师边范读第
5
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
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 带来的变化。

3
、出示句子: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让学 生结合动画情
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
、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 础上
齐读第
5
自然段。

5
、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
、根 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
的感情,把第
5
自然段读给好 朋友听。

五、悟中品

1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
、全班交流,说 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
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 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
应该带有浓厚的个
性化色彩。
应引领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与体验,
是学生个人情感的
宣泄。



板书设计:


12
雨点儿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

长出红的花绿的草


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教后札记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
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课文用了 拟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
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在识字
教学 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整体
上把握字形。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 识和识字方法,鼓
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了学生识字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 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个词语:
“数不清”

和“飘落”

当学生读到“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
落下来。”一句时,我问学生:“课文里说什么数不清? 你们还
知道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
有的说“落叶”有的说“ 星星”还有的说“头发、羽毛”等。在
学生理解“飘落”一词后,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如:
“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冬天到了,雪花从天上
飘落下来。”这样,学生不但理 解了词语,而且还学会运用这些
词语。收到预期的效果。


13
、平平搭积木

教学目标


1
、能认识
11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
、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3
、通 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
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生字教学和朗读。

教学难点
:生字识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认识“平、搭


1
、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2

出示课件,
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
你们瞧!
齐读
“搭积木”

3
、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
?
指名读。

4
、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
。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
招呼。

5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
、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
108
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
认识的生字宝宝。
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
再跟他打打招
呼。
(巡视指导读正确)

2
、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 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
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开小火车读。

3

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
?
谁认< br>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指名读

4
、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 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
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
、反馈,学生一边指着 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
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
++
宝宝没回家。< br>
6

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
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 br>“谢谢小朋友!
”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7
、我们的宝宝在回家 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
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
、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 四间房子呢,你
们瞧!
(课件出示四间房子)

2
、快来问问平平为 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出示:
“平平,平平,这
些房子都给谁住?”


1
)自由读,读正确。


2
)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

指名读。
(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
你是奶奶,
你来问一问。

3
、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一间给……


1
)出示第三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
)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
(爷爷很爱
看书。奶奶可喜欢平平 了。爸爸妈妈多恩爱啊!
)板帖头饰。

4
、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
(同桌读)

三、学习第四、五段:

1
、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 了房子,该
休息一下了吧?。

2
、学生:还有一间呢?

3

“还有一间啊”
,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出示:
“平平,平 平,还有一间呢?”指导朗读。
(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
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
、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
挥)

5
、平平是给谁住呢?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
108
页,把第十三
课认认真 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
、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
“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
子的人住。
”点出“没有房子”

7
、指导朗读。谁会读这句话
?




指名读(
“啊”要读得轻而短。你真有爱心。你是个好孩子。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


秋天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