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案天地人

温柔似野鬼°
834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09: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计算机教案-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夜郎谷)
课题


知识与技能:

天地人




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

天、地 、人、你、我、他
”6
个生字;

重点

难点

教法

学法

课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们,在上一年级以前,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很多的

字宝宝?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如果

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2.
逐个出示:“天、地、人、你、我、他”,学生齐读;

3.
指名念随机点到的“天、地、人、你、我、他”,说说什么
时候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些字宝宝。

(二)学习“天地人”





1.
出示甲骨文的“天”,猜猜是什么字;





2.
出示“天”,读一读;





3.
配合图片,
结合甲骨文,
教师讲解“天”的本义;





4.








天< br>”








写< br>的

美;







过程与方法:

在儿歌、游 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认识

天、地、人、你、我、他
”6
个生字;

在识字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自主、合作法

新授课

动态修改(旁批)







5.
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





6.
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了解“天地人”的含义。
三才,
就是天、
地、
人。

天地人合一,
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三)学习“你我他”

1.
出示三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认识“你我他”三个生字;

2.
根据句式:“你是
______
,我是
______
,他是_____


我们
都是
______________


” 上台做小朋友互相认识的口语交际
小游戏。










3.
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在歌

唱中巩固生字“你我”。

(四)巩固游戏

1.
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



2
.找朋友游戏:找找图片中认识的字,学习在生活中认识更多

的字宝宝;
3.
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还可以给
“天地人你 我他”找更多的朋友(口头组词)




(五)谈话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


字宝宝?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宝

宝,以及其它你认识的,想认识的字宝宝,都留心读一读,比
一比谁交到的字宝宝朋友最多。< br>


























课题


知识与技能:

金木水火土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过程与方法:

重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法

学法

课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
、看图说话。

2
、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 幅画。出示课
题一金木水火土。

3
、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
?
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
4
、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
、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
3

读一读。
出示生字
(
带拼音
)

指名读、
开火车 读,
全班齐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自主、合作法

新授课

动态修改(旁批)









变序抽取生字卡
(不带拼音)

开火车读、
小组齐读、
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1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 朗
读,全班齐读。

2
.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当堂训练,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布置作业

1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
、学写本课生字


































、巩固生字

1
、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
、我会记。

你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

3
、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1
.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
.限时背诵课文:给
5
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

3
.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四五上下。

1
、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
、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
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
化 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
3
、教师范写一二三四五上下,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
、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5
、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课题


知识与技能:

口耳目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过程与方法:

认识3种笔划“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力,让他们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重点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难点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教法

学法

课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一)课件:虹猫蓝兔

邀小朋友参加“指五官”游戏。

(二)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
2
课《口耳

目》


板书课题:口耳目

齐读课题

二、感悟汉字的形象性

(一)播放课件:

师:这是什么?日还可以说是什么?

(二)播放课件:

师:再来看看,这是古代的字,小朋友们仔细瞧瞧,你看出什

么?

(三)播放课件:演示古代字变到“日”字








自主、合作法

新授课

动态修改(旁批)









师:古代的这个字,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

的“日”字,看看和日像不像?和古代的字像吗?有意思吗?

(四)师:那我们再来看一次,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什么?(学
生汇报)



是的,像这样模仿一个东西造出来的字,就叫象形字。跟老师

读“象形字”

(跟读两次)

(五)师:你们想学这么有趣的字吗 ?老师来写课文的题目,
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



三、图文结合,学习“口、耳、目、日、月、火、木、禾、竹”


(一)课件出示:
12
个生字(带拼音)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都认识了,不
着急,先自己在下面认真的大声念一念好吗?

1.
自由读

2.
开火车读(正音:耳,

火,竹,日)

3.
齐读

(二)组织讨论:

师:你们看这个“日”字,太阳是光明的使者,阳光可以让植






物生长,杀死病菌,大自然中的万物都离不开它。谁可以像老

师这样,说说关于这几个字的知识呢?

(三)打开课文,图文结合观察这
6
个字的演变过程。

师:下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页,一边读,一边看看这些字,想
想他们是怎么变过来的。

四、自主合作,学习“羊、鸟、兔”

(一)正音,说知识。

1.
先自己读准字音,然后两个小朋友一起互读,正音。

2.
两个人一起说说有关“羊、鸟、兔”的知识。

(二)同桌合作学习“羊、鸟、兔”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合
作,了解情况及时点拨。

羊字

“ˋˊ”羊角

,三横是羊的内脏

一竖是羊的胡须







“兔”笔画最多,先看看,怎么记住它 。上面的“
?
”字头像
兔子的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想兔子的短< br>尾巴

师:对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真棒。

生:免字加点就是兔字。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生:我在公园见到“免费”的牌子。

师:借助自己在生活中已学生字学习新的生字,很好。

“鸟”字“ノ”是鸟头,“、
”是鸟的眼睛,
“ㄢ”是鸟的身体,

--
”是树枝。
(三)反馈:

1.
师:现在哪一桌小朋友来汇报一下。

2.
请两个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字。

3.
请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知道“羊、鸟、兔”的什么知识?

五、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题:我会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学过的生字。

二、指导生字的书写

(一)认识新笔划“竖”


出示新笔划竖,介绍名称。

(二)教师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垂露竖。

(三)学生跟老师书空。

(四)书写“十”


1.
介绍笔顺:先横后竖。

2.
教师范写:十的上面短,下面长。

3.
学生描写。

(五)教学“木”

“禾”


1.
认识新笔划:撇、捺:

2.
讲解书写要领:

撇,从右上向左下写,起笔重,收笔轻。

捺,从左上向右下写,起笔重,收笔轻。

3.
比较记忆:十、木、禾,异同点。

(六)练习书写。

三、拓展巩固

(一)你还发现向他们这样的字么?

(二)教师提醒:口与日、口与中、日与目等。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